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晁西林轉封地

字數:4060   加入書籤

A+A-


    李三一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兩位夫人。
    “確實也該回去了,我們出來已經大半個月了,妾身真的很想念孩子們呢。”秦淑蘭麵帶微笑地說道。
    “是啊,自從孩子出生以來,我還從未離開他們這麽久呢。也不知道孩子們有沒有想念他們的娘親啊!”木竹清也隨聲附和道。
    這是她們二人抵達秦州胭脂城之後,第一次離開這麽遠的地方,而且全程都是跟隨李三一一起旅行。
    “哈哈哈,好啊,那咱們明天就啟程返回吧。”李三一笑著回答道。
    當天下午,李三一又與同州書院的教習們詳細討論了關於運河的事情。經過一番深入的交流和探討,大家對運河的規劃和建設都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和想法。
    第二天,李三一便帶著一行人踏上了歸途。不過這次他們選擇的路線是南線,沿著胭脂城的邊境一路前行,最終回到侯府。
    這一路上,他們走走停停,欣賞著沿途的風景,感受著大自然的美好。就這樣,又過去了十天的時間。
    就在五天前,一個名叫晁西林的人悄然抵達了河西郡。他的到來,仿佛給這個平靜的地方帶來了一絲神秘的氣息。
    晁西林一到河西郡,便受到了侯府管家魚富貴的熱情款待。魚富貴對這位貴客可謂是殷勤備至,不僅安排了最好的房間,還準備了豐盛的美食。然而,晁西林似乎並不滿足於這種安逸的生活,僅僅待了一天後,他便帶著幾個仆人匆匆離開了侯府。
    當魚富貴詢問晁西林的去向時,晁西林隻是淡淡地說在府裏待得有些煩悶,想要出去走走。魚富貴雖然心中有些無奈,但也不好阻攔,隻得囑咐晁西林注意安全,並多派了些人手暗中跟隨。
    與此同時,薄教頭早在十天前就已經讓魚富貴為晁西林辦好路引。在這個時代,路引就如同通行證一般重要,沒有路引的人幾乎是寸步難行。一旦被官方查到,就會被當作流民對待。而對待流民,一般的官方機構通常會讓他們服勞役三年,而且還是免費的。
    不過,在河西郡,李三一卻廢除了這種傳統的做法。他規定,若有人被抓到沒有路引,並不會被強製服勞役,而是會被送去幾個礦場工作一到三年。當然,根據他們的勞動成果,礦場也會給予一定的銀兩作為報酬。
    話分兩頭,晁西林在李府的客房裏稍作休息後,便帶著幾個仆人悠然地走上了大街。
    “老爺,這裏真不錯啊!”一個仆人滿臉喜色地讚歎道。
    晁西林微微一笑,回應道:“好不好,咱們還得四處逛逛才能知道。”說罷,他邁步向前走去,仆人們趕忙跟上。
    他們前天晚上抵達秦州胭脂城後,並未在城中停留,而是在護衛的引領下,馬不停蹄地連夜趕到了侯府。昨天一整天,他們都待在侯府內,未曾踏出府門半步。
    “老爺,您看這大街,竟然有十丈寬呢!”一個仆人驚訝地喊道。
    “是啊,剛才路過的那個巷子,也有三丈寬呢!”另一個仆人附和道。
    晁西林點點頭,目光掃視著街道兩側,隻見街道兩旁不僅有排水溝,而且這些排水溝修建得十分精致,還用磚石嚴嚴實實地蓋住了,既美觀又實用。
    “這街上的人流量可真是大啊,但奇怪的是,並不顯得擁堵。”一個仆人疑惑地說道。
    “我也注意到了,好像人們都很自覺地靠一側行走,很少有逆向而行的。”另一個仆人接話道。
    晁西林聽著仆人們的討論,心中暗自點頭。他對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還算不錯,街道寬敞整潔,交通秩序井然,這讓他對接下來的行程多了幾分期待。
    走著走著,他們來到了一處路邊攤。這是一個離城門檢查站不遠的攤位,攤主正在熱情地叫賣著茶水。
    “老劉啊,我最近可是聽說了一個大消息呢!”一個滿臉笑容的中年男人興致勃勃地對劉姓男子說道。
    劉姓男子聞言,臉上也露出了欣喜之色,他笑著回應道:“哦?啥大消息啊?”
    中年男人嘿嘿一笑,說道:“聽說你們村子有名字啦?”
    劉姓男子一聽,頓時笑得更加燦爛了,他得意地說道:“可不是嘛!我們村子今年可是大豐收啊!足足開荒了六百八十五畝呢!在所有村級裏麵可是排名第七哦!”
    說到這裏,劉姓男子的聲音都不自覺地提高了八度,顯然對這個成績非常滿意。
    中年男人聽了,不禁讚歎道:“哇,你們村子可真是厲害啊!這開荒的麵積可不小呢!”
    劉姓男子臉上的笑容越發燦爛,他接著說道:“嘿嘿,這還得多虧了侯爵大人的好政策啊!按照侯爵大人的規定,前十名的村子都有一次改村名的機會呢!”
    中年男人羨慕地說道:“還是你們村子好啊,我們村子開荒才一百多畝,跟你們比起來,真是差得太遠啦!”
    劉姓男子連忙安慰道:“老黃,你也別太在意啦!你們村子人少嘛,能開荒一百多畝已經很不錯啦!”
    中年男人歎了口氣,說道:“是啊,我們村子才十來戶人家,確實人太少了。”
    劉姓男子想了想,說道:“不過老黃,你也別灰心。我聽說啊,這次咱們禮縣過來的人口可多了,直接讓河西郡的人口翻了一倍呢!”
    中年男人驚訝地說道:“啊?真的有這麽多嗎?”
    劉姓男子點了點頭,說道:“可不是嘛!而且今年大武境內的關中地帶幹旱,流民增加了不少。我聽我們村子的人說,還有很多人正往這邊趕來呢!”
    中年男人聽了,若有所思地說道:“哦,原來是這樣啊。不過就算有這麽多人過來,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增加那麽多戶數吧?”
    劉姓男子笑了笑,說道:“哈哈,老黃,你也別太著急啦!這事兒急不得,慢慢來嘛!說不定明年你們村子的戶數就能超過三百啦!”
    中年男人搖了搖頭,說道:“哦,哪有那麽快哦,這馬上都要秋收了。”
    “你知道啥啊?我可是專門去打聽了這分村子的事兒呢!”劉姓男子一臉得意地說道,“我聽說啊,咱倆本來是一個村鎮的,但是呢,咱們是不可能被分到一個村子裏去的哦!而且啊,不僅咱倆,咱們那些兄弟們也都不可能分到一個村子裏去呢!”
    黃姓中年男人聽了,滿臉狐疑地問道:“真的假的啊?我咋不知道這事兒呢?”
    劉姓男子見狀,連忙解釋道:“你們村子裏啊,村組長都是退伍老兵,他們消息自然比你們靈通啦!不像我們村子大,現在村子裏的人都是些書生,啥都不懂!”
    黃姓中年男人聽了,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說道:“你這麽一說,好像還真是這麽回事兒呢!對了,你們村子今年的修路任務完成得咋樣啦?”
    劉姓男子撓了撓頭,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還沒呢,還差那麽一點兒。主要是之前的任務都完成了,我們村長又去申請了五裏地的修路任務,所以現在還在加緊幹呢!”
    黃姓中年男人聽了,笑著說:“哈哈,我們也一樣啊!分配的任務倒是完成了,不過我們村子人少,就隻申請了一裏地。現在大家都在埋頭苦幹呢,聽說秋收後還有個大工程呢!所以啊,所有的修路任務都必須得在秋收前完工才行啊!”
    “嗯,我也聽說了。其實不用村組長催,大家都很自覺的。畢竟這修路可是個大好事啊,不但管飯還給工錢,這可比威國好百倍不止呢!”另外一個男子附和著說道。
    “是啊,確實如此。”劉姓男子點頭表示讚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