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失傳古籍

字數:2768   加入書籤

A+A-


    竟然真的是《四庫全書》的線裝本!而且還是文宗閣本?這怎麽可能呢……蘇懷瑾瞪大雙眼,難以置信地望著眼前的古卷,心中掀起驚濤駭浪。
    他使勁兒揉了揉眼睛,懷疑自己是否出現幻覺。要知道,文宗閣本的《四庫全書》早在太平天國時期便毀於戰火之中。每念及此,蘇懷瑾都不禁黯然神傷,痛心不已——《四庫全書》乃華夏數千年來智慧之大成,如此珍貴的文化遺產竟遭此厄運,著實讓人唏噓不已!
    聯想到如今世界各地仍有許多人類文明的瑰寶因戰爭而損毀殆盡,蘇懷瑾對戰爭的厭惡之情愈發深重起來。那些曆經滄桑歲月沉澱下來的古老遺跡,不僅承載著曆史與記憶,更是全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啊!可它們卻在無情的炮火下化為灰燼或殘垣斷壁,怎不讓人心生憤恨?
    如今,這部失傳的古籍又出現在他的麵前,他暗暗慶幸,一定要將它收入囊中。待到人們漸漸離開,蘇懷瑾才開始與老者交談起來。經過一番的溝通交流,兩人談妥了價格,並且老者說自己家中還有很多本,蘇懷瑾更加激動了。
    “大爺,這本線裝書我要了,你能帶我到您家裏去看一下麽,我想把其他的也買下來”,蘇懷瑾不緊不慢地說道。
    老人微笑著點點頭,帶著蘇懷瑾穿過幾條小巷,來到一座陳舊的小院。推開門,蘇懷瑾仿佛進入了一個古書的世界。屋內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古籍,有些書已經殘破不堪,但依然散發著濃厚的曆史氣息。
    蘇懷瑾興奮地翻閱著這些珍貴的書籍,心中充滿了敬畏之情。他與老人商量好價格後,決定將所有的古籍都買下,以便更好地保護和傳承這些文化遺產。
    當他帶著一箱箱古籍走出小院時,陽光灑在他身上,他感到自己肩負著一份重要的責任。他要讓這些沉睡的古書重見天日,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賞到華夏文化的博大精深。
    人生在世,總得有些許追求和夢想支撐著前行,否則便如行屍走肉般虛度光陰。蘇懷瑾深知此理,不願庸庸碌碌、漫無目的地度過這漫長歲月。他渴望能盡己所能去做些實事,並非貪圖名利權勢,而是希望能夠無愧於心、無愧於父母養育之恩、無愧於恩師教導之情、無愧於偉大祖國的培養、無愧於源遠流長的華夏文明。
    蘇懷瑾心中始終懷揣著這份信念,立誌要成為一個有用的考古人。他明白,隻有通過不懈的努力與奮鬥,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在這個充滿機遇挑戰的時代裏,蘇懷瑾始終堅守初心,勇往直前,相信隻要堅持下去終有一天會達成目標,讓自己生命變得更加充實而有意義!
    這些內心最深處的柔弱一直是支撐他繼續前行的精神動力。他從未向任何人徹底吐露過自己的心聲,他想要將這份內心最深處的願望一步步靠自己的努力實現。
    回到住處,已是傍晚時分,天邊泛起了一抹絢麗多彩的晚霞。疲憊不堪的身體並沒有掩蓋住蘇懷瑾內心的喜悅和興奮,因為他終於拿到了那些夢寐以求的古籍。
    在這些珍貴的藏書之中,不僅有著色彩斑斕、栩栩如生的《西遊記》彩繪版,讓人仿佛置身於那個神奇而充滿想象力的神話世界;還有被譽為“中國 17 世紀工藝百科全書”的《天工開物》以及詳細記錄了明代地理、地貌、風土人情等方麵的《徐霞客遊記》。
    這三本古書無疑都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瑰寶,無論是從藝術欣賞還是學術研究的角度來看,都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它們承載著悠久的曆史記憶與深厚的文化底蘊,見證了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對於我們了解和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具有不可估量的意義。這樣珍稀且極具曆史文化價值的古書實屬難得一見,蘇懷瑾每一次翻閱,都能讓他感受到歲月沉澱下來的溫度與力量。
    這些珍貴的書籍仿佛散發著神秘而古老的氣息,令他感到無比激動。盡管此時正值盛夏,氣溫居高不下,熱浪滾滾襲來;盡管空氣中的濕度極高,讓人感覺仿佛置身於一個巨大的蒸籠之中,但這一切都無法影響蘇懷瑾愉悅的心情。
    他小心翼翼地將箱子放在桌子上,生怕有一絲損壞或褶皺。然後,他輕輕地打開蓋子,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每一本古書都是那麽厚重、古樸,它們承載著曆史的記憶和智慧的傳承。
    蘇懷瑾坐在椅子上,全神貫注地開始翻閱這些古書。他沉浸其中,仿佛進入了一個與現實世界隔絕的時空隧道。書中的文字如同一串串密碼,等待著他去解開;每一頁紙張都像是一扇通向未知領域的門扉,吸引著他去探索。
    除了對知識的渴望和追求外,這些古書還喚起了他內心深處對於古代文化和傳統的敬仰之情。他感歎古人的智慧和才華,也感慨時光的流轉和變遷。在這個喧囂浮躁的現代社會裏,能夠擁有這樣一份寧靜與沉澱,實屬難得可貴。
    隨著時間的推移,夜幕悄然降臨,但蘇懷瑾絲毫沒有察覺。他完全被這些古書所吸引,忘卻了周圍的一切。在燈光下,他繼續埋頭研究,不斷欣賞著古人的智慧。
    南都的夜晚,雖不及帝都的那般繁華,但也是車水馬龍,川流不息。望著窗外的夜景,蘇懷瑾的思緒又飄了出去,帝都大學和南都大學的曆史係都是國內頂尖的。八年前,他還是選擇了帝都大學曆史係,帝都大學是華夏最頂尖的學府,這是其中一個原因,另外一個原因則是帝都還是比南都更有曆史人文底蘊,盡管南都也是六朝古都。
    但南都畢竟是六朝古都,古代的江南又是才子輩出,正如同王勃《滕王閣序》中所說“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無數文人雅士匯聚於此,古書文玩多有出現也顯得並不稀奇。蘇懷瑾從思緒中回過神來,規劃好明天的行程,便已到晚上十點,洗漱完畢,他便睡下了。
    喜歡藏寶閣請大家收藏:()藏寶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