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兩界糾葛

字數:4439   加入書籤

A+A-


    其他護衛大怒,躍躍欲試都想動手。
    卻看呼延大人紋絲不動,大車內的王上也一聲不發,於是大家一起愣在當場大眼瞪小眼。
    隻能眼睜睜的看著鄭九在哈哈大笑聲中,身軀連著倒縱混入發起衝鋒的胡兵卒中。
    從天而降的鄭九搶到什麽武器就用什麽,隨手幹掉一兩個氣焰囂張之徒,很快就消失在黑洞洞的甕城之內。
    僅僅在甕城這個半封閉的彈丸之地,董飛予就布置了兩道阻隔帶,已經全被胡人攻破,留下了幾十具屍體,戰鬥看上去很激烈。
    再往前便擁擠不堪了,鄭九知道穿過甕城之後是一條大道,靠西頭的道路兩側全是磚石建築,已經被拆得七零八落,磚瓦亂石堆積如山,很難逾越。
    而大道上毫無疑問又布置了阻隔帶,而且垃圾摞的很高,胡兵隻能派步卒清理障礙,方能引導隊伍前行。
    可董飛予哪能讓仇寇如此從容?垃圾堆後麵藏著上百名弓弩手,一次攢射便能帶走數十名胡兵的性命。
    步卒遲遲難以清理障礙,後麵的馬隊又無法越過人群衝上去,於是從甕城到大道入口這個狹小的地盤,最起碼擠了上千兵馬,互相抱怨謾罵,十分混亂。
    後麵還有源源不斷上來的胡兵,隻會越擠人越多。
    看到這裏,鄭九不再耽擱,一個旱地拔蔥,腳尖蹬在一名胡兵的腦袋上,稍稍借力便在空中兩個翻滾,身軀直接沒入一側的建築廢墟裏。
    當然,鄭九看到的隻是暫時現象,胡人入城心切,將領亦是頭腦發熱,指揮無序,才會造成如此局麵,他們很快就會調整過來。
    殘酷的巷戰才剛剛拉開序幕。
    趙國雲州府南城,南郊外。
    今天是個好日子,天空如鏡,風和日麗。
    第一屆武道天榜挑戰賽便在南郊外的燕窩嶺舉行,來自列國各大門派的高手雲集於此,恐怕有上萬之眾。
    燕窩嶺也是一處好所在,因其三麵環山,中間有一方巨大的石台而得名。
    石台不僅大,約有百丈見方,而且平整,如同露天的大戲台子,唯一沒有山的正南麵,卻有一大片桃樹林子。
    這個時節,桃花自然是沒有的,但有桃果掛枝,雖然野果發酸發澀,但煞是好看。
    而且林子是天然的遮陽之所,人們三三兩兩的圍坐在桃樹下,帶著吃食、茶壺,就如同在戲園子裏看戲一樣,可以很直觀的觀看比武的場景。
    不得不說,身為東道主之一的趙家人很會選地方,而且名字也別致,燕窩本就是高級貨,可寓意就各有見地了。
    最主流又十分隱喻的說法是,趙家把北方鄰居大燕國的形意門形容為可以大補的燕窩,隨時都想吞下。
    這其實是訛傳了,真正想吞下燕窩的是魏主和趙國皇帝。
    燕韓兩國一北一南,與魏趙兩國都不親近,卻都是大周國最緊密的盟友,自然也成了魏趙兩國恨不得生而啖之的燕窩。
    這些軍國大事,對很多武林同道來說寡淡的緊,可是再如何寡淡也不能擺在台麵上胡說八道。
    本屆天榜挑戰賽的東道主共有三家,以趙家的太極門為主,魏國白家的玉陽門、宋國宋家的古武太一門為輔。
    據傳下一屆的東道主將按照進入天榜百名以內的人數界定,人數最多的門派便是東道主。
    此番,趙家對列國最重要的三十個大門派,一共撒出去了九百份挑戰名額,意味著天榜百名內的高手可能會麵臨多場挑戰。
    排名越是靠後者,被挑戰的次數可能會越多,壓力也就越大。
    所以此番賽製有一項規則,每個挑戰者隻有一次挑戰權,而每個被挑戰者一天之內最多接受三場挑戰,多出來的場次往下一日順延,以確保被挑戰者可以得到充分休息。
    因此擂台賽的賽事一共安排了五天,當然,也有極個別接受挑戰的水貨,一場就被拉下馬,那是他自己實力不濟,活該。
    因為是首屆賽事,為了壯聲威,趙家與白、宋兩家聯名,向修行界的幾大隱世宗門發出了觀禮的邀請。
    據說,屆時真會有仙師到場觀摩。
    這則消息對很多武林人士來說都不是什麽好事,武道一途與修行界本就格格不入,也不在一個層級,甚至是對立仇視的。
    遠的不論,就拿十年前先後死去的三位武尊強者來說,至少有兩位死於修行者之手,這是有實證的。
    另一位雖沒有什麽實證,但死因多半也與修行者脫不了幹係。
    而對於修行者來說,壓根看不上凡生世界,自然也看不上誕生於凡人中的武道一途。
    畢竟,千年、萬年以來的漫長歲月裏,凡生以及凡生政權都是修行界的附庸,區別在於,他們屬於哪個修行宗門的勢力範圍。
    僅此而已。
    於是有人說,修行者大多也來自於凡人,這話聽上去貌似沒錯,可是他們沒有想過,為什麽有的人能修行,而有的人不能。
    關鍵便在於資質,在於有沒有踏上修行大道所必備的靈根。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倘若沒有,就算是帝王的子嗣也無法跨入修行那扇大門,這就是區別,非常清晰。
    所以修行界認為,那些擁有修行資質的人,天注定,與絕大多數凡人有本質不同。
    所以,凡人便是凡人,凡人就是螻蟻,沒什麽好說的。
    可是凡人又豈能認命?
    古武一道很早就在凡人中誕生了,逐漸演化出了許多武道門派,後來出現了武聖。
    以武成聖,一步跨入仙途,震動了整個世界,當然也包括修行界。
    沒有修行資質的凡人可以通過武道一途成聖,在渡劫之後升仙,這還了得?
    於是,武道一途遭受了修行界的無情打壓,死了很多人,血流成河,很多門派消失在曆史長河中。
    但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曾經欣欣向榮的武道世界雖然因打壓而沒落了,可並未絕了根,很多都在看不見的野地裏頑強生長。
    直到三百年前,靈氣在大陸上快速消退,這種打壓成了笑話,因為凡生中又誕生了一位武聖人。
    這位憋了不知道多久才蹦出來的武道怪物,在渡劫前連挑十二大隱世宗門,用極其恐怖的實力證明了武聖人的強大,這才心滿意足的飛升而去。
    修行界大丟顏麵,再一次對武道武林血洗。
    可是沒辦法殺光,因為武道一途雖然也看重資質,但絕不像修行界那樣以靈根判生死,任何一個凡人都可以嚐試修習武道。
    你總不能把整個凡生世界都殺光吧?
    根基沒了,修行者到哪裏去體會曾經的高高在上?沒有了奴役對象,難不成奴役自己?
    關鍵是那有關真龍的讖言,五爪金龍藏身在凡人世界裏。
    無解。
    此後,修行界對武道一途的打壓改變了策略,隻盯著冒尖者,但凡有武尊強者誕生,一概抹殺,其餘的則不管不問。
    這便是傳統的武林人士對修行界無比憎恨的由來。
    從上述角度來看,趙、白兩家可算是武林中的異類,不僅與修行界一直保持著密切關係,此番還要邀請仙師觀禮,讓很多武林同道不滿,也為這次挑戰賽蒙上了陰影。
    甚至有不少有識之士開始懷疑武道天榜改榜的目的,以及趙、白、宋三家的所作所為,究竟是為了武道中興,還是另有所圖,或者幹脆說成了修行宗門的獵狗?
    喜歡列國大修士請大家收藏:()列國大修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