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這個項目一定會成功

字數:6348   加入書籤

A+A-


    老張廠長看不下去了“老王,少說兩句。小沈,你需要什麽支持盡管說。”
    經過兩個小時的冷卻和調整,試驗裝置重新開始工作。這次沈良更加小心,嚴格控製每一個參數。
    “開始第二次澆注!”
    這一次,鋼水順利進入結晶器,冷卻凝固後被拉出機構穩定地拉出。
    一根細長的鋼坯連續不斷地從裝置中伸出,就像魔術一樣神奇。
    “成功了!成功了!”老劉師傅激動地大叫。
    圍觀的技術員們都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眼前看到的景象。
    這種連續澆鑄的工藝,他們隻在外國的技術資料中見過,現在竟然在自己的車間裏實現了!
    “這這真的是連續澆鑄?”一個年輕的技術員結結巴巴地問。
    “沒錯,這就是連鑄技術!”沈良難以抑製心中的興奮,“你們看,鋼坯是連續產出的,不需要像傳統工藝那樣一錠一錠地澆鑄。這樣不僅提高了效率,還大大改善了鋼材的質量。”
    老張廠長走上前來,仔細觀察著剛剛產出的鋼坯“小沈,這個鋼坯的表麵質量看起來比我們平時生產的要好很多啊。”
    “廠長您說得對。”沈良指著鋼坯說,“連鑄工藝可以讓鋼水在密封環境中凝固,避免了氧化和雜質汙染。而且凝固過程更加均勻,鋼材的內部結構也更加致密。”
    王德昌的臉色越來越難看,他沒想到沈良真的成功了。
    但他仍然不甘心“就算試驗成功了又怎麽樣?這麽小的裝置,能有什麽實用價值?”
    沈良笑了笑“王工說得有道理。這隻是原理驗證,真正的工業化還需要放大裝置。但是原理已經驗證了,放大隻是工程問題。”
    “說得輕鬆,你知道放大有多困難嗎?”王德昌繼續挑剔,“溫度控製、設備精度、自動化程度,哪一項不是巨大的挑戰?”
    “確實有挑戰,但不是不能解決。”沈良胸有成竹地說,“我已經有了完整的放大方案。”
    這話一出,在場的人都愣住了。連老張廠長都驚訝地看著沈良“小沈,你已經考慮到放大了?”
    “當然。”沈良拿出一遝厚厚的圖紙,“這是工業化連鑄機的設計方案。可以處理每小時101novel.com噸的鋼水,相當於我們現在產能的五倍。”
    所有人都圍了過來,看著圖紙上複雜的機械結構和詳細的技術參數。即使是對技術一知半解的人,也能感受到這套方案的複雜和先進。
    “天哪,這得多少錢啊?”一個技術員感歎。
    “按照我的估算,大概需要1101novel.com萬元。”沈良說。
    “1101novel.com萬?”老張廠長倒吸一口涼氣,“小沈,這可不是小數目啊。我們廠一年的利潤也就這麽多。”
    “廠長,您算過賬嗎?”沈良反問,“如果這套設備投產,我們的鋼材產量可以提高五倍,質量還能大幅提升。按照現在的鋼材價格,一年就能回本。”
    沈良在圖紙上指點著“您看,這裏是連鑄機的核心部分,可以同時生產六根鋼坯。這裏是自動切割裝置,可以按需切成不同長度。這裏是質量檢測係統,可以實時監控鋼坯質量”
    老張廠長越聽越激動“如果真的像你說的那樣,我們廠就能一躍成為省內最先進的鋼鐵企業了!”
    “不僅是省內,”沈良眼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我敢說,這套技術在全國都是領先的。”
    王德昌終於忍不住了“沈良,你別吹牛了!就憑你一個小技術員,能設計出全國領先的技術?你以為你是誰,錢學森?”
    沈良冷冷地看著王德昌“王工,技術不看資曆,隻看實力。剛才的試驗結果您也看到了,我用事實說話。”
    “就算試驗成功了,也不能證明你的大型方案就可行。”王德昌仍在狡辯,“小裝置和大裝置完全是兩回事!”
    “那就用事實來證明。”沈良轉向廠長,“老張,我請求廠裏支持我建設這套工業化連鑄設備。”
    老張廠長猶豫了“小沈,1101novel.com萬不是小數目,萬一失敗了”
    “廠長,您擔心什麽?”沈良打斷了他的話,“我們可以分階段投資。先建設關鍵部分,驗證可行性後再完善其他部分。這樣風險就小多了。”
    老張廠長思考了一會兒“你的意思是先花一部分錢建設核心設備?”
    “對!”沈良在圖紙上畫了個圈,“這部分是核心的連鑄裝置,大概需要50萬。如果這部分能成功運行,就證明整套方案可行。”
    “50萬這個數目我還能承受。”老張廠長點點頭,“但是,我需要上級的批準。”
    “沒問題。”沈良說,“我可以寫一份詳細的技術報告和經濟效益分析報告。”
    王德昌看到廠長竟然真的在考慮沈良的方案,徹底慌了“廠長,您可要慎重啊!萬一失敗了,您的烏紗帽可就保不住了!”
    老張廠長瞪了王德昌一眼“老王,你少說幾句。小沈的試驗已經證明了技術可行性,現在隻是規模化的問題。再說,不冒險怎麽能有發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沈良趁熱打鐵“廠長,您放心。如果項目失敗,我承擔全部責任。”
    “好!”老張廠長拍板了,“小沈,你把報告寫出來,我立即向上級申請。”
    王德昌徹底傻眼了。他沒想到沈良不僅試驗成功了,還得到了廠長的全力支持。看著周圍同事們敬佩的眼神,王德昌感到前所未有的挫敗。
    “對了,”沈良突然想起什麽,“廠長,我建議成立一個專門的項目組,負責連鑄設備的建設和調試。”
    “沒問題,你來當項目組長。”老張廠長毫不猶豫地說。
    “什麽?讓他當項目組長?”王德昌終於爆發了,“廠長,他隻是個技術員!這麽重要的項目應該讓有經驗的工程師來負責!”
    沈良冷笑道“王工,您說得對。這確實需要有經驗的人來負責。但是,什麽叫有經驗?是有失敗的經驗,還是有成功的經驗?”
    “你”王德昌被噎得說不出話來。
    “我雖然年輕,但我有成功的經驗。”沈良指著試驗裝置,“剛才的試驗就是最好的證明。而且,這套技術方案是我設計的,沒有人比我更了解它。”
    老張廠長點頭道“小沈說得有道理。既然技術方案是他設計的,當然應該由他來負責實施。”
    圍觀的技術員們開始交頭接耳地討論起來。有人羨慕沈良的才華,有人佩服他的勇氣,也有人開始重新審視這個年輕的同事。
    “沈工,以後請多指教啊!”老劉師傅率先表態。
    其他技術員也紛紛過來表示支持。在技術領域,能力就是最好的通行證。沈良用一次成功的試驗,贏得了大家的尊重和信任。
    隻有王德昌站在角落裏,臉色陰沉得像要滴出水來。看著王德昌陰沉的臉色,沈良心中暗自警惕。在職場上,技術能力固然重要,但人際關係同樣不能忽視。王德昌這樣的人,表麵服軟,暗地裏指不定會使什麽陰招。
    “王工,我知道您對我有看法。”沈良主動走向王德昌,“但是我們都是為了廠裏好,為了國家的工業發展好。如果您有什麽建議,我很願意聽取。”
    王德昌冷哼一聲“年輕人,別以為搞了一次小試驗就了不起。真正的工程項目,複雜程度遠超你的想象。”
    “您說得對。”沈良點頭,“所以我希望能得到您這樣有經驗的老工程師的指導。項目組需要各方麵的人才,您願意加入嗎?”
    這一招以退為進,讓王德昌有些意外。他本來準備看沈良的笑話,沒想到對方反而主動示好。
    老張廠長在一旁看得暗自點頭。沈良不僅技術過硬,處理人際關係也很有一套。這樣的人才,正是廠裏急需的。
    “既然沈工這麽說了,我當然願意貢獻自己的經驗。”王德昌表麵上答應了,但眼神中的不甘依然清晰可見。
    接下來的幾天,沈良埋頭寫技術報告和經濟效益分析。他深知這份報告的重要性,不僅關係到項目能否獲得批準,更關係到自己在廠裏的地位。
    在辦公室裏,沈良的筆尖在紙上快速移動著。他要把連鑄技術的原理、優勢、投資回報等等都詳細闡述清楚,讓上級領導看到這個項目的巨大價值。
    “小沈,還在寫報告呢?”老劉師傅端著茶缸走了過來。
    “是啊,劉師傅。這份報告太重要了,不能有半點馬虎。”沈良放下筆,揉了揉酸痛的肩膀。
    “你這孩子就是太認真了。”老劉師傅笑道,“不過話說回來,你那個連鑄技術真的那麽厲害?能比現在的方法好多少?”
    沈良眼中閃過一絲興奮“劉師傅,我跟您算一筆賬。按照現在的生產工藝,我們每噸鋼的廢品率在8左右。而連鑄技術可以把廢品率降到3以下。”
    “這麽大的差別?”老劉師傅有些不敢相信。
    “不僅如此,”沈良繼續說道,“連鑄技術還能大大提高生產效率。原來需要多道工序的事情,現在一步就能完成。保守估計,產量能提升30以上。”
    老劉師傅倒吸一口涼氣“這要是真的,那可了不得了。”
    “當然是真的。”沈良自信地說,“劉師傅,您在廠裏這麽多年,應該知道我們和國外先進企業的差距有多大。這個連鑄技術,就是縮小差距的關鍵一步。”
    老劉師傅點點頭“小沈,我老劉支持你。這個項目要是成功了,對咱們工人來說也是好事。”
    就在這時,王德昌從外麵走了進來,手裏拿著一份文件。
    “沈工,我從資料室找到了一些關於連鑄技術的外國資料。”王德昌把文件放在沈良麵前,“你看看,這上麵說連鑄技術的設備投資巨大,而且技術難度很高。很多發達國家都花了十幾年才掌握。”
    沈良翻了翻資料,心中冷笑。王德昌這是在給他下套呢,想用這些資料打擊他的信心,讓他知難而退。
    “王工,謝謝您找來的資料。”沈良合上文件,平靜地說,“但是我想說,外國人能做到的,我們中國人也能做到。而且,我們可以走出自己的路子。”
    “年輕人就是有衝勁。”王德昌陰陽怪氣地說,“不過,光有衝勁可不夠。萬一失敗了,可是要承擔責任的。”
    沈良站起身來,直視王德昌的眼睛“王工,我已經說過了,如果項目失敗,我承擔全部責任。但是,如果項目成功了呢?您又準備怎麽辦?”
    王德昌被問得一愣“什麽意思?”
    “我的意思是,”沈良一字一句地說,“如果這個項目成功了,證明我的技術路線是對的,那些質疑的聲音是不是應該消停了?”
    周圍的技術員們都停下手中的工作,看著這兩人的對峙。
    辦公室裏的氣氛一下子變得緊張起來。
    王德昌臉色漲得通紅“小子,你別太囂張!”
    “我不是囂張,我是自信。”沈良冷靜地說,“因為我知道這個項目一定會成功。”
    喜歡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