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確定村級官員方式,兩位老師催生

字數:3804   加入書籤

A+A-


    李三一在與四皇子的人確定了貿易的大方向之後,便將後續事務全權交由管家魚富貴處理,自己則轉身離開了客房。他悠然自得地漫步在王府的小徑上,準備返回秦淑蘭的小院。
    然而,當他路過王府的辦公區時,心中突然湧起一股好奇,於是他決定稍稍繞個彎,走進這片忙碌的區域。
    “晁教習好,薄教頭好。”李三一剛剛踏進辦公區的大門,就迎麵撞見了晁西林和薄教頭兩位老師。
    “少爺,您可算回來了!我們正打算這兩天去找您呢,沒想到您自己就來了。”晁西林滿臉笑容地迎上來,熱情地說道。
    “哦?是有什麽重要的事情嗎?”李三一的好奇心被徹底勾起,他連忙追問。畢竟上次已經把貿易的大方向確定下來了,剩下的無非就是晁西林、薄教頭、管家以及秦懷玉他們相互協商一些細節問題而已。
    “還是到房間裏說吧。”薄教頭一臉嚴肅地插話道。盡管這院子裏都是自己人,但涉及到一些機密事務,還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李三一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他點了點頭,爽快地應道:“行,那就走吧!”
    三人一同走進上次商議事情的房間,這裏十分安靜,沒有任何閑雜人等。薄教頭熱情地為他們倆倒上茶水,然後三人紛紛落座。房間門口,青山衛們如忠誠的衛士一般,嚴密守護著這片空間,確保不會有任何意外打擾到他們的談話。
    “少爺,情況就是這樣。經過我們幾個人仔細商討之後,一致認為目前還是不設立郡府為好。”晁西林開門見山地說道。
    李三一聞言,略微一怔,隨即便追問道:“哦?這是為何呢?”
    晁西林解釋道:“您看,咱們的封地現在已經有了村級的管理機構,鄉鎮也設有臨時的管理機構。而真正需要用到郡府的地方其實並不多,主要就是那些佃戶和工地上的事務。”
    李三一沉思片刻,點了點頭,道:“嗯,確實如此。佃戶們都在府裏接受管理,而工地又是府裏的產業,確實不太需要郡府來插手。”
    晁西林接著說:“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目前並沒有足夠的人才來擔任郡府的官員。與其勉強湊數,還不如從基層崗位開始選拔合適的人選。”
    薄教頭這時也插話道:“就好比打仗一樣,那些軍官們都是通過一步步的積累和曆練才成長起來的,而不是憑空冒出來的。”
    晁西林笑著附和道:“正是這個意思。”
    “嗯,這樣安排倒是挺合理的。不過,具體的考試內容和標準是什麽呢?”李三一追問道。
    晁西林略作思考後回答道:“考試內容主要包括行政管理知識、地方事務處理能力、溝通協調能力等方麵。標準嘛,當然是要達到一定的分數才能通過。”
    李三一繼續問道:“那對於那些退伍兵呢?他們是否也需要參加考試?”
    晁西林解釋道:“退伍兵在軍隊中已經接受過嚴格的訓練和管理,所以他們可以直接進入基層工作,但也需要進行一定的培訓和考核,以確保他們能夠勝任工作。”
    李三一又問:“那對於那些已經在基層工作的官員,他們是否也需要參加考試呢?”
    晁西林回答道:“已經在基層工作的官員可以根據他們的工作表現和經驗進行評估,如果表現優秀,可以直接晉升或留任,不需要參加考試。但如果表現不佳,就需要參加補考或者被淘汰。”
    李三一最後問道:“這樣的安排會不會引起一些人的不滿呢?畢竟有些人可能會覺得自己的努力沒有得到認可。”
    晁西林笑道:“這個問題我們也考慮到了。所以我們會在實施過程中注重公平公正,確保每個人都有機會展示自己的能力。同時,我們也會加強宣傳和解釋工作,讓大家理解這樣做的目的和意義。”
    “選馬不如賽馬。”薄教頭突然插話道,他的聲音在眾人中顯得格外突出。
    李三一聞言,略微思考了一下,然後說道:“嗯,這個提議不錯。那就這樣吧,我們組織兩場考試。第一場針對現有的村長,合格者直接定為九品,而組長則定為從九品。所有懂封地事務的官員都必須納入府裏。”
    他的話音剛落,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接著,李三一繼續說道:“等這些人確定之後,對於剩下的缺口,我們再通過一場全封地範圍內的海選來填補。隻要考試合格,就可以任用。”
    “好的,沒問題。”其他人異口同聲地回答道。
    李三一滿意地點點頭,然後說道:“既然大家都沒有異議,那這件事就由你們四人去商議具體的細節吧。如果在過程中有任何不同意見,隨時可以提出來再討論。”
    “可以。”眾人齊聲應道。
    這時,晁西林突然開口問道:“對了,侯府的政策是否還延續男爵府時期的呢?”
    李三一稍微猶豫了一下,回答道:“暫時先用著吧。不過,我這幾天會再仔細考慮一下。你們要是有什麽好的想法或者建議,也可以隨時跟我說,或者寫個詳細的章程給我看看。”
    晁西林笑著說道:“行,那我們先把村長這件事情辦好再說。”
    “少爺,您現在有兩房妾室吧?”薄教頭問道。
    李三一一臉微笑,輕鬆地回答道:“是啊,我確實有兩房妾室。”
    晁西林緊接著追問:“那您有沒有正房夫人呢?”
    李三一搖了搖頭,解釋道:“目前還沒有。這位林淑蘭,她的真實姓名其實是秦淑蘭,乃是長安秦府的庶女。我們育有一女。而木竹清呢,則是我娘在我兩歲時便為我定下的娃娃親。後來她家遭遇變故,如今隻剩下她孤身一人。我們也育有一子。至於娶妻之事,我覺得自己現在還年輕,尚未遇到合適的女子,所以暫時並不著急。”
    兩位老師聽完李三一的講述後,彼此相視一笑,卻都沒有再多說什麽。顯然,他們對於李三這樣的背景情況已經心中有數,也明白秦淑蘭在這個家庭中的地位絕對不會低。
    在侯府如此龐大的產業中,少爺這一脈顯得有些單薄,僅僅隻有少爺一人而已。薄教頭麵帶微笑地說道:“少爺這一門,人丁興旺才好啊!”他的話語中透露出對侯府未來的擔憂和期望。
    晁西林隨即附和道:“是啊,要是少爺不娶妻,倒不如多納幾房妾室,也好延續香火。”他的建議雖然直接,但也反映出當時社會對於家族延續的重視。
    然而,李三一卻顯得有些猶豫,他緩緩地說:“這個嘛,倒也不急。這幾年我還是先以事業為重,等過段時間再考慮也不遲。”他心裏清楚,目前正是自己事業發展的黃金時期,雖然娶妻納妾對他的影響可能不大,但如果外戚勢力過於強大,而自己還處於相對弱小的階段,恐怕會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晁西林見狀,連忙笑著說:“好吧,少爺既然有自己的打算,那就等少爺遇到合適的人再做決定。不過,少爺若是有合適的人選,可一定要告訴我們啊,這些事情就由我們來操心好了。”
    李三一感激地點點頭,然後巧妙地轉移了話題:“好啦,咱們還是先商議一下村長選舉的具體細節吧。”他希望通過討論其他事情,暫時避開這個讓他有些糾結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