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天南地北

字數:3939   加入書籤

A+A-


    李默魚近幾日異常煩躁,尤其是返京的日程日漸臨近,做什麽事都定不下心,剛到阜城第二天,她便把新組建的府鎮軍副統領尉遲長明臭罵了一頓。
    也不為個什麽事兒,就是煩躁。
    阜城的戰後重建要比涼州城差很多,當然不能責怪這幫丘八,文官尚在趕來的路上,阜城也實在是窮的沒銀子,十室九空,等逃難的百姓陸續歸來,也需要時日。
    可李默魚就是生氣。
    鄭九留下那麽兩句輕飄飄的話就走了,再也沒有絲毫音訊,這算什麽?
    現在李默魚有很多話想說,有很多問題要問,但身邊一堆幕僚智囊,卻沒有一個像鄭九那樣合適的人。
    連著兩道詔書給李默魚帶來了極大的壓力,有點後悔當時腦袋瓜一熱,連夜寫奏折,痛陳李輝和宇文通種種令人發指的行為給西征大軍帶來的巨大危害。
    現在可倒好,弄的皇兄被押入大宗正司,基本會被貶為庶人,已無挽回餘地。
    倘若回京,李默魚該如何麵對自己的母親?
    還有,一下子升為府鎮軍統領、輔國將軍,李默魚沒有任何思想準備,如何做將軍,怎樣治軍,怎麽打仗,她都是見過看過的,可隻是個旁觀者,或者是插科打諢的小角色。
    小角色自然是毫無壓力的,可現在一下子由小角色變成了主角,性質就完全不同了,李默魚感覺接不住,有種要逃的衝動。
    還沒有回京,從京城湧來的各種傳言就已經塞滿了李默魚的耳朵,最主流的是,仙師看中了她,將成為日後繼承大統的最重要人選。
    是仙師看中了,而非父皇李戴士,他隻是迫於壓力才不得不做出了讓步,這才是問題的關鍵,為此,兩位兄長都付出了被貶為庶人的代價。
    是否冤枉和慘痛,李默魚不知道,她將要麵對的是極為複雜的情感、政治等多重壓力。
    身邊除了四名護衛,李默魚沒有任何人可以傾訴,這些不知道何時一股腦跑來的幕僚、智囊都是父皇派來‘輔佐’李默魚的。
    但李默魚很清楚,父皇委派隻是一個幌子,裏麵雜七雜八,不知道混進來多少皇親、權臣中的耳目。
    李默魚一個都不信任,也無話可說。
    她忽然發現,經此一役,她與父皇之間似乎也有了距離。
    四名護衛雖然忠心耿耿,但是很多話,李默魚是沒辦法講給他們聽的,幹脆一狠心、一跺腳,全把他們打發出去尋找鄭九。
    找不到鄭九,就統統不要回來了。
    這對胡宗道來說,很傷心,也很糾結,擅離職守,萬一殿下出了點事兒,他該如何交代?
    去找鄭九,天下之大,又該到哪裏去尋?
    “去找馮二、找王九,找到他們兩個,自然就能找到鄭九。”
    “可是殿下,馮二又要到哪裏去找?”
    “你們問我,那要你們何用?滾!”
    於是,胡宗道和他的三個夥伴哭喪著臉出了阜城,四個人,正好天南地北,各去一方吧。
    老胡選擇向東,先去鄭九待過的含山看看。
    胡宗道選擇的方向沒錯,可惜,此時的鄭九離著含山城已遠。
    老山精看起來是忠實的履行了承諾,成功的將白趙兩家人給引到了汾陽河岸,鄭九和馮啟年向東走了半個白日,外加一個晚上,沒有再遇到攔截和追兵。
    此時他們已經繞過了團州城,向東再走一日就會抵達魏國中南部的一座大城彭州,過了彭州就等於正式進入魏國的東部地區。
    兩人重新喬裝,都扮作中年行商的模樣,馮啟年給自己貼了兩撇八字胡,又在額頭上弄出些皺紋褶子,鄭九更幹脆,直接弄了一臉絡腮胡,看上去很像那麽回事兒。
    除此之外,又買了三匹新馬,空馬的馬背上馱了兩大袋麩子,行頭就算全配齊了。
    一路走來,除了辛苦一些,算不得顛沛,二人不會在任何大城休息住宿,隻有路過小集鎮時才會打尖,補充食物和草料。
    按理說,離著團州越遠,就會越安全,但是鄭九和馮啟年總是無法踏實下來,好像太順利了,按照這種走法,不出十日便可離開魏國進入宋國。
    宋國同樣不安全,但畢竟是馮啟年的老家,他熟門熟路,知道如何避開宋家的勢力範圍,隻要快速通過宋境,此行就成功了一半。
    兩人在一處小集鎮打尖,鄭九一口氣把小攤上所有的烙餅和包子全部包圓買下,兩塊碎銀在手,店老板樂的嘴都咧到了腮幫子上。
    清晨的集鎮十分熱鬧,各種做小買賣的極多,行當也是五花八門,客人摩肩接踵,這便是魏國南部常見的早集。
    如此熱鬧祥和的氛圍下本應讓人安心,可馮啟年卻端著麵湯小聲問鄭九。
    “你有沒有一種心裏慌慌的感覺?”
    “慌倒沒必要吧?就是說不上來的別扭,所以多備些吃食。”
    “人就是奇怪哈,沒人來找麻煩,咱倆自尋煩惱。”馮啟年自嘲的笑笑。
    “那是你,我沒有,該倒黴的時候,我的預感向來準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呸呸呸,烏鴉嘴,別胡說八道,走了走了。”馮啟年被鄭九一說,愈發的心慌,麵湯也不喝了,做賊似的四下望望,連聲催促。
    鄭九壞笑,起身將包裹好的吃食捆綁在馬背上,可是一轉臉便愣在了當場。
    不遠處一名牽著馬的年輕人朝著早餐攤子行來,不對,應該是衝著鄭九二人而來。
    是王九兒,盡管她又易了容,可就像馮啟年說的那樣,三個人一起在府軍出生入死,無論你怎麽裝扮,誰又能認不出誰呢?
    “走了。”鄭九低聲催促,馮啟年此時背對著王九兒,起身活動了兩下臂膀,正要牽馬,身後傳來熟悉的聲音。
    “小二,還有什麽吃食?”
    “哎呦,客官,好巧不巧,都賣完了,實在對不住,前麵還有。”
    馮啟年轉身,張大了嘴巴看過來,王九兒卻目不轉睛的看著鄭九。
    “囉嗦啥呀,快走了。”鄭九一腳就踢在馮啟年的屁股上,馮二先生那個王字還在喉嚨裏沒蹦出來,就被鄭九一腳給踢回去了。
    “小二,聽說這集鎮向東三十裏便是林仔埔,匪人很多?”王九兒再問。
    “客官說笑了,向東三十裏外是林仔埔不假,可這已經是彭州地界了,一向太平的緊,莫說林仔埔,就是再往東去的張家崖也不可能有什麽匪人呀。”
    “哦,那就是訛傳嘍。”王九兒點點頭,然後非常認真的看了鄭九一眼,又看看馮啟年後,微微一笑,一個字沒說,牽馬離去。
    喜歡列國大修士請大家收藏:()列國大修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