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新線索
字數:2840 加入書籤
蘇懷瑾站在歸國的客輪甲板上,海風呼嘯,肆意地吹亂他的頭發。望著逐漸清晰的海岸線,南洋的冒險經曆如走馬燈般在他腦海中不斷浮現。那片神秘而又充滿危險的海域,與李致遠並肩作戰的日子,每一個驚心動魄的瞬間都仿佛還在眼前。
回想起在南洋的時光,他們遭遇了無數次的艱難險阻。在探索神秘島嶼時,島上複雜的地形和隱藏的危險讓他們步步驚心。一次,他們在穿越一片茂密的叢林時,突然遭遇了一群凶猛的野獸襲擊。那些野獸身形巨大,眼神凶狠,露出尖銳的獠牙,向他們瘋狂撲來。蘇懷瑾和李致遠背靠背,手持武器,與野獸展開了激烈的搏鬥。在戰鬥中,蘇懷瑾不慎受傷,手臂被野獸的爪子劃出了一道深深的傷口,鮮血直流。但他強忍著疼痛,繼續戰鬥,最終在兩人的默契配合下,成功擊退了野獸。
還有一次,他們在尋找古墓遺跡的途中,遇到了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狂風暴雨肆虐,海浪洶湧澎湃,將他們的船隻打得搖搖欲墜。船隻的木板被海浪衝擊得破裂,海水不斷湧入船艙。蘇懷瑾和李致遠奮力排水,試圖穩定船隻。然而,風浪越來越大,船隻隨時都有沉沒的危險。關鍵時刻,李致遠憑借著豐富的航海經驗,找到了一個避風的海灣,他們才得以死裏逃生。
如今,南洋的冒險暫時告一段落,但那些經曆如同烙印一般刻在了他的心中,也讓他與李致遠之間的情誼更加深厚。
客輪緩緩靠岸,蘇懷瑾走下船,深吸一口熟悉的空氣,心中滿是感慨。他沒有立刻回家,而是徑直前往與李致遠約定的秘密據點。
據點內,李致遠早已等候多時。兩人見麵,沒有過多的寒暄,隻是相視一笑,那笑容中飽含著對彼此的信任和對過往冒險的回憶。
“懷瑾,你可算回來了。” 李致遠走上前,拍了拍蘇懷瑾的肩膀。
蘇懷瑾點頭,“嗯,這一路,真是不容易。”
兩人坐下後,李致遠神色變得嚴肅起來,“懷瑾,我得到了一些新線索,關於緬甸的。”
蘇懷瑾聞言,眼神瞬間銳利起來,“哦?快說說。”
李致遠從懷中拿出一份泛黃的地圖和幾頁陳舊的信件,攤開在桌上,“你看,這些是我從家族的一些古老文獻中找到的。上麵記載著,當年倭寇在緬甸搜刮了大量的翡翠和金礦,本打算運送回國,可後來不知為何,這些財寶突然失蹤了。”
蘇懷瑾湊近仔細查看地圖和信件,地圖上標記著一些模糊的地點,看起來像是緬甸的山區。信件的內容則是一些倭寇內部的通信,提到了這批財寶的重要性以及護送任務的艱巨。
回到家中的蘇懷瑾,顧不上旅途的疲憊,便一頭紮進了對緬甸資料的收集工作中。他深知,緬甸局勢複雜,地形地貌多樣,文化宗教背景深厚,隻有全麵深入地了解這個國家,才能在即將展開的冒險中增加勝算。
他整日待在書房,翻閱著一本本關於緬甸的書籍、文獻,從曆史典籍中探尋緬甸的發展脈絡,了解其過去的風雲變幻;從地理誌中研究緬甸的山川河流、氣候特點,標注出可能藏有財寶的偏遠山區;從文化研究資料中學習緬甸的宗教信仰、風俗習慣,以便在當地能夠與民眾和諧相處,獲取更多有用的信息。
然而,僅僅依靠書籍資料是遠遠不夠的。蘇懷瑾通過各種渠道,聯係上了一些曾經在緬甸生活、工作過的人,向他們打聽緬甸的現狀,尤其是當地的勢力分布情況。他了解到,緬甸國內存在著多個武裝勢力,這些勢力之間關係錯綜複雜,時常發生衝突。在一些偏遠地區,更是處於一種半自治的狀態,治安狀況堪憂。這讓蘇懷瑾意識到,在緬甸行動,不僅要麵對自然環境的挑戰,還要小心應對各種人為的危險。
在籌備物資方麵,蘇懷瑾同樣不敢有絲毫懈怠。他和李致遠根據此次冒險的特點和需求,列出了一份詳細的物資清單。除了之前在南洋冒險時準備的探測儀器、武器彈藥、醫療用品、食物和水等基本裝備外,還針對緬甸的特殊情況,額外采購了一些物品。
考慮到緬甸氣候炎熱潮濕,蚊蟲眾多,他們購買了大量的防蚊用品和治療熱帶疾病的藥品,如強效驅蚊劑、瘧疾特效藥等。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惡劣天氣和複雜地形,他們購置了專業的戶外裝備,包括防水透氣的衝鋒衣、耐磨的登山鞋、高性能的登山背包等。此外,由於緬甸部分地區通訊信號不佳,他們還配備了先進的衛星電話和信號增強設備,以確保在任何情況下都能與外界保持聯係。
江旭東博士送來了他專門為這次冒險研發的一些高科技設備,這些設備讓蘇懷瑾和李致遠對這次行動信心大增。其中,便攜式金屬探測器經過改良,靈敏度更高,能夠探測到深埋地下的金屬物品,對於尋找金礦有著極大的幫助。多功能地質分析儀可以對土壤、岩石等進行快速分析,判斷地下是否存在礦產資源,為他們的尋寶行動提供科學依據。還有一種小型的無人機,配備了高清攝像頭和熱成像儀,能夠在複雜的地形中進行偵察,提前發現潛在的危險和線索。
然而,籌備物資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資金短缺成為了他們麵臨的首要問題。購買如此大量的先進裝備和物資,需要耗費巨額的資金。盡管李致遠的家族企業提供了一部分資金支持,但仍然遠遠不夠。蘇懷瑾和李致遠四處奔走,尋找其他的資金來源。他們向一些對冒險和寶藏感興趣的富商尋求投資,向相關的科研機構申請項目資助,但都遭到了拒絕。
就在他們感到絕望的時候,蘇懷瑾突然想起了一位曾經的老友。這位老友名叫林宇,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對曆史文化和冒險有著濃厚的興趣。蘇懷瑾決定向他求助。他親自登門拜訪林宇,向他詳細介紹了這次前往緬甸尋找翡翠和日軍存留金礦的計劃。林宇被蘇懷瑾的熱情和堅定所打動,同時也對這個冒險計劃充滿了好奇和期待。經過深思熟慮,林宇決定出資支持他們的行動。有了林宇的資金注入,物資籌備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喜歡藏寶閣請大家收藏:()藏寶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