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馬屁的角度

字數:4257   加入書籤

A+A-


    鄭九還在療傷,周軍已經拿下並控製了阜城。
    至於是否繼續追擊正在逃竄中的胡軍,馮嘯聲根本沒有給尉遲長明說話的機會,便帶人出城了。
    這一追竟然追了兩天之久,一直追到了阜城以北一百六十裏外的柔縣,距離五大邊鎮之一的上穀隻有七十裏,再努把力就有可能奪回邊鎮。
    可憐中路軍統帥樺木柯,一路逃,一路扔,行動慢的自然難以活命,而中軍的很多不利於作戰和逃命的零碎也全都扔光了。
    逃到上穀,樺木柯一清點,身邊隻剩下一千兩百人,所有輜重全都扔在了沿途,想守住上穀都困難,於是繼續西逃。
    馮嘯聲卻沒有再追擊,他收到了鄭九的嚴令,就地休整,而且經過連續激戰和長途奔襲,不僅人困馬乏,附靈鐵騎的靈石快消耗光了,急需補充更換。
    至此,這場周胡大戰僅僅曆時四日,以胡人中路軍完敗結束。
    在東部赤霞關一線,馮啟運用步卒布設的大陣與胡騎對峙,雙方誰都難以幹掉對手,直到托木爾獲悉樺木柯慘敗後,才下令騎軍回撤。
    雖然東線雙方的戰鬥並不激烈,但總體還是托木爾吃了大虧,足足損失了六千騎軍。
    鄭九賭對了,周軍大破胡人,改寫了五年以來周胡之戰中周人隻有被動挨打的頹勢。
    戰前,誰都不會想到周人能憑借騎軍的鋒芒硬生生將胡人中路軍擊敗,並將其殘部趕到了上穀之外。
    至此,浩瀚國的三路大軍已經有兩路覆滅,西路軍最為孱弱,殘部被消滅在浪蕩山,中路軍看似還有些殘存力量,但也名存實亡。
    阜城、涼州城、銀州城、肅州城皆張燈結彩,歡慶勝利,但無論在哪裏都找不到韓王。
    如此喜慶之日,韓王隻是委派了兩個老翁到涼州城拜謁大周皇帝、皇太後,並觀禮勝利慶典。
    兩個老頭,一個尖嘴猴腮,滿臉褶子,另一個白白胖胖,看誰都微笑,一臉富貴相。
    了解韓王的都知道,這二位是韓王的近侍,聽說不是人,而是千年大妖,滿臉褶子的叫霍連枝,是個藤妖,一臉富貴的叫黃信藥,是個山精。
    當然,這些話隻能私下裏講,哪個腦袋壞掉了才會口無遮攔。
    鄭九不露麵,不僅僅是為了療傷,而是在洞府反思,事情做對了還是做錯了。
    一則,周星漢的離去對鄭九委實有些刺激。
    其二,按照玉石精怪的精準統計,這場大戰死了三萬多人,哪怕胡人死的多一些,也是生靈塗炭。
    對付白玉虛,鄭九曾想著以戰止戰,讓死人變少,讓活人安享這陽間時光,讓逆轉的陰陽再度逆轉。
    但既然是戰,便要付出代價,一定會死很多人。
    隻要死人,就有利於白玉虛,玉石精怪說有身份不明的人冒充苦役在收集生魂,他與狐狸精聯手曾拿住過一個人,無奈,戰鬥打的正是激烈時刻,沒來及向鄭九稟報,居然被那人給逃掉了。
    所以,天一真人離開時,鄭九就開始反思,究竟做對了,還是做錯了?
    當然,安撫身邊的修士也很重要。
    鄭九實實在在的兌現了諾言,每一位參戰的修士都得到了相應的靈石和丹藥,眾人皆大歡喜。
    隻是,對戰死的三名修士,鄭九卻隻有遺憾,連找補的機會都沒有,尤其是周星漢,鄭九在戰前把話說的太滿,愧疚最多。
    好在還有個元嬰被滋養在須彌靈境中,但當元嬰修複損傷後又會帶來一個新問題,他總是要奪舍的,這是鄭九最不喜的事情,奪舍他人有違人道。
    終究是難搞。
    天豐山太小了,現在鄭九麾下有三十八名修士,還不算駐紮在涼州的十名萃華宗劍修。每人一個洞府,主峰早就不夠用了,他計劃拿下華陽宗。
    這個想法不是忽然興起,而是由來已久。
    華陽宗祖庭北麓山,坐落在大宋國中南部,占地麵積極廣,北麓十八峰亦是中原大地不可多得的洞府仙山。
    自從華陽宗被滅了之後,北麓山便被瓜分,摩雲宗拿走了最大的一塊,西北方六峰,其他諸峰均被華陽宗舊人和散修占據。
    鄭九從東海回來就有三大計劃,去萃華宗歸還判官,挖出坊市的後台,然後去摩雲宗打架。
    隻有第一件事辦成了。
    第二件事看上去要慢慢來,因為收了人家的重禮,若是日後能夠互惠互利,倒也不急著翻臉。
    第三件事去摩雲宗,後被周胡大戰取代,此戰目前告一段落,那麽便去摩雲宗。
    這可不是去尋摩雲宗的晦氣,而是滅了他的祖庭。
    一為方曉正名,二為李不二收些利息,三為淩雲宗找回場子,雖然淩雲宗首鼠兩端,被滅了也不冤枉,但畢竟曾是萃華宗的鐵杆盟友。
    以上三點都是表麵上的說辭和由頭,鄭九要滅摩雲宗,直接針對的就是白玉虛。
    了解白玉虛的人都知道,在修行界被其收買的兩個最重要的大宗門便是東洲派和摩雲宗。
    東洲派的底蘊太厚,而且極擅隱藏實力,鄭九目前絕沒有那個能力撼動東洲派,但斬斷其幫凶摩雲宗,卻可以嚐試挑戰一下。
    打贏了固然好,打輸了也不打緊,摩雲宗沒有通天境強者,又失去了四大護法金剛,絕不敢追到韓境打架。
    唯一擔心的是道門會不會節外生枝,摩雲宗以前可是和道門鐵杆的很。
    另外,摩雲宗和東洲派也走的很近,期望靠著這棵大樹度過宗門有史以來最為虛弱的時期。
    哪有那等好事?
    鄭九絕對不是飄了,尤其被天一真人訓斥過後,他其實更為小心翼翼,昨日剛收到李不二的傳訊,要去摩雲宗尋仇打架,問鄭九去不去?
    倘若同去,就免於打斷雙腿,否則,哼哼……
    鄭九自然是不怕被李不二打斷雙腿的,但能與李不二想到了一塊兒,也算是心有靈犀,於是果斷回道,去!
    聽說鄭九要搶下北麓山,三十八名修士有三十七名要跟著去,唯一去不了的那位,重傷躺在洞府裏。
    “先禮後兵吧,初次上門,用不著如此興師動眾。”
    鄭九笑嗬嗬的,說的很含蓄。
    “不興師動眾怎能搶地盤?鄭長老放心,去摩天宗,我李某人打頭陣,不需要靈石賞賜。”
    “何須用你這種毛手毛腳的?龔某不才,願打頭陣。”
    “龔老口氣大,毛某不與之爭,但摩雲宗的天和堂交與我毛家兄弟,定然不會讓東家失望。”
    “火雲堂交給楚某人,絕不可能放過一個活口,東家你隻需喝茶等著消息便可。”
    “……”
    一眾修士像土匪一般,紛紛在鄭九麵前請戰,這可不是完全為了鄭九,是為自己,有了丹藥和靈石,就差一處洞天福地,此生很有可能再進一步,如何不爭?
    若是換作以前,這些人哪裏會有這樣的心氣兒,但現在看到了希望,實實在在的希望,就算給鄭九賣命又如何?
    “鄭長老,據李某所知,您隻是在萃華宗掛名長老,而並非真正的萃華宗人,既然要拿下北麓山華陽宗舊地,何不開宗立派,讓我等這些追隨者也好沾沾喜氣福緣?”
    那姓李的修士自知爭不過龔汝升,幹脆換了個角度大拍馬屁,以表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