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煉製身軀

字數:3750   加入書籤

A+A-


    天龍養魂蓮,顧名思義,其本身便蘊藏著溫養魂魄、修複神魂損傷的奇效。
    當年康元帥神魂受創,青龍一族族長龍青天親自攜來一株,以期緩解傷勢。可惜那時因天龍池水幹涸,靈蓮已是半枯死狀態,神效大減。
    而楊雲天在甲子秘境中,將其投入那更為古老、等階更高的養龍池內,此蓮非但徹底恢複生機,更在磅礴龍元滋養下蛻變,蓮瓣脈絡間隱隱流動著一絲真龍之威,已成為世間罕有的異寶。
    更令他心神震動的是那截碩大飽滿的蓮藕——方才觸及的刹那,一股熟悉的氣息撲麵而來!
    此刻他終於明白為何初見時便覺似曾相識,這蓮藕深處縈繞的,分明與當年方陸那具傀儡之軀同源!
    這蓮藕生於化龍池底,常年浸染龍族最為精粹的龍威、龍怒、龍血、龍傷這四象之力,不僅完美繼承了天龍養魂蓮本體的養魂神效,更烙印了龍族特有的霸道屬性。
    這種源於血脈的堅韌,使得尋常術法法寶難以對其造成實質性損傷。
    而其質地溫潤細膩,觸感與人類肌膚驚人相似,若非元嬰修士以神念寸寸探查,根本難以窺破其非血肉之軀的真相。
    這,簡直就是為他眼下困境量身打造的最佳材料!
    得此蓮藕,楊雲天心中豁然開朗,仿佛撥雲見日。
    原來這破局的關鍵之物,早已在自己手中沉寂多年,卻明珠蒙塵,不識其用。
    整整十年的奔波尋覓,竟是在緣木求魚。
    他緊握著那節溫潤如玉、隱泛龍紋的蓮藕,一股難以言喻的宿命感湧上心頭。
    從當初獲得這天龍養魂蓮,到今日山窮水盡時的恍然憶起,這其中的因果關聯,環環相扣,精密得令人歎為觀止。
    若非深知自己便是這局中執棋者,眼前這宛若天授的巧合,足以令任何人心生寒意,悚然動容。
    再無猶豫,楊雲天揮手間撤去地上尚未發動的《萬靈朝霞陣》。此刻,他已握有了遠勝靈木的最佳答案。
    他目光沉靜地望向煉器室的方向,掌心蓮藕散發著磅礴生機與內斂的龍威。
    是時候以此無上寶材,為六郎煉製一具足以承載神魂、橫渡幽冥、更能在那未知世界護其道途無憂的——完美身軀。
    ……
    煉器室內,空氣仿佛都因極度凝聚的靈壓而凝滯。
    楊雲天盤坐於虛空陣眼,周身靈氣如潮汐般規律湧動,那截天龍養魂蓮藕懸浮在離他三尺之外的空中,散發著溫潤而威嚴的玉光,成為整個空間唯一的光源與核心。
    煉製伊始,他並未急於動手,而是指訣變幻,先布下三重禁製——一重隔絕外界幹擾,一重穩定內部能量,最後一重則用於匯聚天地間殘存的稀薄靈氣,以為輔助。
    準備工作細致入微,不容半分差池。
    隨後,他並指如劍,一縷精純至極的“冰髓冷焰”自指尖幽幽探出,並非直接灼燒,而是如輕柔的紗幔般將蓮藕緩緩包裹。
    極寒之氣並非為了凍結,而是以一種溫和的方式,喚醒並激活深藏在蓮藕脈絡中的每一絲龍元與養魂之力。
    隻見蓮藕在幽白火焰中以肉眼可見的頻率微微搏動,仿佛擁有了生命。
    待蓮藕活性被徹底激發,楊雲天手法驟然一變!
    至陽至剛的“天罰雷火”轟然爆發,化作一柄熾熱奪目的雷錘,以精準無比的力道錘鍛著蓮藕的形態,將其中的雜質在雷霆轟鳴中徹底滌蕩。每一次錘擊,都伴隨著龍吟般的清音,藕身表麵隱隱浮現出玄奧的龍鱗紋路。
    陰陽雙火交替運用,堪稱藝術。
    陰火負責溫養、塑魂、激發靈性;陽火則負責錘煉、提純、固化形態。整個過程對神識的消耗巨大無比,楊雲天額頭已滲出細密汗珠,但其眼神依舊沉靜如深潭,掌控著每一分力量的流轉。
    各種輔助材料被他在最恰當的時機投入。
    千年血髓晶化為縷縷血氣,融入藕節,增強其韌性;幽冥寒鐵被陰火煉化為流動的暗色金屬液,勾勒出內部的能量經絡;憶魂珠則懸於頂端,灑下點點星輝,穩固著即將容納神魂的核心區域。
    這已遠超尋常的煉器,更像是一場賦予生命的神聖儀式。
    楊雲天深知,他煉製的不僅僅是一件法寶,更是一具未來生命的載體,一個跨越兩界的希望。
    材料舉世無雙,機會僅此一次,任何細微的失誤都將導致前功盡棄。
    這份沉重壓力,化為了他指尖極致精準的控製力,將畢生所學、所悟,盡數傾注於此。
    整整四十九個晝夜輪轉,傀儡之軀已徹底凝練成型,通體流轉著瑩潤的光澤,龍紋隱現,隻差最後一步——為其繪製麵容。
    然而,就在楊雲天凝神提筆,欲要勾勒出記憶中那張無比熟悉的麵孔時,一股無形卻磅礴的意誌驟然降臨!
    仿佛天地間有無形的絲線纏繞住了他的手腕,阻止他落下這最後一筆。
    那熟悉的因果氣息再次襲來,冰冷而威嚴,仿佛在警示他不可妄自幹涉既定的命理。
    楊雲天筆尖懸停,眉頭緊鎖。
    他深知此乃天道因果之力,若強行違逆,必遭反噬。
    但這最後一步關乎神魂與軀殼的完美契合,若放任不管,最終會孕育出何等麵貌?是一個空洞無麵的傀儡,還是會衍生出完全陌生的容顏?
    短暫的掙紮後,楊雲天並未鑽入牛角尖。
    他憶起自己結丹之時,曾煉化那一滴玄妙的黃泉之水,神識於刹那間仿佛渡過了芸芸眾生的萬千人生,見識過無數張或平凡、或奇異、或悲喜交織的麵孔。
    心念既定,他不再試圖強行塑形,而是將磅礴的神識緩緩籠罩整個傀儡軀殼,尤其是麵部區域。
    隨後,他將那深藏在識海深處、源自黃泉之水的浩瀚記憶洪流悄然引導而出——那無數驚鴻一瞥的眾生之相,如同百川歸海,盡數匯向傀儡的麵部。
    他沒有刻意塑造任何一張臉,隻是讓這萬千麵孔的印記在因果法則與天地靈氣的共同作用下,自然交融、沉澱、演變。
    做完這一切,楊雲天收斂心神,將傀儡緩緩置入煉器爐最核心的溫養區域。
    爐火漸熄,轉而以最精純的靈氣緩緩滋養。他靜坐於爐前,不再幹預。
    剩下的,便隻需靜待第九九八十一日圓滿之期到來。
    屆時爐啟之時,這具承載著希望與未知的軀殼,究竟會呈現何等容貌,自見分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