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商隊歸來

字數:6403   加入書籤

A+A-


    昨天看到友友“喜歡山驢子的雲陽之鏈”的催更,加更一章,感謝這位友友的喜歡。
    願友友們:
    新年新氣象,
    所想如所願。
    大武六十三年六月初三
    這一天,陽光明媚,微風輕拂。早飯過後不久,醫館那位德高望重的潘醫師便已早早地來到了小院門外靜靜等候著。
    這位潘醫師每隔五日都會前來複診一次,每次都會仔細地檢查病情,並留下詳盡的診斷記錄。他對待工作極其認真負責,從未有過絲毫懈怠。
    近來,潘醫師著實非常忙碌。一方麵,他需要在醫館裏坐診,為眾多慕名而來的患者解除病痛;另一方麵,他還承擔起了為家兵營培訓醫務兵的重任。然而,盡管如此繁忙勞累,但他內心深處卻是歡喜無比。因為對於潘醫師來說,將自己畢生所學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年輕一代,是一件極具意義和價值的事情。
    如今的潘醫師,仿佛煥發了青春一般,充滿了激情與活力,大有一番“老來少年狂”的韻味。而他這種積極樂觀、毫不藏私的態度,不僅使得醫館內的氛圍變得格外活躍,更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前來就醫。
    那些前來看病的患者們,當他們看到潘醫師如此認真專注地教授知識,學徒們也是全神貫注地聆聽學習時,心中不禁感到十分欣慰和安心。而且,潘醫師對於每一個病曆都會講解得條理清晰、明明白白,讓患者能夠確切地了解到自己的病灶所在以及相應的治療方案。正因如此,醫館的名聲也愈發響亮,深受人們的信賴與讚譽。
    就這樣,沒過十天時間,醫館前來就診的病人數量竟然整整翻了一番!麵對突然增多的患者,潘醫師按照少爺李三一的交代,醫館迅速做出調整和安排。原本隻有潘醫師一人坐診,如今已增添至四位醫師共同應對繁忙的工作。
    具體而言,醫館采取了一種高效且有序的診療流程。首先,由一名經驗相對豐富的原有徒弟帶領著三到四名醫務兵負責初步接診。他們會詳細詢問病患的症狀,並通過望聞問切等手段盡可能全麵地診斷出病情,隨後開出相應的藥方並記錄在病曆本上。接著,醫館的另一名徒弟會上前對這些病例進行複診。他會再次核對病曆本中的信息,根據自己的判斷對藥方進行適當的增減或訂正。若在此過程中,這幾名參與初診和複診的人員均無異議,那麽這些病例將會被送到潘醫師那裏做最後的確診。一旦潘醫師確認無誤,便可以按照方子抓取藥材給患者使用。這種方式簡單明了,執行起來非常順暢。
    然而,如果在任何一個環節發現存在不妥之處,比如脈象異常或者症狀描述不準確等問題,那麽相關的四五名醫務人員都會被叫到一起。大家會重新圍聚在病患身旁,仔細地為其把脈、複診,認真探討究竟是哪裏出現了出入,應該怎樣準確辨認病情以及日後如何避免類似錯誤的發生。通過這樣嚴謹的三級複診製度,不僅能夠確保每一位病患得到精準有效的治療,同時還給予了醫務兵和徒弟們更多寶貴的實習機會。畢竟,無論傳授多少理論知識,都比不上親自上手實踐所帶來的收獲更為真實可靠。
    這也讓“神農濟世堂”成為了雙河鎮一道風景線,聲名遠播,很多胭脂城南部的患者也不惜行走幾十裏前來問診。如此公開、透明、三級複診的模式也為李府攢下一份好名聲。
    李三一沒有學過醫學,這三級複診模式還是在一本中醫類小說裏看到的,主人公從一個三甲醫院實習生被領導開除,應聘到一家社區醫院,靠著自身強硬的中醫學識,再加上係統幫助,人生開掛,把社區醫院帶到了三甲,醫院也成為了中醫學的黃埔軍校。
    話說回來,在潘醫師給出自己的診斷後,再給秦淑蘭和李三一交待一番就回神農濟世館了。潘醫師現在也就給李府上門出診,其他人一般不去。
    李三一看完潘醫師的診斷記錄之後,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欣慰之情。他深知醫館如今已經走在了行業前列,而那些醫務兵們也正在迅速崛起,展現出令人矚目的實力和潛力。
    然而,盡管李三一仔細研讀著這份診斷記錄,但由於自身醫學知識有限,實在難以從中看出更多深層次的東西來。於是,他毫不猶豫地將其遞到了身旁的秦二三手中。
    秦二三接過診斷記錄,目光專注地瀏覽起來。片刻之後,她微微點了點頭,表示認可其中的內容,但卻並未發表任何具體的看法。對於小姐的身體狀況,秦二三可謂是了如指掌。除了潘醫師所開的安胎藥方之外,她還親自為秦淑蘭精心製定了一係列的飲食調整方案、合理規劃了起居時間,並妥善安排了適度的運動量。可以說,每一個環節都經過了她深思熟慮,確保萬無一失。
    當看到少爺如此重視小姐時,秦二三心中滿是感動。同時,她也聽說了這位潘醫師在得到自家少爺悉心指點後的巨大轉變。回想起李府近期發生的種種大小事情以及這些變化帶來的積極影響,秦二三越發對少爺心生敬仰之情。不僅如此,她更是對自家小姐當初挑選夫婿的獨到眼光佩服得五體投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再次確認了沒有問題,李三一和秦淑蘭又說了一會話。
    就在此時,隻見管家魚富貴邁著沉穩的步伐走了進來。他徑直走到李三一身旁,微微躬身,然後壓低聲音說道:“少爺,前往長安的商隊已經歸來了。”
    聽到這個消息,李三一不禁愣了一愣,稍作思索後才反應過來。他心中暗自估摸了一番時間,確實如自己所料,這一來一回差不多過去了兩個月之久。按照行程安排,他們在長安停留數日以完成散貨交易,並帶回新的貨物。
    “哦,原來是這樣。那如今他們行進到何處了?”李三一緊接著追問道。
    魚富貴趕忙回答道:“今日這支商隊正在胭脂城中我們自家的店鋪裏停歇休整,同時等候您進一步的指示呢。”
    李三點點頭,表示了解情況,接著吩咐道:“好,既然如此,那就通知那位胡商莫和田明日正午時分前來府上向我詳細匯報此次行程的相關事宜。屆時你要隨同在側認真傾聽記錄,而其餘人員則留在城中待命即可。另外,你與秦甲一立刻帶領人手前去將商隊成員逐一清查一遍,看看是否存在可疑之人或異常狀況。要知道,上次全麵清查的時候唯獨商隊未曾經過審查,而其他各處或多或少都發現了一些問題。眼下商隊人數尚不算眾多,處理起來相對較為輕鬆便捷。若是等到日後規模擴大、人員增多之時再來清理整頓,恐怕難度就要大大增加嘍!”
    “是,少爺。我這就和秦甲一帶人過去。”說完,向李三一、秦淑蘭拱手行禮,退出小院。
    翌日,和秦淑蘭用過午飯過後,天氣開始熱了起來,秦二三獨自服侍秦淑蘭,李三一則在書房午休。魚富貴輕步走了進來,喚醒李三一後輕聲細語道:“少爺,商隊莫和田來了。”
    李三一看到魚富貴滿頭是汗,心裏有些愧疚,應該把時間改到早上,昨天也是說順嘴了,剛結婚那陣,動不動就日上三竿才起床,自秦淑蘭懷孕後,李三一起床早了,以後事情還是安排在早上吧。中午大家都休息休息。還有一個,這雙河鎮還是有點熱,不知道馬坊鎮那邊天氣如何,那邊有山多樹林,要是涼快,可以考慮一下去避暑。腦子飛速轉動,對魚富貴說道。
    “嗯,我洗把臉一會讓莫和田進來。有個事你安排人打聽一下,馬坊鎮那邊夏天熱不熱,或者附近哪有避暑勝地,回來說一聲。”李三一把自己的想法說了一下。
    魚富貴想了一下,說道:“少爺,咱家在馬坊鎮山裏有四五千畝竹林,那裏麵就是避暑勝地呀!要是搭建臨時住所很是方便。”
    李三一也沒多想就答應道:“從馬坊鎮那邊抽五百人,你親自到竹林找秦懷玉、秦魁商量一下,找一處地方,作為府裏的避暑山莊,三五十畝就行。一個月能蓋多少蓋多少,下個月就搬過去。”
    “好嘞,這裏確實夏天比較熱,蘭夫人待在這裏也挺受罪的。我下午就去馬坊鎮那邊。”
    “嗯,莫和田進來吧。”話說完,李三一也洗臉完畢。對管家魚富貴說道。
    “是,少爺。”說完,退出了書房。
    三五呼吸間,一個胡人打扮之人就跟在魚富貴身後進來。
    魚富貴跨步走到李三一身後,莫和田躬身行禮道:“小人莫和田,參見少爺。”
    “辛苦你了!坐吧。”李三一左手一指旁邊的座位道。
    “多謝,少爺。”莫和田退到椅子邊,坐下,半邊屁股坐定。
    “喝口茶,再講講這次貿易的事情。”李三一淡然一笑道。
    莫和田輕喝一口茶後,感覺神情放鬆了不少。少爺這茶葉與自己平時喝的不同,好像市麵上也沒見過這種。再次在心裏整理一下語言道:“少爺,小人在四月初接到管家通知,和府裏三十八人,其中胡人夥計六人,護衛十八人,趕車十二人,管事兩人。從胭脂城趕路,五月初一到達長安西市,當晚找到西域胡商商會,驗貨後,答應半成利潤歸商會散貨費用。翌日一早,牛、羊、馬等皮貨都交易完畢,牛肉幹一千五百斤也在下午銷售一空。這次賺取了兩倍利潤,合計賣出兩千三百五十兩銀子,第三日,我們再用這兩千零五十兩,購買了絲綢精鍛、精品瓷器、茶葉、中藥香料和書籍。交稅一百零八兩,剩餘作為路上盤纏隻用。在回來路上還碰上不開眼的,在劉領隊的護衛下,擊潰,商隊未受損失。這次帶回來的貨物看少爺是在哪裏銷售?”莫和田詳細的介紹了自己的情況,還有下一步的安排需要少爺指明。畢竟大主意還是東家做主。
    “你剛才說還有書籍在裏麵?”李三一有點不惑,這絲綢精鍛,瓷器還能說的通,拉書到國外能看得懂嗎?
    莫和田解釋道:“少爺,是這樣,書籍有四書五經,佛經,繪畫,故事小說,格物、醫經等等。”
    這簡直就是一場全麵的知識大泄漏啊!李三一瞪大了眼睛,滿臉驚愕地問道:“這些書籍外流的情況,你可清楚它究竟是從何時開始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莫和田皺著眉頭,沉思片刻後回答道:“少爺,就我在咱們家族藏書館所了解到的信息來看,這種現象應該始於乾國的末年。近百年來,外邦對我們中原文化可謂是仰慕至極啊!而且其中的利潤相當可觀呢,如果將這些書籍販賣到西域去,至少能夠獲得五倍的利潤;而若是運送到那遙遠的極西之地,聽說利潤甚至可以高達三十至五十倍之多!正因如此,大多數西域的胡商都或多或少會攜帶一些這樣的書籍回去。那些當地的貴族們對於咱們中原王朝的這些書籍可是喜愛得緊呐!”
    聽到這裏,李三一心中不禁湧起一股強烈的憤怒和失落感,他覺得自己仿佛遭受到了盜竊一般。要知道,像格物致知以及醫學地理等方麵的知識,在前世那些一流的國家可是嚴禁出口的呀!因為這些知識代表著一個國家的核心競爭力,必須實行嚴格的知識封鎖政策才行。
    想到此處,李三一暗暗下定決心,從今往後一定要從我做起,堅決杜絕此類事情再次發生。絕不能讓寶貴的知識就這樣輕易地流失出去,成為他人謀取暴利的工具。
    “是這,以後除了四書五經,文學作品,佛經其他的就不要流亡外邦。以後從長安那邊過來,每次帶點其他書籍給府裏,每本三套,放府裏藏書閣,可以供附近上下學習。你要是有自己有自己所長,也可以寫書,當今藏書閣,隻要附近看中,可以獎勵一到一百兩銀子獎勵。”李三一安排道,先管住自己人,其他人暫時沒有能力。
    “好的,少爺。那我明天就把這次帶回的書籍送到府裏藏書閣。著書的事我回去以後留給夥計們傳達到位。”莫和田也都答應了下來。
    談到書籍的時候,李三突然靈光一閃,心想既然自己手中有著大量的竹紙資源,那何不好好利用一番呢?或許可以嚐試著將印刷書這種新奇玩意兒給鼓搗出來,然後印上那些優美動人的詩詞歌賦以及充滿智慧的佛經等等,再拿去賣給那些對中原文化充滿好奇的外國人,說不定還能狠狠地賺上一筆呢!於是他開口吩咐道:
    “你去把過往銷往西域數量最多的書籍都好好地統計一下,從中挑選出最受歡迎的二十本來,然後交給管家魚富貴。”
    話音剛落,李三似乎又想起了些什麽,接著說道:“我記得咱們府上還有不少竹紙和麻布匹呢,不過這竹紙因為一些原因沒辦法在大武國內進行銷售。你覺得如果把它們運送到遙遠的西域去,會不會是個不錯的主意呢?”
    一旁的莫和田聽後連思考都沒有便立刻回答道:“府裏竟然有竹紙嗎?那可真是太好了!先不提其他的,光是把這些竹紙拉到威國、月氏國以及大夏國去售賣,至少都能夠賺取兩倍的豐厚利潤啊!”
    聽到這裏,李三不禁瞪大了眼睛,滿臉驚訝之色,顯然對於如此高額的利潤感到十分詫異,忍不住追問道:“哦?居然會有這麽高的利潤嗎?”
    喜歡做個不一樣的種地小地主請大家收藏:()做個不一樣的種地小地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