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太子府調查
字數:5497 加入書籤
太子微微皺起眉頭,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陷入了沉思。雖然如今他貴為太子,是這天下未來的儲君,可內心深處卻始終缺乏那一份安全感。他總覺得周圍暗藏著無數雙眼睛,時刻準備著將他從這高高在上的位置上拉下馬。
在這深宮中,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他可謂是手段狠辣。對於自己的那些兄弟,無論嫡庶,他統統都進行打壓。到了該外放就藩的年紀,他總會想盡辦法將他們派往最差的封地,讓他們遠離權力中心。而對於那些他認為有威脅的兄弟,他甚至不惜暗中派人暗殺。
那一日,六皇子到了就藩的年紀,按照慣例本應前往富庶之地。可太子卻在朝堂之上力陳六皇子性格浮躁,需到艱苦之地曆練,最終皇帝拗不過他,隻得讓六皇子去了那偏遠荒涼、土地貧瘠的西南之地。六皇子心中滿是悲憤,卻也隻能無奈接受命運的安排。還有那八皇子,聰慧過人,深得皇帝喜愛,太子便暗中指使手下,在八皇子外出打獵之時製造意外,八皇子不幸墜馬身亡,皇帝悲痛萬分,卻也找不到任何證據。
“無情最是帝王家”這句話,在他的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他的所作所為,自然惹得皇帝和朝臣們心中不滿。皇帝雖然表麵上並未過多指責,但偶爾看向他的眼神中也會閃過一絲失望。而朝臣們私下裏也會悄悄議論,隻是大家都找不到合適的理由來公開反對他。畢竟他身為太子,行事大多打著為了江山社稷的旗號,讓人難以抓住把柄。
太子緩緩站起身來,走到窗邊,望著窗外那深邃的夜空,心中暗暗想著:“這天下遲早是我的,任何人都別想阻擋我前進的腳步。這個李三一,必須盡快查明他的底細。”
在這風雲變幻、皇權至上的時代,當今皇帝子嗣眾多,共有十一個兒子。然而,歲月無情,命運弄人,如今尚在人世的僅僅剩下六個。這六個皇子,各自有著不同的境遇和命運走向。
其中四位皇子已經離開京城,前往各自的封地就藩。六皇子被分封到了巴蜀西南與吐蕃、蠻人交界的邊城,環境複雜且局勢多變。他的封地雖隻有兩縣,但這兩縣卻有著獨特的戰略意義。這裏高山林立,地勢險要,是中原王朝抵禦吐蕃和蠻人侵擾的重要屏障。當地的百姓民風淳樸卻又帶著幾分彪悍,他們以農耕和狩獵為生,與周邊的少數民族也有著頻繁的貿易往來。這位皇子到了封地後,深知自己的處境,不僅要管理好封地內的百姓,還要時刻警惕周邊的軍事威脅,努力維護著這片邊疆的穩定,還要防止來自朝廷的意外。
第二位皇子的封地在巴蜀最東邊,與吳國緊鄰。他的封地僅有一縣之地,這一縣處於兩國交界之處,商業活動十分頻繁。吳國的商人常常會越過邊界,來到這裏進行貿易,帶來了吳國的絲綢、瓷器等精美物品,同時也從這裏帶走了中原的茶葉、藥材等特產。然而,這種繁榮的背後也隱藏著危機。兩國之間時有摩擦,邊界時常會有小規模的衝突發生。這位皇子一方麵要促進封地內的經濟發展,吸引更多的商人前來貿易;另一方麵,又要加強與朝廷的聯係,確保在麵對吳國的挑釁時能夠得到及時的支援,還暗地裏給太子府送一份幹股,用來保命。
第三位皇子被封在了耀州東,與魏國隔著一條玉河。玉河河水清澈,水流湍急,是兩國之間天然的分界線。他的封地同樣隻有一縣之地,但這裏土地肥沃,是重要的糧食產區。每年收獲的季節,田野裏一片金黃,麥浪滾滾。這位皇子深知農業對於國家的重要性,他積極推廣先進的農業技術,鼓勵百姓開墾荒地,興修水利。同時,他也加強了對玉河防線的建設,與魏國保持著一種微妙的平衡,既不輕易挑起爭端,也絕不允許魏國侵犯自己的領土,到了封地就自覺斷了與朝堂之人的來往。
最後一個就藩的是皇貴妃之子,他的封地在漢州,擁有五縣之地,是諸位王爺中封地最多的。漢州地處中原腹地,交通便利,商業發達,人口密集。這裏有繁華的城市,熱鬧的集市,各種行業應有盡有。這位皇子在自己的封地內過著富足而悠閑的生活,他修建了華麗的王府,廣納賢才,舉辦各種宴會和活動,在當地享有很高的聲望。然而,命運的轉折點卻在今年悄然降臨。秦府的女兒在路過他的封地時遭遇了被殺的事情,太子趁機抓住這個機會,在皇帝麵前進讒言,以各種莫須有的罪名削減了這位王爺的封地。最終,他的封地從五縣銳減到了一縣,這對他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他心中充滿了怨恨和不甘,但卻又無可奈何,隻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勢力逐漸削弱。
而在皇宮之中,還有一位最小的弟弟。他是太子親生母親所生,今年僅僅五歲。從出生起,他就一直病殃殃的,臉色蒼白,身體瘦弱。太醫們想盡了各種辦法,開了無數的藥方,但他的病情卻始終不見好轉。他整日待在皇宮的宮殿裏,很少能夠見到外麵的陽光。皇宮中的宮女和太監們都小心翼翼地照顧著他,但朝臣們心裏都清楚,這個孩子的身體狀況實在是令人擔憂,他究竟還能活多久,誰也沒有底。這些年,皇宮中已經有五個未成年的皇子夭折,他們或是因為疾病,或是因為宮廷中的明爭暗鬥。至於那些還沒有生下來就夭折的皇子公主,更是不計其數。宮廷之中,看似繁華熱鬧,實則暗流湧動,充滿了無盡的陰謀和殺戮,每一個生命都如同風中的燭火,隨時都有可能熄滅。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那名兵部張姓官員小心翼翼的回答著太子的問詢。把這一趟前後明細全盤托出。
“稟報太子:這個李三一是耀州城一個小地主之後,五年前小地主他爹喝酒把街上屠夫田亮小妾給看了一眼,屠夫認為老地主對他小妾有想法,晚上風高月黑把老地主給殺了還把人家宅子給燒了。那個小地主李三一在同鎮好友家玩耍,徹夜未歸,躲過一劫。劉記客棧有個夥計魚富貴,跑去告訴他家裏的事情,為了感謝這人就把他收為管家。後來這個李三一把屠夫告上公堂,不但沒有申冤,還被打了十個板子。後來李三一又去州牧府告狀,還是被打了十大板子,心灰意冷回到宅子。待賣了田產和宅子,就全國遊曆,四年前,定居胭脂雙河鎮。”
“到了十五歲按照大武律法,進入府兵營,因為家教甚好,能文能武,集訓結束從伍長做起,一路殺敵到總旗,去年娶了兩房小妾。今年就碰上大夏皇子兵敗石國,被他所擒,官升三級到千戶,封男爵,就國馬坊鎮,一個不足五百戶的胭脂城邊城小鎮。”
在太子書房之內,氣氛略顯凝重。姓張的官員恭敬地站立著,臉上帶著幾分忐忑與鄭重。隻見他微微躬身,雙手小心翼翼地捧著三幅卷起來的圖畫,畢恭畢敬地開口說道:
“殿下,這是三幅圖畫。為了能精準描繪出李三一的模樣,下官特意帶上了三位技藝精湛的畫師。這三位畫師都分別見過李三一本人,而後憑借著各自的記憶與高超的畫技,精心繪製出了這三幅畫像。”
說著,張姓官員緩緩向前邁出兩步,將手裏的圖畫高高舉起,以一種極為謙卑的姿態雙手遞上。太子身旁的太監反應迅速,眼神敏銳地捕捉到這一動作,趕忙上前一步,伸出雙手穩穩地接過了圖畫。那太監動作輕柔而熟練,仿佛手中捧著的是世間最珍貴的寶物。他緩緩走到太子的書桌旁,輕輕將畫卷展開,動作舒緩而優雅,生怕驚擾到正在沉思的太子。
太子微微探身,目光專注地落在那展開的圖畫之上。他的眼神猶如銳利的鷹隼,仔細地在每一幅畫的細節之處遊移。從李三一的眉眼輪廓到麵部的表情神態,從他的衣著服飾到整體的氣質神韻,太子都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存在異常的地方。時間仿佛在這一刻凝固,書房內安靜得隻能聽到眾人輕微的呼吸聲。過了好一會兒,太子微微點了點頭,心裏的疑惑在這一番仔細查看之後,有了些許的消散。不過,他畢竟心思縝密,並沒有就此完全放下疑慮,還是繼續沉聲問道:
“此人帶兵如何?”
張姓官員聽到太子的詢問,立刻挺直了身子,清了清嗓子,恭敬而詳細地回答道:“回太子殿下,此人帶兵著實有一套,軍中紀律被他管理得極為嚴明。他曾在軍中揚言,自己本就是地主出身,家中錢財頗豐,根本不缺錢,所以絕對不會做出克扣軍餉這種遭人唾棄的事情。每次遇到戰事,他總是身先士卒,衝鋒陷陣在最前麵。就拿這次上任總旗來說吧,他被派去了馬坊鎮,那可是整個地區戰爭最容易發生的地方。之前的上任總旗就是在巡邏的路上遭遇不測,不幸身亡。因此,其他的百夫長和總旗都不願意前往那個危險之地,都找各種借口推脫。最後,才安排這個李三一過去,並且給了他一個百夫長的人馬。而且這一百多個人裏麵,有一半都是通過各種關係進入軍隊的,很多人根本沒什麽實戰經驗,甚至連基本的軍事素養都不達標。
然而,李三一到了馬坊鎮之後,並沒有絲毫的抱怨和不滿。他先是對這一百多人的隊伍進行了嚴格的訓練,製定了一套適合他們的訓練計劃。在訓練過程中,他親自示範,耐心教導,讓那些原本散漫的士兵逐漸有了軍人的模樣。這次遇到敵人來襲,他總是衝在最前麵,用自己的行動激勵著士兵們奮勇殺敵。在他的帶領下,這支原本不被看好的隊伍逐漸變得強大起來。
果不其然,跟著他的那些士兵,基本都得到了官升一級的機會。而且,他有一個非常難能可貴的品質,那就是從不私占下屬的功勞。每次戰鬥結束後,他都會根據士兵們在戰場上的表現,如實向上級匯報他們的功績,讓每一個為國家、為軍隊做出貢獻的士兵都能得到應有的獎勵和認可。也正是因為他這種公正無私、衝鋒在前的領導風格,深得府兵營官兵們的喜愛。大家都願意追隨他,聽從他的指揮,在戰場上為他拚死效力。”
“嗯,行,倒是一員大將。你再觀察一段時間。沒有問題,那就拉攏到我們陣營來。那個秦州萬戶侯,不給麵子,咱們就從他手裏挖人。”太子有些狠狠地說道。
殿內陷入了沉默。
“是,下官告退。”那官員見太子沒有吩咐,就告退了。
“嗯,這次辦的不錯,有機會給你找個地方安置。”
“多謝太子殿下。”說完離開了太子府。
待那官員離開後,一名身著黑色勁裝的密探單膝跪地,低著頭,聲音低沉而清晰地匯報著關於李三一的事情:“殿下,那個張大人此次去往秦州,收受賄賂現銀兩千兩,貨物價值七千兩,近一半是李三一所給。同去的禮部黃大人也差不多是這個數,下麵的隨從都有禮物相送。這人不克扣軍餉,但是家裏的管家,持家有方,最近幾年,他家產業擴張很是厲害。”
“官員接受下麵孝敬,也能理解。就是這李三一也出手大方。那李府是怎麽經營的?”
“剛好,我們有一個線人被他家收為下人。了解一些事情。他們對下人待遇很好。對待佃戶,租子六成,五成。還給佃戶提供耕牛,多餘糧食高出市價半成收購,很多佃戶看這個賺錢不多。還經營一條從胭脂到長安的商隊,每次給予商隊不小的獎勵。”那名密探答道。
“哦,那長安這邊多少租子?”
“一般是七成。”
“這麽多,佃戶能養活自己?”太子驚呼道。
“風調雨順的年景還行,勉強糊口。稍微碰見災荒就欠地主家債了。”
太子府也有佃戶,隻是一般由管家管家,他也不問,這些收買人心的法子倒是也可以用用。商隊也可以搞起來,回頭給管家說一聲。太子府也是一大堆人盯著,消耗很大,收入渠道不多。聽了這個小地主的情況,自己則有所啟發。
“行,以後有他的情報及時匯報。”
“是,太子殿下。卑職告退。”說著就退出了宮殿。
喜歡做個不一樣的種地小地主請大家收藏:()做個不一樣的種地小地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