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關鍵是要能煉出真正的好鋼

字數:7706   加入書籤

A+A-


    王部長掃視了一下會議室裏的眾人,目光最終停在了桌上的檢測報告上。
    “聽說你們搞出了什麽新鋼種?我特地過來看看。”王部長的聲音不緊不慢,但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
    劉建國趕緊將檢測報告遞了過去“王部長,您看,這是我們最新研製的特種鋼樣品檢測結果。”
    王部長接過報告,仔細看了起來。隨著他往下看,眉頭逐漸舒展開來,眼中也閃現出了驚喜的光芒。
    “抗拉強度1450兆帕?”王部長抬起頭看向劉建國,“這個數據準確嗎?”
    “絕對準確!”劉建國拍著胸脯保證,“我們用的是基地最先進的檢測設備,數據絕對可靠。”
    王部長又看了看報告,然後將目光投向了沈良“小夥子,這個配方是你搞出來的?”
    沈良站起身來,語氣平靜地回答“是的,王部長。”
    “好!很好!”王部長連聲叫好,“年輕人有想法,敢創新,這才是我們國家需要的人才!”
    說著,王部長轉向劉建國“老劉,這個小同誌我要借走一段時間。”
    “啊?”劉建國一愣,“王部長,這…”
    “你放心,不是要調走他。”王部長擺了擺手,“是有個更重要的項目需要他參與。”
    沈良心中一動,他知道這個所謂的“更重要的項目”是什麽。在他的記憶中,1982年正是國家啟動幾個重大裝備項目的關鍵時期。
    “王部長,不知道是什麽項目?”沈良主動問道。
    王部長看了看周圍的人,略微猶豫了一下,然後說道“具體的我不能在這裏說,涉及保密。不過我可以告訴你,這個項目關係到我們國家的戰略安全,意義重大。”
    老金這時候插話道“王部長,這小子確實有兩下子。剛才我們都不看好他的方案,結果人家一試驗,把我們這些老家夥的臉都打腫了。”
    “哦?”王部長來了興趣,“說說看,怎麽回事?”
    老金將剛才的經過詳細說了一遍,特別強調了眾人的質疑和最終的結果反差。
    王部長聽完,點了點頭“看來這個小同誌不僅技術過硬,思路也很獨特。這樣的人才,正是我們需要的。”
    就在這時,會議室外傳來了急促的腳步聲。一個年輕的工作人員匆忙跑了進來。
    “王部長,不好了!西德那邊出事了!”
    王部長臉色一變“什麽事?快說!”
    “西德an公司剛剛發來通知,說由於技術保密的需要,取消了與我們的合作協議,已經簽署的合同也要中止。”
    會議室裏頓時一片嘩然。
    劉建國驚訝地說道“怎麽會這樣?合同都簽了,怎麽說取消就取消?”
    王部長的臉色變得十分難看“這些洋鬼子,翻臉比翻書還快!”
    沈良心中暗歎。他知道這種事情在80年代經常發生。西方國家對中國的技術封鎖從來都是毫不留情的,一旦他們覺得某項技術可能威脅到自己的利益,就會立刻中斷合作。
    “王部長,他們給出的理由是什麽?”沈良問道。
    那個工作人員回答“他們說是接到了上級的指示,不能向中國轉讓相關技術。”
    “放屁!”老金氣得直跺腳,“明明是看我們快要成功了,害怕我們的技術超過他們!”
    王部長沉思了片刻,然後說道“看來,我們隻能靠自己了。”
    他轉向沈良“小同誌,現在情況你也聽到了。本來我們準備引進西德的大型設備製造技術,現在看來是指望不上了。你覺得我們自己搞,有把握嗎?”
    沈良知道,關鍵時刻到了。這正是他展現自己真正價值的時候。
    “王部長,我覺得這未必是壞事。”沈良語氣堅定地說道。
    “哦?此話怎講?”王部長有些意外。
    “依賴進口技術,我們永遠隻能跟在別人後麵。現在他們主動切斷合作,正好逼著我們自主創新。”沈良侃侃而談,“剛才的特種鋼試驗已經證明,我們完全有能力搞出世界先進水平的技術。”
    王部長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你的意思是,我們完全自主研發?”
    “沒錯!”沈良點頭道,“而且我相信,隻要給我足夠的資源和時間,我們搞出來的技術絕對不比西德的差!”
    老金在一旁嘀咕道“話是這麽說,可是人家幾十年的技術積累,我們怎麽可能一下子就超越?”
    沈良轉向老金“金師傅,您剛才不也是這麽想的嗎?結果呢?”
    老金被說得啞口無言。確實,他剛才也不相信沈良能搞出什麽名堂,結果卻被狠狠打臉了。
    王部長在會議室裏踱了幾步,然後停下來說道“好!我相信你一次。不過醜話說在前頭,這個項目的重要性你應該明白,如果搞砸了,後果很嚴重。”
    “我明白。”沈良語氣堅定。
    “那好,從現在開始,你就是這個新項目的技術負責人。”王部長的話讓在場所有人都吃了一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劉建國急忙說道“王部長,沈同誌雖然很有能力,但是他資曆還淺,擔任技術負責人是不是…”
    “資曆?”王部長打斷了劉建國的話,“我們要的是能解決問題的人,不是資曆深的人。剛才的試驗已經證明了他的能力。”
    老金也在一旁附和“是啊,劉主任。我們這些老家夥守舊得很,思路跟不上時代了。讓年輕人試試也好。”
    沈良內心激動,但表麵上仍保持著冷靜“王部長,我不會讓您失望的。不過我需要一些條件。”
    “說!”王部長幹脆地回答。
    “第一,我需要一個專門的研發團隊,成員由我來選擇。”
    “可以。”
    “第二,我需要足夠的研發經費,不能因為資金問題影響進度。”
    “這個我可以向上級爭取。”
    “第三,我需要一定的決策權,在技術路線選擇上不受外界幹擾。”
    王部長猶豫了一下,然後點頭“隻要你的技術路線合理,我支持你。”
    就在這時,那個年輕的工作人員又跑了進來“王部長,還有個消息。美國通用電氣公司也發來通知,中止了與我們的技術合作。”
    王部長的臉色更難看了“這些洋鬼子是商量好的嗎?一個接一個地毀約!”
    沈良心中冷笑。他知道這絕不是巧合。西方國家對中國的技術封鎖是有組織、有預謀的。他們絕不會眼睜睜看著中國在關鍵技術領域實現突破。
    “王部長,現在更說明了自主研發的重要性。”沈良說道,“依賴別人,永遠受製於人。隻有掌握了核心技術,才能真正站起來。”
    “說得對!”王部長用力拍了拍桌子,“就是要有這種誌氣!洋鬼子不給我們技術,我們就自己搞!而且要搞得比他們更好!”
    老金這時候也來了精神“對!我們中國人又不比他們笨,憑什麽搞不出來?”
    王部長轉向沈良“既然這樣,那我們就放手大幹一場。你需要什麽設備、什麽人員,盡管提。國家會全力支持你。”
    沈良點了點頭“那我先提幾個急需的人員。首先,我需要幾個材料學專家,最好是在特種鋼和合金方麵有經驗的。”
    “沒問題,我讓人事部門配合你。”
    “其次,我需要幾個機械設計的高手,熟悉大型設備結構設計的。”
    “這個也好辦。”
    “最後,我還需要一些年輕的工程師,思維活躍,敢於創新的。”
    王部長笑了“看來你對人員配備考慮得很周全。不過我有個疑問,為什麽特別強調要年輕人?”
    沈良解釋道“年輕人沒有太多條條框框的束縛,敢想敢幹。而且他們學習能力強,能夠快速掌握新技術。”
    “有道理。”王部長點頭讚同。
    這時,劉建國插話道“沈同誌,你剛才提到的那些要求,聽起來像是要搞一個全新的研發中心。這個規模是不是太大了?”
    沈良看了看劉建國“劉主任,您覺得我們要搞的項目簡單嗎?”
    “當然不簡單,但是…”
    “既然不簡單,那就需要足夠的投入。”沈良語氣堅定,“半吊子的投入,隻能搞出半吊子的成果。我們要麽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
    王部長聽了很滿意“年輕人就是要有這種魄力!好,我答應你,給你最好的條件。”
    “謝謝王部長的信任。”沈良站起身來,“我絕對不會辜負國家的期望。”
    “那你準備什麽時候開始?”王部長問道。
    “越快越好。”沈良回答,“時間不等人,西方的技術封鎖隻會越來越嚴厲。我們必須搶在他們進一步行動之前,取得突破。”
    王部長滿意地點了點頭“好!就衝你這個勁頭,我就相信這個項目能成功。”
    就在這時,門外又傳來了腳步聲。這次進來的是一個穿著樸素的老者,頭發花白,但精神矍鑠。
    “王部長,聽說有個年輕人搞出了新的特種鋼?”老者的聲音洪亮,透著一股學者的風範。
    “周院士!”王部長連忙起身迎接,“您怎麽也來了?”
    周院士?沈良心中一震。他知道這個人是誰——周誌華,中國著名的材料學家,中科院院士,在鋼鐵冶金領域享有極高的聲譽。
    “聽說有這麽大的突破,我當然要來看看。”周院士笑著說道,然後目光投向了沈良,“就是這個小夥子嗎?”沈良連忙起身,恭敬地說道“周院士您好,我是沈良。”
    周院士仔細打量著沈良,眼中閃爍著審視的光芒“年紀不大嘛,聽說你搞出了新的特種鋼配方?”
    “是的,周院士。”沈良點頭回應。
    “拿來給我看看。”周院士毫不客氣地說道。
    王部長在一旁解釋“周院士,沈同誌的配方確實很有創新性…”
    “我自己會判斷。”周院士擺了擺手,直接對沈良說道“小夥子,你的配方在哪裏?”
    沈良從公文包裏取出一份文件遞給周院士。周院士接過文件,戴上老花鏡仔細查看起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會議室裏一片安靜,所有人都在等待著這位權威專家的判斷。
    看了幾分鍾後,周院士皺起了眉頭“這個配方…有些地方我看不懂。”
    劉建國聽到這話,心中暗喜,正準備開口說什麽,卻聽到周院士繼續說道“但是從理論上分析,這個思路確實很新穎。小夥子,你這是從哪裏學來的?”
    沈良心中一緊,但表麵保持鎮靜“這是我根據多年的實踐經驗和理論學習,慢慢摸索出來的。”
    “摸索出來的?”周院士眯起眼睛,“你今年多大?”
    “二十六歲。”
    “二十六歲就能摸索出這樣的配方?”周院士的語氣中帶著質疑,“小夥子,做學問要嚴謹,不能胡編亂造。”
    會議室裏的氣氛頓時變得緊張起來。劉建國見狀,立刻站出來說道“周院士,我早就說過,沈良這個人喜歡誇大其詞。這個配方恐怕…”
    “你閉嘴!”周院士突然厲聲打斷了劉建國,“我話還沒說完呢!”
    劉建國被嚇了一跳,訕訕地閉上了嘴。
    周院士重新看向沈良,語氣緩和了一些“小夥子,我不是在質疑你的能力。而是這個配方裏有些理念,確實超前了。”
    “周院士,您指的是哪些地方?”沈良虛心請教。
    “比如這裏,”周院士指著文件上的一處,“你在鉬的添加量上,采用的是分段式遞增的方法。這個思路很先進,但是在實際操作中會遇到很多困難。”
    沈良點了點頭“確實會有困難,但並非不可解決。關鍵是要控製好溫度曲線和時間節點。”
    “哦?”周院士來了興趣,“你說說看。”
    沈良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筆開始畫圖解釋“首先,我們需要將整個冶煉過程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溫度控製在1450度到1480度之間,這時候加入基礎的鉬…”
    沈良的講解深入淺出,配合著圖表說明,逐漸展現出了深厚的理論功底和實踐經驗。
    周院士聽得越來越專注,不時點頭表示讚同。其他人雖然聽得半懂不懂,但也被沈良的專業態度所震撼。
    講解完畢後,周院士沉思了片刻,然後說道“小夥子,你的理論基礎很紮實。但是光有理論還不夠,關鍵是要能煉出真正的好鋼。”
    “周院士說得對。”沈良誠懇地回應,“我已經在紅旗鋼鐵廠做過試驗,效果還不錯。”
    “是嗎?”周院士轉向王部長,“那煉出來的鋼材質量如何?有沒有檢測數據?”
    喜歡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