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後世番外1

字數:3160   加入書籤

A+A-


    京城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考古係。
    “鈴——”上課鈴聲剛響起,考古係大教室裏已經坐滿了人,仔細一看就能看出來,有不少別的係的也來了。
    “看來大家都看新聞了,都對咱們曆史上最輝煌的朝代感興趣啊~”
    頭發花白稀疏的老教授走上講台,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笑眯眯的看著座無虛席的大教室說道。
    他的名字叫杭柯,不光是京大考古係的教授,也是國內有名的曆史學家考古學家,要不是他隻對史上最強盛的朝代曆朝情有獨鍾,他的成就可能會更高。
    他這大半輩子全致力於研究曆朝了,甚至自己跑關係拉讚助成立了一個曆朝研究室,和一幫誌同道合的人一起考古研究關於曆朝的文化和出土的文物。
    今天他要講的課就是他們剛剛發掘完成的拓疆王墓,這人是大曆一統的奠基人執行者,也是曆朝最具傳奇色彩的其中一個。
    說起來曆朝有四大傳奇人物,第一個就是完成曆朝大一統的長盛帝的母親——肖太後。
    這位可是盛國曆史上最有名的女人,不光是因為她生了個千古一帝,還因為她莫測的能力和曲折的經曆。
    當曆朝第三任皇帝也就是她的公公在她兒子的滿月宴上遇刺身亡,因此當時的太後和新繼位的永康帝對她們母子倆都心有芥蒂,據史官記載,她們母子被安排在偏僻的流雲宮,日常用度也是最低檔的。
    這個大家倒是都理解,畢竟丈夫\親爹死在長盛帝的滿月宴上,對他們母子有些膈應也說得過去。
    再加上據說永康帝對他的皇後喬婉一往情深,本就對她很冷淡,這後宮的人看人下菜碟也不是什麽稀奇的事了。
    要是皇後生下嫡子,說不定他們娘倆就要下線了,隻是後麵的發展很出乎意料。
    也不知道是不是永康帝這脈受了詛咒,先帝遇刺身亡不足一年,皇後喬婉還有永康帝的生母王太後竟也相繼身亡了。
    這喪事一個接一個的,估計永康帝都快沒有心思處理朝政了。
    結果那邊喪事剛辦完沒多久,二王爺楚明禮便突然逼宮,直接殺死了永康帝,第二天更是帶著禁軍上了大朝會。
    本以為勝券在握,他要成為第三五任皇帝了,沒想到肖太後直接帶人殺上了朝堂之上,更是憑借高超的武藝把在場所有禁軍,包括楚明禮一起拿下,瞬息之間便控製了局麵。
    並且拿出證據證明楚明禮其實並不是先帝親子,而是前朝餘孽之子,慧太妃當年生的是一個女兒,後來更是讓假兒子娶了真女兒,倒是好算計。
    還有她外家更是前朝皇室的忠仆,這一切都是算計好的。
    這些可以說都是機密了,也不知道肖太後是怎麽查到的。
    不過通過這一點也能看出,肖太後肯定不是突然崛起的,她手下的暗衛個頂個的高手不說,太監宮女也都是好手,禁衛軍都不是對手。
    不過人家可是鎮國公之女,鎮國公是誰?那可是隨開國皇帝打下江山的開國元勳的孫子,三代人均是戰功赫赫,他家的兒女怎麽可能是泛泛之輩。
    雖肖太後年輕時傳出的名聲是知書達理琴棋書畫無一不通的大家閨秀,估計那也隻是給別人看的,畢竟那時候女子的地位較低,傳出這樣的名聲對女子才更好。
    隻是大家都忽略了,都說將門虎子,同樣也可能有將門虎女,平時人家隱而不發,關鍵時刻這不就出其不意的主持了大局麽。
    之後各封地的王爺進京奔喪,大家都以為還會有一場腥風血雨,畢竟孤兒寡母的,大皇子還是個奶娃娃,鎮國公又遠在北境對戰蠻烈兩國,雙拳難敵四手,遠水解不了近渴。
    沒想到那些王爺什麽都沒有做,就連當時呼聲最高的三王爺,也就是另一個傳奇人物,後來的拓疆王,都甘願俯首稱臣。
    之後倒是求了個攝政王的封號,聽到這個封號,大家可能都會想到他是想挾天子以令諸侯。沒想到人家真的就隻是攝政而已,盡心盡力的輔佐侄子,還會抱著他去聽政,從小就認真耐心的教導。
    直到小皇帝三歲時,肖太後的族侄逍遙侯出現,這就是第三個傳奇人物了。
    逍遙侯年紀輕輕便離家去環遊世界了,在那種交通不發達的年代,差不多等於用腳丈量土地了。
    後麵更是直接從東淵乘著船去了海對麵,把當時還很落後的西方國家都給摸了個遍,還帶回來了許多種子和那邊特有的東西。
    回來之後更是自己把種子加以改良,那些本就高產的種子,在比西方國家更肥沃的土地上產量更加的驚人,味道和口感也更勝一籌。
    得到成果之後就進京獻給了朝廷,本就是太後的侄子小皇帝的表哥,自家人自是不能吝嗇,直接就被封為了逍遙侯,更是被肖太後直接指給小皇帝做啟蒙老師。
    沒想到他不光有閱曆,文采也過人,為君之道都懂,把小皇帝教的異常出色,文武百官心悅誠服。
    隻是他並不戀權勢,拒絕了太傅的位置,到長盛帝一親政直接就離開了京城,帶著她姑母肖太後去各地遊曆去了。
    是的,帶著肖太後一起,雖說史官開始記載太後是去行宮頤養天年,其實大家都知道,她是去各地遊玩兒了。
    因為後麵有許多關於她的野史,如斬了哪個貪官,救了哪個村子,端了哪個土匪窩等等,時間長了,這行蹤可不就隱藏不住了嘛。
    更何況她也沒怎麽隱藏,時不時的還給自己的皇帝兒子寄個當地的特產什麽的。
    而這第四個傳奇人物就是信王妃董燕了,要說拓疆王為大曆開疆拓土,那她就是幫著大曆的飛速發展了。
    不但造出了玻璃肥皂水泥這些,更是通過信王之口提出許多惠民政策,如在各縣鎮建立的學堂醫院郵局等,還鼓勵女子也學些技藝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