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盡力就好
字數:3917 加入書籤
韓茨豈是隨便能被忽悠的,停了片刻也離開小廟,化作一縷青煙在自己的地盤巡視一圈,果然又撞上了那幾名魔修。
“幾位還在尋找同伴麽?”
“不關你事。”
“嗬嗬,這裏可是老朽的地界,幾位找人便找人,莫要弄出事情,否則老朽不好交代。”
“老東西,你話中有話呀,是不你還藏著什麽內情沒說?”
“這就冤枉人了,老朽一介土地,光禿禿的能藏什麽?”韓茨一臉無奈的隨手一指,那是遠處的一座高山,“啊呦不對,那裏不歸我管,諸位看,如此小小的地界,我能藏得了什麽,那裏?”
說著話,韓茨又往西一指,更遠處波光粼粼,似乎有一條大河,“那也不歸老朽管,是河神介環的地界,實在不行,你們各處問問?”
“老匹夫,你休要戲耍於我……”領頭的魔修大怒,抬手便要抓韓茨的衣領,卻不料頭頂一暗,天空很突兀的出現了一團烏雲在翻滾。
隨即一張碩大的麵孔緩緩自雲中出現,擴口豬鼻,嘴角兩條長須,一雙眼球如同大燈籠,整個五官十分醜陋。
那魔修一愣,便被韓茨輕易躲了過去。
“韓兄遇到何事了?這幫雜碎都是什麽東西?”天上的大臉發聲,如同悶雷一般,正是宛城西北方青龍河的河神。
“介老弟來的的正好,這些家夥好像是從西域而來,平白無故的硬說老朽藏了什麽東西,說急了還要動手。”
“活得不耐煩了麽?想死便留在此處!”又一道聲音從東邊而來,正是那座山,灰黃色的煙霧升騰,一條大漢踩在煙霧上急速奔來,身板同樣壯碩的驚人,手裏提著兩把開山斧,十分凶惡。
“火兄也在呀,原以為你去地府公幹了,哈哈,這下好,這幫家夥欺負到家門口了,幹他!”
天上的大臉說著話,巨嘴一張,一股洪流潑灑而下,如滔天巨浪一般,雖然被瀑布一樣的大水衝擊根本傷不得幾名魔修,但河神一現身就動手,氣勢上便占了上風。
“且慢動手,我等不是來打架的,隻為尋人,若是無意間冒犯了幾位,還請恕罪則個。”
領頭的魔修立刻變臉,他們已經遠離大周深入韓國腹地,還未弄清楚此地修行宗門的深淺之前,先招惹了一批土地山神是不明智的。
而且打起來也相當麻煩,這些小神小仙雖然不是他們的對手,但畢竟是正位真神,不死之身,隻要打不死,那便沒完沒了,正事辦不成,惹上一身騷,也是十分愚蠢的。
“介老弟且慢,且慢。”眼看河神又要吐濃痰,韓茨連忙攔住,“既然能好好說話,便不要動粗了。”
河神硬生生把痰給憋了回去,山神卻揮舞著大斧哇哇的著急亂叫,看上去不打一架都憋的難受。
“幾位若是有什麽問題,山神、河神均在,隻管問來。”韓茨扭頭相問。
“不必了,多有得罪,告辭!”那領頭的魔修也算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人,拱拱手便帶人離去,一刻都未敢停留。
眼看魔修遠去,韓茨朝山神、河神拱拱手,“突發狀況,莫名其妙,隻好召喚兩位,援手之情,老朽在此謝過了。”
“老頭兒無須客氣,有事情盡管招呼。”
山神、河神均十分爽利,客氣一聲也各自離去。
二神很清楚韓茨救的是什麽人,那是為大宛城地界諸位仙家再塑金身的妙人,說聲恩人也不過分,若不是此舉,這些仙家恐怕還被困在地府之中,參加那個什麽酆都盛會,哪裏是什麽盛會,簡直如同軟禁一般。
回到小廟中,韓茨袍袖一揮,鄭九便從那泥塑金身裏脫困,同樣是障眼法,實際上鄭九隻是靠著韓茨的塑像調息吐納,恢複靈力。
“小友感覺如何?”
“好多了,多謝土地公相幫。”
“好說好說,老朽掐指一算,小友怕是有年餘未來過大宛城了。”
“說來慚愧,當了個草頭王在北邊打仗。”
“略有所聞,隻是……”韓茨點點頭,卻欲言又止。
“隻是些什麽?”
“此話不知當講不當講?”韓茨吞吞吐吐。
“但說無妨。”
“自從小友在宛城地界消除瘟疫,肅清邪教,誅殺那些魑魅魍魎之後,百姓安居樂業,實乃大功德一件,斥資重修廟宇,再塑諸位同僚金身,又添一件功德,年紀輕輕便有兩大功德加持,可喜可賀。
“但是,上次小友下了地府之後,便沒有了下文,老朽其實是想問問那渡陰之路和逆轉陰陽之惡,是否如實稟報酆都聖君了?”
“說來慚愧,小可在地府能力有限,莫說酆都聖君,就是十殿閻羅也未曾見到一個,便被那酆都衛給打出來了,還好命大,又托了土地公的福,給了我那件地藏王銘牌,才僥幸逃出地府。”
“原來如此。”韓茨長歎一聲,怪不得這天地之象越來越亂,他一個土地公都看不懂了。
眼下大陸中原地區都在戰亂,戰火已經蔓延到了大陸南部,暫時沒有戰亂的地方也怪事頻發,瘟疫肆虐又重新抬頭,整片東州大陸似乎都難有像宛城這樣的淨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逆轉陰陽之惡行,小可沒有忘記,為此,也與一些有識之士做了努力,斬殺了首惡白家人,但行惡者遠非白家一族,勢力比想象中強大的多,所以此事需要很多人攜手,付出更多努力……但土地公今日提醒的很好,小可一定銘記在心。”
“盡力而為就好,盡力而為就好,老朽這張嘴也是沒把門的。”
韓茨有些歉意,鄭九也沒多客氣,又聊了幾句後告辭離去。
十日,對於大規模調動軍隊來說有難度,鄭九決定分兩次出兵,首次開拔兩萬人,由王九兒統領,兵員分別來自大宛城、仙人關,並派了十多員能打的戰將。
留守大章縣和宛城一帶的兵馬隻剩下一萬人,將領是劉世充。
第二波,由鄭九親自統領,兵馬一萬五千人,其中隻有三千人是陳平帶領的老兵,其餘的全是由各路草頭王外加魏人降兵湊的,戰將謀臣倒是由幾十人之多,這是劉士功的餿主意。
鄭九不反對,這幾十人中有一半是不太安分的草頭王,帶在身邊比留在榮城要安全的多,也沒指望他們在陣前勇猛廝殺,本本分分的走一遭,就算是立功。
如此安排,鄭九未作任何動員,路上就想好了,真要動員起來非常囉嗦,幹脆單純下令,不服者隻有一個選擇,滾!
在鄭九的大軍剛剛離開宛城西南郊時,自西北方向來了一群修士,晴朗的天空中一串銀光閃爍,全是劍修,少說也有二三十號人。
這串銀光忽然降低高度,這下便看的仔細了,全是禦劍飛行的仙師,鄭九的隊伍一片嘩然,他們當中的絕大多數人一生中從未見過數量如此眾多的仙師。
喜歡列國大修士請大家收藏:()列國大修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