第818章 權臣之相
字數:4385 加入書籤
徐聞今天站在這裏,代表的不僅僅是他自己。
而是背後的大明龐大的官員還有其他利益團體,對於一個十歲兒童肆意玩弄皇權的限製。
在大家眼中,沒有人認為現在的朱祁鎮有親政的能力。
哪怕是皇宮之內的政治,那也是親政的一方麵。
所以徐聞出頭,不僅僅是為了處置王振。
還有一層意思,小皇帝不要亂伸手!
所以今天的爭論,哪怕是有所讓步,那麽矛盾的起因也不能全身而退!
“陛下乃天下至尊,如有要求,臣當盡量滿足。”
徐聞語氣沉穩,老而彌堅:“但太祖有令,內官不得幹政,這句話是寫在石碑上的,陛下尚未親政,卻為人求官,此必王振所蠱惑,此人不懲治,不足以服人心,臣請責罰此人,並將其貶離陛下身邊。”
徐聞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同時還把金英拉了過來。
“金掌印既為內相,此事由你來定奪,王振所犯何罪,該如何處罰?”
倒不是徐聞不想擔這個責任,而是以他的身份,不讓王振扶搖直上,已經是極限。
再往前走,就是逾矩,最終宮內的事情,還是他們內侍自己來決定。
金英也沒了退路,既然已經得罪了王振,那就不要想太多。
反正自己已經想好去守陵,也算是得善終了。
他咬咬牙道:“依太祖之令,內官不得幹政,王振今日雖未插手外廷事務,但蒙蔽陛下,以為自己進身之階,該罰三十廷杖,發配浣衣局。”
小皇帝朱祁鎮還想幫王振說好話,可是對上徐聞冰冷的眼神,把所有話都憋回了肚子裏麵。
張太後也明白,此事徐聞已經讓步。
作為大權獨攬的首輔,他如果硬要處死王振,自己也隻能順他意。
現在算是給自己麵子,還有顧忌皇家的臉麵。
而自己也算不負朱祁鎮所托,把王振的命保住,終歸是一個大家都滿意的結局。
於是張太後點點頭,不再開口。
“如果大家都沒有意見,就依此執行。”
徐聞做了最後決定。
接下來的事情,就不用他操心了。
張太後默許,小皇帝不開口,金英自己就能把王振拿下。
此時這位禍害還在自己房間裏麵美滋滋等著朱祁鎮的消息。
王振好不容易哄好了小皇帝,然後稍微透露了一下。
自己如果能夠當上司禮監掌印太監,就能在朱祁鎮找到更多好玩的東西,也能時刻陪伴在他的身邊了。
王振在朱祁鎮成長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就是類似於徐華,徐謙或者是徐聞之朱瞻基,陪伴了他的整個童年,已經快變成朱祁鎮身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研究過徐聞的發家之路後,王振自認也可以複刻一番。
他們徐家也不就是聖眷正隆,所以才會有今天的地位。
自己隻要服侍好小皇帝,以後照樣有榮華富貴,未必不能弄個異姓王當當。
王振做著春秋美夢了,如狼似虎的宮內侍衛衝了進來,把他按倒在地,麻利把他綁了起來。
王振反應過來後,高聲大呼:“你們這是幹什麽?咱家是陛下身邊大伴,你們是奉了誰的命令敢動咱家?”
見這些侍衛沒有反應,隻是沉默地拎著自己走,王振突然就慌了,呼喊變成了求救。
“我要見陛下,陛下救救我啊!”
侍衛把他擲於太後寢殿之前。
王振看到朱祁鎮,麵上一喜,還想說些什麽,就被早就侯在一旁的執棍侍衛塞了一嘴鐵核桃,說不出話來了。
已隻能趴在那兒嗚嗚嗚地低吼。
知道將會發生什麽,朱祁鎮已經不忍心去看,把頭扭了過去,躲在自己祖母身後。
徐聞很清楚這兩位是什麽德行。
特別是王振,他為明朝以後的宦官政治開了一個壞頭。
之後不少人想走捷徑,都會學習他走的路,這也是明朝中後期很多問題的根源。
不把他摁住,以後還不知道他和朱祁鎮還會整出什麽花活。
“打!”
金英一聲令下,力士們開打。
張太後開口留張振一條命,金英也沒給下死手的暗號。
但哪怕是按正規流程打,三十記廷仗也沒那麽容易熬。
每一棍下去,張振都像被上岸的魚一樣,全身抽動一下,口鼻中發出嗚嗚嚶嚶的哀號聲。
隨著棍數的增多,聲音越來越小,最後沒了聲音。
徐聞看到他昏死過去後,丟下一句:“讓太醫院過來看看,別讓死了。”
說完轉身離去。
和王振,他連打交道的興趣都沒有。
多看一眼,心中就會多冒出點怒火。
朱祁鎮雖然心中有再多想法,但也不過是不到十歲的孩子。
在沒有親政之前,他這位皇帝也沒有太好的辦法,隻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大伴被打得半死不活,然後被丟進浣衣局。
貴為天子,朱祁鎮也隻能悄悄地給王振送藥。
他的這些小動作,徐聞當然都知道。
暗衛雖然蟄伏,可是眼線卻一直還在。
以前徐聞是不想關注他,現在小皇帝的一舉一動,他都一清二楚。
被如此教育過一番後,身邊沒了王振,朱祁鎮也老實了不少。
正統二年四月初二,年僅十歲的朱祁鈺就舉行了加冠禮。
比起那個有些叛逆的哥哥,他就讓徐聞順眼很多。
朱祁鈺身上有很多朱瞻基的影子,舉止有度。
每次在宮中遇到徐聞,他都會命人落轎,恭恭敬敬地問候越王。
每次看到朱祁鈺,徐聞都會不自覺地想起宣德帝,想起君臣相得的那十年,倍感唏噓。
有徐聞這個大明壓艙石的坐鎮,一直到正統三年,整個大明都在平穩運行。
新拓展的疆域開始了熱火朝天的建設,同時跨越太平洋的新航線,新大陸,也吸引了不少人前往。
特別有人聲稱在新大陸發現了金礦,這就更讓人趨之若鶩。
新大陸的各種植物,玉米,紅薯,經過十多年的培養,已經在大明全境開始大規模推廣。
這些雜糧很好地彌補了大明主糧的缺口,至少讓人沒那麽容易挨餓了。
還有各種經濟作物,也在逐漸推廣。
比如說辣椒之類,也豐富了大明百姓的餐桌。
在形勢一片大好中,徐聞迎來了自己的六十大壽。
喜歡成為禦史後,我怒噴建文帝請大家收藏:()成為禦史後,我怒噴建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