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必須嚴格按照圖紙要求

字數:8451   加入書籤

A+A-


    沈良心中暗歎。
    看來這個項目的重要性,已經傳達到廠領導那裏了。
    不然劉廠長不會給這麽好的條件。
    “夠用,謝謝劉廠長。”
    “客氣啥!我們是一家人嘛!”劉廠長摟住沈良的肩膀,“對了,昨天晚上上級又來電話了。”
    沈良心頭一緊“什麽電話?”
    “好消息!冶金部那邊對我們廠的連鑄項目很重視,決定派專家組下來指導。”
    劉廠長說得輕鬆,沈良卻感受到了壓力。
    專家組來指導,說得好聽是支持,說得不好聽就是監督。
    要是做不出成果,丟臉的不隻是他,整個廠都要受牽連。
    “什麽時候來?”
    “下周二,三個專家。都是行業大牛,你小子可要好好表現啊!”
    沈良點點頭,心裏盤算著時間。
    下周二,也就是說他還有八天時間。八天之內,必須拿出讓專家們眼前一亮的東西。
    看來得抓緊了。
    上午九點,項目組正式成立。
    辦公樓二樓會議室裏,沈良站在黑板前,看著台下的八個人。
    李明華坐得筆直,手裏拿著新買的筆記本,眼中滿是興奮。
    王德富靠在椅背上,表情平靜,但沈良注意到他的手指在桌麵上輕敲,這是老王思考時的習慣動作。
    陳誌華坐在角落裏,雙手抱胸,臉上沒什麽表情。
    其他五個技術工人都是一臉期待,等著沈良發話。
    “今天是我們項目組成立的第一天。”沈良在黑板上寫下“連鑄設備項目組”幾個大字,“我們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造出一台真正的連鑄機。”
    李明華舉手“沈組長,我們的時間表是什麽樣的?”
    “下周二,冶金部的專家組要來檢查我們的進度。”沈良轉過身,“也就是說,我們隻有八天時間。”
    會議室裏瞬間安靜了。
    八天時間,造一台連鑄機?
    這簡直是天方夜譚!
    王德富皺起眉頭“沈組長,這個時間是不是有點”
    “我知道很緊張。”沈良打斷了他,“但是我們有優勢。”
    他在黑板上畫了個簡單的示意圖。
    “連鑄機的核心部件是結晶器、二冷區和切割裝置。我已經有了完整的設計方案,理論上完全可行。”
    陳誌華冷笑一聲“理論?理論能當飯吃嗎?”
    沈良看了他一眼“陳師傅說得對,光有理論是不夠的。所以我們要動手。”
    他在黑板上列出了一個時間表
    第一天完成詳細設計圖紙
    第二天采購和準備材料
    第三天到第六天加工製造核心部件
    第七天組裝調試
    第八天試運行
    “這麽緊的時間,能行嗎?”一個技術工人小聲嘀咕。
    “能不能行,做了才知道。”沈良的聲音很堅定,“我隻問一句,大家有沒有信心?”
    李明華第一個站起來“我有信心!”
    其他幾個技術工人也跟著站起來“我們也有信心!”
    王德富慢慢站起身“幹了這麽多年,還沒試過這麽瘋狂的事。既然來了,就拚一把。”
    陳誌華是最後一個站起來的。他看了沈良一眼,淡淡地說“希望你的設計真的能行。”
    沈良心中一暖。就是這種感覺,所有人為了同一個目標團結在一起。
    “好!那我們現在就開始!”
    會議結束後,沈良回到自己的辦公室,拿出紙筆開始畫圖。
    連鑄機的結構他記得很清楚,但是要根據1980年的技術條件進行簡化和改進,還是需要仔細考慮。
    最關鍵的是結晶器。這個部件直接接觸高溫鋼水,材料和設計都很重要。
    沈良決定采用銅製結晶器,表麵鍍鉻處理。雖然成本高一些,但是導熱效果好,使用壽命長。
    二冷區的設計相對簡單,主要是噴水冷卻係統。關鍵是控製冷卻速度,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
    切割裝置則采用氧氣切割,成本低,效果好。
    沈良畫了整整一個上午,終於把主要的設計圖紙完成了。
    他站起身,活動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腰,心裏有種奇妙的感覺。
    這些圖紙上的設備,在101novel.com24年已經是很成熟的技術。但是在1980年的中國,卻是絕對的黑科技。
    “沈組長!”李明華敲門進來,“圖紙畫好了嗎?”
    “差不多了。你來得正好,幫我看看機械部分有沒有問題。”
    李明華接過圖紙,仔細研究起來。
    看了幾分鍾,他的眉頭越皺越緊。
    “沈組長,這個設計有點複雜啊。”
    “哪裏複雜了?”
    “你看這個驅動係統,用的是步進電機配減速器。咱們廠有這種電機嗎?”
    沈良一愣。他想當然地按照現代設備的標準來設計,忘了1980年的技術限製。
    “那你覺得應該怎麽改?”
    李明華想了想“用交流異步電機,配變頻調速。雖然精度差一點,但是技術成熟,成本也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沈良點點頭“你說得對。我重新畫一下。”
    這時,王德富也來了。
    “小沈,我看了你的材料清單,有幾個問題要跟你商量。”
    “您說。”
    “這個特種鋼材,咱們廠沒有。要到外麵采購,價格很貴。”
    王德富拿出一張紙“我算了一下,光材料費就得五萬多。”
    五萬多!沈良心頭一震。
    1980年的五萬塊,相當於現在的幾十萬。這對鋼鐵廠來說,絕對是一筆巨款。
    “有沒有替代方案?”
    “有是有,但是性能要差一些。”王德富猶豫了一下,“用普通碳鋼,表麵做特殊處理。成本能降到兩萬左右。”
    沈良考慮了一下“那就用普通碳鋼。我們是做驗證機,不是商業化產品,性能差一點可以接受。”
    “那好,我馬上去聯係供應商。”
    王德富剛走,陳誌華又進來了。
    “電氣係統的控製櫃,我想放在操作台旁邊。”他指著圖紙,“這樣便於操作和維護。”
    “沒問題。”沈良在圖紙上標注了位置,“控製精度要求不高,你看著辦就行。”
    陳誌華點點頭“我會盡力做到最好。”
    沈良注意到,陳誌華的語氣沒有之前那麽冷淡了。看來經過一上午的接觸,他對這個項目有了信心。
    中午吃飯的時候,整個食堂都在討論連鑄項目。
    “聽說沈工他們要八天造出連鑄機?”
    “真的假的?這不是開玩笑吧?”
    “人家是大學生,肯定有本事!”
    “大學生怎麽了?紙上談兵的多了去了!”
    沈良聽著這些議論,心情有些沉重。
    壓力不隻來自時間,更來自周圍人的質疑。如果失敗了,他在廠裏的聲譽就徹底完了。
    “沈組長,別聽他們瞎說。”李明華端著飯盒坐到沈良旁邊,“我相信您能成功!”
    “小李,你哪來的信心?”
    “因為您的設計圖紙,我看得出來,這不是憑空想象的。每一個細節都考慮得很周到,一看就是實踐過的。”
    沈良心中一動。李明華的眼光還真敏銳,竟然看出了這一點。
    “那我們就不讓大家失望。”
    “對!幹出個樣子給他們看看!”
    下午,項目組全體成員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
    沈良繼續完善設計圖紙,李明華開始計算具體的加工工藝,王德富忙著聯係材料供應商,陳誌華在設計電氣控製係統。
    五個技術工人也沒閑著,他們開始清理和準備加工設備。
    整個二樓都充滿了忙碌的氣氛。
    到了傍晚,沈良終於完成了所有的設計圖紙。
    他把圖紙鋪在會議室的桌子上,叫來所有人。
    “大家看看,有什麽問題現在提出來。”
    眾人圍在桌子前,仔細研究著圖紙。
    李明華指著結晶器部分“這個冷卻水的流量控製,精度要求很高。我們的設備能達到嗎?”
    “用手動調節閥,雖然不夠精確,但是可以滿足基本要求。”沈良在圖紙上標注了改進方案。
    王德富看著材料清單“這些材料我都能搞到,明天下午就能到貨。”
    陳誌華研究著電氣原理圖“控製係統不複雜,三天時間足夠了。”
    看著大家認真討論的樣子,沈良心中充滿了希望。
    這就是中國工人的力量!隻要方向正確,沒有什麽困難不能克服!會議室裏的討論一直持續到晚上八點。
    每個人都對圖紙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沈良逐一記錄,不斷完善細節。他發現這些工人師傅雖然學曆不高,但實踐經驗豐富,很多建議都非常中肯。
    “時間不早了,大家回去休息吧。”沈良收起圖紙,“明天正式開工!”
    王德富擦了擦汗“沈組長,我明天一早就去接材料,保證不耽誤進度。”
    “好,辛苦你了。”
    人群散去後,沈良獨自留在會議室裏,對著那一摞圖紙發呆。
    八天時間造連鑄機,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如登天。哪怕是最簡單的驗證機,也需要精密的配合和嚴格的工藝控製。
    更要命的是,一旦失敗,他在廠裏就徹底完了。
    “沈組長還沒走?”李明華從門口探出頭來。
    “你怎麽也沒走?”
    “我想再看看圖紙,多熟悉一下明天的工作。”李明華走進來,在沈良旁邊坐下,“說實話,我心裏也沒底。”
    沈良苦笑“你沒底?我比你更沒底。”
    “那您為什麽還要接這個任務?”
    沈良沉默了一會兒。他總不能說自己是從101novel.com23年穿越回來的吧?
    “因為我覺得我們中國人不比外國人差。”他緩緩開口,“連鑄技術並不是什麽高深莫測的東西,關鍵在於敢想敢幹。”
    李明華點點頭“我也這麽認為。別人能做出來的東西,我們憑什麽做不出來?”
    兩人相視而笑。
    這種惺惺相惜的感覺讓沈良心中一暖。在這個物質匱乏的年代,最不缺的就是這種樸素的理想主義精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小李,你對機械加工很在行,明天的工作主要靠你了。”
    “您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
    第二天一早,沈良剛到車間就看到王德富已經在那裏等著了。
    “材料呢?”
    “在路上了,上午十點能到。”王德富拿出一張單子,“價格比預算低了三千塊,我跟供應商談下來的。”
    沈良接過單子一看,暗暗佩服。這個王德富雖然話不多,但辦事能力確實強。
    “那我們先做其他準備工作。”
    沈良把加工任務分配給幾個工人師傅,每個人負責不同的零部件。
    李明華開始準備機床,調試設備參數。
    陳誌華則在一旁研究電氣原理圖,時不時在紙上畫幾筆。
    整個車間忙而不亂,每個人都知道自己要幹什麽。
    十點整,一輛卡車開進了廠區。
    “材料到了!”王德富興奮地喊道。
    沈良跟著王德富來到卡車旁,看著工人們卸貨。鋼板、鋼管、軸承、密封件清單上的每一樣東西都沒落下。
    “質量怎麽樣?”
    王德富檢查了幾塊鋼板“表麵處理得不錯,符合我們的要求。”
    有了材料,整個項目組立刻進入了高強度的工作狀態。
    機床的轟鳴聲響徹整個二樓,火花四濺,鋼屑飛舞。
    沈良在各個工位之間來回巡視,隨時解答工人們的疑問。
    “這個尺寸公差要求這麽嚴?”老師傅張建國看著圖紙皺眉。
    “必須嚴格按照圖紙要求,差一毫米都不行。”沈良語氣堅定。
    連鑄機的精度要求極高,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可能導致整體失敗。
    喜歡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