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采用了三重保護機製

字數:7532   加入書籤

A+A-


    張建國額頭上開始冒汗。生產報表上的數據可是做不了假的,煉鋼爐的故障肯定會被發現。
    “建國同誌,別緊張,”沈良安慰道,“實話實說就行。況且,我們已經解決了問題,這說明我們的技術能力在提高。”
    “可是…”張建國還是很擔心。
    “沒有可是,”沈良堅定地說,“走,我們去見見省裏的同誌。”
    一行人向辦公樓走去。在路上,沈良對張建國說“建國同誌,等會兒你就說我們在進行技術改造試驗,遇到了一些預料之中的問題,但都已經解決了。”
    “這樣說行嗎?”張建國還是不太放心。
    “當然行,”沈良說,“技術改造本來就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關鍵是我們要展示出解決問題的能力。”
    到了辦公樓,他們見到了省裏來的檢查組。領頭的是一個五十多歲的中年人,名叫王處長,看起來很嚴肅。
    “張廠長,你們廠最近的生產情況怎麽樣?”王處長開門見山地問。
    “報告王處長,我們正在進行技術改造,”張建國按照沈良的提示回答,“雖然遇到了一些技術難題,但都已經解決了。”
    “技術改造?”王處長眉頭一挑,“什麽樣的技術改造?”
    沈良站了出來“王處長,我是技術部的沈良。我們最近在鋼料分離技術和煉鋼爐溫控係統方麵都取得了突破。”
    “哦?”王處長的表情緩和了一些,“具體說說。”
    沈良簡要地介紹了鋼料分離技術的改進和煉鋼爐故障的處理過程。
    王處長聽得很認真,時不時地點頭。作為省裏的技術幹部,他對這些技術問題有一定的了解。
    “你說的這個鋼料分離技術,雜質分離率能達到85?”王處長問。
    “是的,我們有詳細的測試數據,”沈良回答。
    “那個煉鋼爐的問題,你們是怎麽解決的?”
    沈良又詳細地解釋了一遍熱對流散熱的原理。
    王處長越聽越感興趣“小沈,你是哪個學校畢業的?”
    “清華大學,”沈良回答。
    “清華的?”王處長眼睛一亮,“難怪有這個水平。你們這兩項技術改造,如果真的像你說的那樣成功,那可是了不起的成果啊!”
    張建國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
    “王處長,我們的技術改造還在繼續深入,”沈良說,“如果省裏支持的話,我們還能做出更大的成果。”
    “好!”王處長拍了拍沈良的肩膀,“年輕人有誌氣!省裏正在推廣技術改造,你們廠的經驗很有價值。這樣,我回去後向領導匯報,看看能不能給你們一些政策支持。”
    “那就太感謝了!”張建國喜不自勝。
    王處長又問了一些技術細節,沈良都一一作答。
    臨走時,王處長對張建國說“張廠長,你們廠有這樣的技術人才,一定要好好重用。小沈這樣的同誌,應該擔當重任。”
    “是,是,”張建國連連點頭,“我們一定會重用技術人才。”
    送走了檢查組,張建國激動地握住沈良的手“小沈,你真是太厲害了!不僅解決了技術問題,還讓省裏對咱們廠刮目相看!”
    “這隻是開始,”沈良說,“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對,對,”張建國說,“明天我就召開廠黨委會,研究對你的工作安排。”
    就在這時,老劉匆匆跑了過來“沈工,不好了,那個德國人要走了!”
    “什麽?”沈良愣了一下,“他為什麽要走?”
    “他說中國人的技術水平超出了他的預期,他需要回國重新評估合作方案。”
    沈良皺起了眉頭。穆勒的離開,可能會影響後續的技術合作。
    “他現在在哪?”沈良問。
    “在賓館收拾行李,說是明天就走。”
    沈良想了想,對張建國說“建國同誌,我去見見他。”
    “好,你去吧,”張建國說,“一定要留住他!”
    沈良快步向賓館走去。他知道,穆勒的離開不是因為技術問題,而是因為他感到了威脅。
    作為一個在德國鋼鐵行業工作了二十多年的專家,穆勒深知技術壟斷的價值。如果中國人真的掌握了這些先進技術,那麽德國在鋼鐵行業的優勢就會受到挑戰。
    到了賓館,沈良敲響了穆勒的房門。
    “請進。”
    穆勒正在收拾行李,看到沈良進來,他停下了手中的動作。
    “沈先生,你來了。”
    “穆勒先生,聽說你要走了?”沈良直截了當地問。
    穆勒點點頭“是的,我覺得我在這裏已經沒有什麽可以幫助你們的了。”
    “為什麽這麽說?”沈良坐了下來,“我們的合作才剛剛開始。”
    穆勒苦笑了一下“沈先生,我必須承認,我低估了你們的能力。今天看到你解決煉鋼爐的問題,我才明白,你們並不需要我們的幫助。”
    “不,”沈良搖頭,“我們需要的不是技術上的幫助,而是合作夥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合作夥伴?”穆勒有些困惑。
    “是的,”沈良說,“未來的世界是合作的世界,不是壟斷的世界。德國有先進的製造工藝,中國有巨大的市場和豐富的資源。我們可以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穆勒沉思了一會兒“沈先生,你說得很有道理。但是,我的公司可能不會同意這種合作方式。”
    “那就換一種方式,”沈良說,“比如技術交流,人才培養,或者合資辦廠。”
    穆勒的眼睛亮了一下“合資辦廠?”
    “對,”沈良說,“我們可以在中國建立一個合資鋼鐵廠,采用德國的先進設備,結合中國的技術改進。這樣既能發揮德國的優勢,也能利用中國的成本優勢。”
    穆勒開始認真考慮這個提議。
    “沈先生,你的想法很有意思。但是,這需要大量的資金和複雜的手續。”
    “這些都可以解決,”沈良自信地說,“關鍵是我們要有共同的目標和信任的基礎。”
    穆勒看著沈良,這個年輕的中國人身上有一種令人信服的力量。
    “好吧,”穆勒說,“我可以再留一段時間,看看能不能找到合適的合作方式。”
    “太好了!”沈良站起來,“我相信我們的合作一定會很成功。”
    就在這時,房門被敲響了。張建國的聲音從門外傳來“小沈,你在裏麵嗎?”
    “在,”沈良回答,“請進。”
    張建國推門進來,看到穆勒還在,鬆了一口氣。
    “穆勒先生,聽說你要走了?”
    “不,”穆勒笑著說,“我決定再留一段時間,看看能不能和你們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
    “太好了!”張建國高興地說,“我們一定會好好配合!”
    三人又聊了一會兒,主要是討論後續合作的具體安排。
    臨別時,穆勒對沈良說“沈先生,我發現你不僅是一個優秀的技術專家,還是一個有遠見的企業家。”
    “過獎了,”沈良謙虛地說,“我隻是希望能為中國的工業發展做一些貢獻。”
    穆勒深深地看了沈良一眼,然後說“我相信你一定能夠實現你的目標。”第二天一早,沈良剛到廠裏,就被張建國叫到了辦公室。
    “小沈,昨天的事情傳到市裏了。”張建國的臉色有些嚴肅。
    “什麽意思?”沈良心裏咯噔一下。
    “市委工業部的李部長剛才來電話,說要親自過來看看我們的技術改造情況。”張建國點燃一支煙,“我覺得事情有些不對勁。”
    沈良皺了皺眉“李部長平時不是很少管具體的技術問題嗎?”
    “對啊,”張建國吐了口煙,“而且聽他的語氣,好像還帶著質疑。估計是有人在他麵前說了什麽。”
    沈良瞬間明白了。昨天自己在眾人麵前大出風頭,肯定有人看不慣,到上級那裏告狀去了。
    “廠長,你覺得會是誰?”
    張建國歎了口氣“還能是誰?老趙他們幾個老技術員,昨天臉都丟盡了,心裏能痛快嗎?”
    正說著,辦公室門被推開了。技術科的趙工程師走了進來,臉上掛著似笑非笑的表情。
    “張廠長,聽說市裏要來人檢查?”
    “趙工,你來得正好。”張建國眯著眼睛,“昨天的事情,你有什麽想法?”
    趙工程師裝作無辜的樣子“我能有什麽想法?小沈的技術確實厲害,我們老家夥比不了。”
    “既然比不了,那就好好學習。”沈良直接開口,“技術這東西,不是靠資曆吃飯的。”
    趙工程師臉色一沉“小沈,你這話什麽意思?”
    “字麵意思。”沈良毫不客氣,“有本事就拿技術說話,沒本事就別在背後搞小動作。”
    “你說誰搞小動作?”趙工程師聲音提高了八度。
    “你心裏清楚。”沈良冷笑一聲,“市裏突然要來檢查,你覺得是巧合嗎?”
    張建國趕緊打圓場“好了好了,都是同事,別吵了。”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車間主任小跑著進來
    “不好了,廠長!李部長提前到了,正在車間裏挑毛病呢!”
    張建國臉色大變“什麽?不是說十點鍾到嗎?”
    “他們八點半就到了,現在正在看昨天改造的煉鋼爐,還帶了好幾個專家。”
    沈良心裏一沉。提前到達,這明顯是想打個措手不及,找茬的意圖很明顯。
    “走,我們過去看看。”張建國起身往外走。
    到了車間,沈良遠遠就看到一群人圍在煉鋼爐旁邊。為首的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正是市委工業部的李部長。
    “這個改造確實有點意思,”李部長身旁的一個專家說,“但是安全係數夠嗎?萬一出了事故怎麽辦?”
    另一個專家點頭附和“是啊,這種土法上馬的做法,風險太大了。”
    沈良聽了心裏冒火。這些所謂的專家,根本沒有仔細研究過改造方案,就在那裏指手畫腳。
    “李部長,您來了。”張建國快步走過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張廠長,”李部長的語氣很嚴肅,“我聽說你們廠搞了個什麽技術改造,還驚動了德國專家?”
    “是的,效果很好,產量提高了百分之十五。”張建國如實回答。
    “產量提高是好事,”李部長說,“但是安全問題不能忽視。我帶來的幾位專家看了看,覺得這個改造方案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沈良忍不住了“李部長,請問這些專家仔細研究過我們的改造方案嗎?”
    李部長看了看沈良“你就是那個搞改造的技術員?”
    “我是沈良。”
    “年輕人有想法是好事,”李部長擺出一副長輩的架勢,“但是做事要穩重,不能因為急於求成就忽視安全。”
    “我想知道,”沈良直視著李部長,“您說的安全隱患具體是什麽?”
    李部長身邊的專家立即跳出來“小夥子,你這個改造方案我們看過了,溫度控製係統存在很大問題,一旦失控,後果不堪設想。”
    沈良冷笑一聲“請問您看的是哪個版本的方案?我們的溫度控製係統采用了三重保護機製,比原來的係統更加安全。”
    “這個…”專家有些卡殼。
    “還有,”沈良繼續追問,“您說的溫度失控,具體是指什麽溫度?在什麽情況下會失控?”
    專家開始結巴“這個…就是…溫度過高的話…”
    沈良已經看出來了,這個所謂的專家根本沒有認真看過改造方案,完全是在糊弄。
    “李部長,”沈良提高了聲音,“我建議您的專家先認真研究一下我們的技術方案,再來下結論。”
    喜歡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