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這個責任誰來承擔?
字數:7850 加入書籤
“知道價值多少嗎?”李建國的聲音顫抖著,“整條生產線如果真的報廢,直接損失就是兩百萬!”
錢誌強聽到這個數字,腿一軟直接跪倒在地。
兩百萬!在1980年,這是一個天文數字。別說他一個副廠長,就算把他全家賣了也賠不起。
王大海更是嚇得魂不附體,他隻是個保安隊長,月工資才四十多塊錢。兩百萬對他來說簡直是天方夜譚。
“廠長,我們真的不知道會這麽嚴重!”錢誌強哭著說,“我們隻是想...”
“想什麽?想害人?”李建國怒火衝天,“你們這是犯罪!破壞國家財產!”
沈良看著兩人狼狽的樣子,心裏卻在盤算著什麽。這兩個家夥雖然可恨,但處理不好可能會引起更大麻煩。
廠裏現在正是關鍵時期,如果鬧得太大,影響生產進度,對誰都沒好處。
“廠長,”沈良緩緩開口,“我覺得現在最重要的是修複設備,追究責任的事可以稍後再說。”
李建國愣了愣。他沒想到沈良會替這兩個害他的人說話。
錢誌強和王大海抬起頭,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
“沈工,您真是...”錢誌強激動得說不出話來。
沈良擺擺手:“我不是在為你們開脫。隻是覺得現在停產損失更大。”
李建國深深看了沈良一眼,心中暗自佩服。這小子不僅技術過硬,處理事情也很有分寸。
“行,那先修設備。”李建國轉向錢誌強和王大海,“但你們兩個別想就這麽算了!”
錢誌強連連點頭:“廠長,我們一定配合調查,積極賠償損失!”
“賠償?就你們那點工資?”李建國冷笑,“錢誌強,你這個副廠長不用當了。王大海,你的保安隊長也別幹了。”
兩人如遭雷擊,徹底絕望了。
丟了工作,在這個年代意味著什麽,他們心裏很清楚。
沈良觀察著兩人的表情,心中計劃已經成形。這兩個人現在徹底栽了,但如果利用得當,說不定還能發揮點作用。
“廠長,我想問問具體的損壞情況。”沈良轉移話題。
李建國收起怒火,開始匯報:“主要是控製係統被破壞了,幾個關鍵傳感器也壞了。按照原來的采購周期,至少要三個月才能修好。”
“三個月?”沈良皺眉,“太久了。”
他在心裏快速計算著。現在是1980年11月,如果真的拖三個月,就到明年2月了。
這個時間太長,會影響到他後續的很多計劃。
“能不能想辦法縮短時間?”沈良問。
李建國搖頭:“很難。這些設備都是進口的,備件要從德國訂購。光是運輸就要一個多月。”
沈良沉思片刻:“如果我們自己製造呢?”
“自己製造?”李建國驚訝地看著他,“小沈,那些精密傳感器可不是鬧著玩的。”
“我知道難度很大,但未必不可能。”沈良眼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
他記得在21世紀的時候,這種傳感器的原理並不複雜。關鍵是材料和工藝。
雖然1980年的技術條件有限,但未必不能土法上馬搞出替代品。
錢誌強和王大海在旁邊聽著,心中湧起一絲希望。如果沈良真能快速修好設備,說不定他們的罪過能輕一些。
“沈工,您真的有把握嗎?”錢誌強小心翼翼地問。
沈良瞥了他一眼:“現在說有把握還太早。需要先看看具體的損壞情況。”
李建國點頭:“那我們現在就去現場看看。”
一行人來到生產車間。
損壞的設備靜靜躺在那裏,幾條斷裂的電纜格外刺眼。
沈良仔細檢查著每一個部件,腦海中回憶著相關的技術資料。
果然,最核心的幾個溫度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都被破壞了。
這些傳感器的精度要求很高,在1980年確實很難製造。
但沈良記得,有一種變通的方法可以用相對簡單的器件組合起來,達到類似的效果。
“老李,我們廠裏有沒有做電子器件的師傅?”沈良問。
“有幾個,但都是修收音機電視機的水平。”李建國有些擔心,“能行嗎?”
“先試試看。”沈良充滿信心,“另外,錢誌強和王大海既然犯了錯,就讓他們戴罪立功吧。”
錢誌強眼前一亮:“沈工,您想讓我們做什麽?”
“幫我跑腿買材料,打下手。”沈良淡淡說道,“能不能將功贖罪,就看你們的表現了。”
兩人如獲大赦,連忙點頭答應。
沈良心中暗笑。這兩個家夥現在徹底被他拿捏住了,正好可以當免費勞動力使用。
而且讓他們參與修複工作,也算是一種心理懲罰。
看著他們為自己犯下的錯誤買單,應該比直接開除更有教育意義。
“好,那我們馬上開始。”沈良拍拍手,“時間不等人,能早一天修好,就少一天損失。”
李建國深深地看了沈良一眼,心中的敬佩又增加了幾分。
這個年輕人不僅技術過硬,處理危機的能力也令人刮目相看。
難怪上級這麽看重他。
看來這次設備損壞的事件,說不定還能成為沈良展示能力的舞台。
如果他真能創造奇跡,快速修複設備,那在整個鋼鐵行業都會引起轟動。
沈良開始在紙上畫著草圖,腦中快速梳理著技術方案。
雖然條件艱苦,但這正是他擅長的領域——在有限的資源下創造最大的價值。
錢誌強和王大海在旁邊緊張地看著,他們的命運現在完全掌握在沈良手中。
如果沈良成功了,他們或許還有翻身的機會。
如果失敗了,那就真的萬劫不複了。沈良在草稿紙上快速畫著線路圖,筆尖在紙麵上沙沙作響。
他皺著眉頭,時不時停下來思考幾秒。
雖然記得未來的技術原理,但要在1980年這種條件下實現,還真不是件容易事。
“老錢,你們廠裏的電子元件庫存怎麽樣?”沈良頭也不抬地問。
錢誌強趕緊湊過來:“沈工,您需要什麽型號的?我馬上去找!”
“先別急。”沈良放下筆,“我需要幾種特殊的熱敏電阻,還有精密運放芯片。”
李建國聽了直搖頭:“小沈,這些東西我們廠裏肯定沒有。就算有,精度也達不到要求。”
“我知道。”沈良站起身,在車間裏踱步,“所以要想辦法自己製作。”
王大海瞪大眼睛:“自己做?這可能嗎?”
沈良冷笑一聲:“怎麽不可能?你以為那些進口設備是天上掉下來的?”
他記得在21世紀看過一些技術資料,早期的半導體器件製造工藝其實並不複雜。
關鍵是要找對材料和方法。
“錢誌強,你去聯係一下市裏的電子元件廠。”沈良開始分派任務,“問問他們能不能定製幾個特殊規格的熱敏電阻。”
“王大海,你負責去找做精密加工的師傅。我需要幾個超薄的金屬薄片,厚度誤差不能超過0.01毫米。”
兩人如獲救命稻草般點頭答應,轉身就要往外跑。
“慢著!”沈良叫住他們,“記住,這件事絕對保密。如果被別人知道我們在搞什麽,後果你們清楚。”
錢誌強和王大海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恐懼。
他們現在就是沈良手中的棋子,隻能乖乖聽話。
“明白,沈工!我們絕對守口如瓶!”
兩人說完就匆匆離開了車間。
李建國走到沈良身邊,壓低聲音問:“小沈,你真有把握?這可不是開玩笑的。”
沈良看了他一眼:“李師傅,你覺得我像是開玩笑的人嗎?”
“不像。”李建國搖搖頭,“隻是這件事影響太大了。如果失敗...”
“失敗了我承擔全部責任。”沈良打斷他的話,“但如果成功了,整個廠都要記住這一天。”
李建國被他的氣勢震住了。
這個年輕人身上散發出一種莫名的自信,讓人不由自主地相信他。
“那我能幫什麽忙?”李建國問。
“幫我找幾個手藝好的鉗工師傅。”沈良重新拿起筆,“我需要製作一些特殊的夾具和工裝。”
李建國點點頭就要離開,卻聽到沈良在背後說:“還有,通知一下廠裏的領導。告訴他們,三天內我會給出結果。”
“三天?”李建國吃了一驚,“會不會太緊了?”
“已經很寬鬆了。”沈良頭也不回,“我本來想說一天的。”
李建國咽了口唾沫,心想這小子到底是狂妄還是真有兩把刷子。
不過現在也沒有別的選擇了,隻能賭一把。
車間裏安靜下來,隻剩下沈良一個人。
他繼續埋頭畫圖,腦子裏快速回憶著相關的技術細節。
溫度傳感器的核心是熱敏電阻,原理是利用材料電阻隨溫度變化的特性。
在1980年,雖然沒有現代的納米材料,但可以用傳統的金屬氧化物代替。
關鍵是要控製好配比和燒結工藝。
壓力傳感器就更複雜一些,需要利用應變效應。
但沈良記得有一種巧妙的設計,可以用機械放大原理來提高精度。
雖然體積會大一些,但完全能滿足使用要求。
正想著,車間外傳來腳步聲。
沈良抬頭一看,是廠長劉德華帶著幾個人走了進來。
“沈工!”劉德華的臉色很凝重,“聽說你要修複這套設備?”
“是的。”沈良放下筆,“有什麽問題嗎?”
“問題大了!”劉德華身後一個戴眼鏡的中年人開口了,“我是市工業局的技術科長。這套設備是從西德進口的,價值幾十萬美元!”
沈良打量著這個人,心裏有了數。
看來消息已經傳到上麵了,現在來的應該是想阻止他的人。
“科長同誌,我知道設備很貴重。”沈良淡定地說,“但現在它已經壞了,不修的話就是廢鐵一堆。”
“可是你一個小技術員,憑什麽認為自己能修好?”眼鏡男的語氣很不客氣,“萬一越修越壞怎麽辦?”
車間裏的氣氛瞬間緊張起來。
劉德華夾在中間左右為難,既不敢得罪上級,又不想放棄這個機會。
沈良看出了局麵,心中冷笑。
這些官僚就是這樣,寧可讓設備在那裏爛掉,也不敢承擔任何風險。
但他早就預料到會有這種阻力。沈良掃視著在場的幾個人,目光最後落在那個眼鏡男身上。
“科長同誌,我想問你一個問題。”他的聲音很平靜,“這套設備壞了多久了?”
眼鏡男愣了一下:“這個...大概有兩個月了。”
“兩個月。”沈良重複了一遍,“那請問,這兩個月裏,你們想過什麽解決辦法嗎?”
“當然想過!我們聯係了進口商,對方說要派技術人員來維修,但費用需要八萬美元。”眼鏡男的語氣有些急躁。
“八萬美元。”沈良笑了,“差不多相當於設備原價的三分之一了吧?”
劉德華在一旁連連點頭:“是啊,這個價格實在太離譜了。關鍵是人家還說,就算交了錢,也不保證能修好。”
沈良轉向眼鏡男:“那現在呢?你們還有其他方案嗎?”
眼鏡男被問得啞口無言,臉漲得通紅。
“沒有方案,就不讓別人試?”沈良的聲音提高了幾分,“那這套設備是不是就永遠放在這裏當擺設?”
車間裏鴉雀無聲。
連外麵路過的工人都停下腳步,透過窗戶往裏張望。
眼鏡男咬咬牙:“可是萬一你把設備弄壞了,這個責任誰來承擔?”
“我來承擔。”沈良毫不猶豫地說,“我寫書麵保證書,如果因為我的操作導致設備徹底報廢,我願意承擔全部經濟損失。”
“你承擔得起嗎?幾十萬美元!”眼鏡男冷笑,“你一個月工資才多少錢?”
這句話徹底激怒了在場的工人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