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0章 瓦剌談判

字數:4121   加入書籤

A+A-


    瓦剌的高層已然齊聚在土木堡附近,戰局緊張,氣氛凝重。
    聽聞防線被突破,脫脫不花與阿剌知院都帶領部隊前來,給予了也先更多的精銳部隊支援。
    眼前雖然已經成功將明軍圍困,但局勢依然複雜,瓦剌軍心中卻並沒有全然的勝利感。
    幾位領袖坐在一處,討論如何應對這場困局。
    也先雖然掌控了局麵,但心中仍有不安,他深知這場圍困並非如預期那般順利。
    脫脫不花看著眼前的形勢,心中不免有些動搖。
    畢竟,作為一個有著深厚草原經驗的將領,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長時間的圍困對雙方都可能帶來不可預料的後果。
    “按照淮王的部署,我們已經達到了自己的戰略目標,讓明國皇帝看到了瓦剌部能夠威脅到他的安全,現在,為什麽不直接撤回草原?”
    脫脫不花率先開口,語氣中帶著一絲疲倦。
    阿剌知院皺了皺眉,眼中閃過一抹不屑:“撤回?你覺得我們成功了嗎?明國雖說在戰略上被牽製了,但我們距離最終的勝利還有很遠的距離,明軍依舊嚴陣以待,武國公即便被困,也不會放棄最後的反擊。”
    脫脫不花聽了阿剌知院的話,神色略顯為難:“但我們在這兒耗費的時間,已然不少了,我擔心的是,特別是瓦剌的精銳已經匯集在此,我們若再繼續拖延,一旦明國的騎兵回轉,武國公及時增援,我們就危險了。”
    他的話似乎觸動了在場所有人的心弦。
    確實,瓦剌部的精銳已經集結,而明國也不是一個容易對付的敵人。
    長久的僵持隻會加重對方的壓力,瓦剌部的處境岌岌可危,撤退似乎成了一個更為明智的選擇。
    然而,阿剌知院卻不這麽認為。
    他神色冷峻,眼中帶著一股不屑:“撤退?我們的目標是什麽?如果僅僅是為了戰利品和暫時的勝利,那為何不繼續前進呢?”
    “我們已經深入敵國腹地,離明國皇帝僅一步之遙,如果能夠俘虜了他,所得的好處,豈是一次撤退能夠相比的?”
    阿剌知院的眼神犀利,話語中透著一股野心。
    他深知曆史上曾有過類似的案例,金國一舉俘虜宋國君主,迅速崛起成為強國。
    如今,瓦剌若能成功俘虜明國的皇帝,將對整個草原的地位產生極大的改變。
    “當年金國能夠一舉崛起,瓦剌為何不能重現一次?”
    阿剌知院的語氣堅定,眼神銳利,仿佛在描繪著一個全新的帝國。
    脫脫不花依舊有所猶豫:“可是,我們的部隊如果現在不撤回草原,若失敗,豈不是一場空虛?我們眼下已經無力深入,若長久被困,最終的結果恐怕是兩敗俱傷。”
    此時,所有目光都集中到了也先身上。
    作為此次戰役的指揮者,他肩負著最終的決策責任。
    也先靜靜地聽著雙方的爭論,目光掃過每一位提議者,內心已然有了決定。
    “我們好不容易走到這一步,如果就此離去,豈不是對不起那些為了這個目標犧牲的勇士?”
    也先終於開口,語氣堅定:“我不會讓他們的犧牲白白浪費。”
    他頓了頓,深吸一口氣,眼中閃過一絲深思。
    “既然攻不進去,那就隻能用別的辦法,談判,當然是必須的,我們從來沒有放棄過和平的機會。”
    “既然敵人緊閉門戶,我們也應采取更加智慧的方式。現在,就派人給明軍大營送信,說我們願意與他們和談!”
    脫脫不花微微一愣,眉頭緊鎖:“現在就談嗎?在如此關鍵時刻,瓦剌竟然選擇和談,這不是示弱嗎?”
    阿剌知院卻露出了一個意味深長的微笑:“沒問題,我這就去安排。”
    他的話中充滿了信心,仿佛這場戰爭的結局已經在他的掌握之中。
    瓦剌部高層在一番激烈的討論後,終於決定通過和談來爭取更多的戰略主動權。
    對於他們而言,麵對明軍的強大,單純的武力對抗可能無法快速奏效,而與敵人談判,可能是最為高效的解決途徑。
    很快,朱勇通過望遠鏡看到瓦剌方有一人舉著白旗走來。
    那人看起來像是一個被擄走的百姓,手裏拿著一根破樹枝,樹枝上插著一塊簡陋的白布。
    他小心翼翼地向明軍陣地靠近,同時不斷大聲喊道:“軍爺,軍爺,別動手,我是大明子民,被人派來送信的!”
    朱勇看到他確實是一個人單獨過來,心中稍微放鬆些,指示守衛打開了營門。
    來人小心地走進,直接將信交給了看上去官職最高的朱勇。
    “大人,這是草原上的貴人讓我交給軍爺的。”
    朱勇接過信封,拆開一看,臉色逐漸變得愈加陰沉。
    隨著字裏行間的內容逐漸展開,憤怒的火焰幾乎快要噴薄而出,他差點把信撕成兩半。
    信中透露的信息讓他震驚。
    原來朝廷上的流言並非空穴來風,瓦剌部的反叛竟然與王振的侄子,錦衣衛指揮使王峰有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竟然為了區區財物,圖謀陷害使團,聯合馬匪襲擊,甚至逼得瓦剌部起兵反叛,太過分了!
    朱勇的心頭怒火滔天,這個王峰身為錦衣衛指揮使,不僅知法犯法,而且為了一己私利,公然勾結敵人,危害國家安全。
    他麾下的士兵拚死抵抗,而王峰卻苟且偷生,寫下了一封認罪書,來企圖為自己的罪行辯解!
    朱勇雖然不能確定這封認罪書的真實性,但根據信中的細節來看,這封信很可能是王峰親自寫的。
    瓦剌部的描述也不無道理,王峰的行為,確實有其可疑之處。
    不僅如此,信中提到,瓦剌部曾向薊州、大同、宣府等地多次寄送詳細的情況說明。
    但這些信件如石沉大海,毫無回應。
    顯然,瓦剌部的請求和信息被完全忽視,而他們的耐心終於耗盡,才決定發動這場反叛。
    瓦剌在信中解釋道,他們出兵的目的,並非單純的侵略,而是為自己討一個公道。
    他們請求能夠當麵與大明皇帝對話,澄清誤會。
    朱勇看著信中的這段話,心中感到一陣冷笑。
    心想:怎麽可能輕信這些胡說八道!他們不過是借著公道的幌子,想要掩蓋自己在大明土地上燒殺擄掠、騷擾明軍的真正意圖。
    盡管信中有許多虛偽的辯解,朱勇知道,自己並不是能決定信中內容的人。
    這封信,最終必須交到皇帝的手裏。
    因為皇帝才是最終的裁決者。
    喜歡成為禦史後,我怒噴建文帝請大家收藏:()成為禦史後,我怒噴建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