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開始仔細思考對策

字數:9788   加入書籤

A+A-


    全場寂靜無聲。
    hrc62!這個數字如同一記重拳,狠狠砸在所有人心頭。
    孫建華的笑容瞬間凝固在臉上,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敢置信。
    他揉了揉眼睛,湊近儀表再次確認讀數。
    “這不可能!”他脫口而出,“你這土玩意兒怎麽可能比蘇聯貨還硬?”
    沈良麵色平靜,仿佛早就預料到這個結果:“材料學不分國界,孫工程師。”
    圍觀的工人們炸開了鍋。
    “我的天哪,真的是62!”
    “這小子怎麽做到的?”
    “蘇聯的東西也不過如此嘛!”
    孫建華臉色漲紅,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他死死盯著那個數字,仿佛要把儀表盯出個洞來。
    不行,絕對不能敗給這個毛頭小子!還有精度測試!
    “硬度高有什麽用!”他強撐著說道,“精度才是王道!機械加工最講究的就是精度!”
    說著,他招手示意工作人員準備第二項測試。
    精密測量儀緩緩啟動,激光束開始掃描蘇聯主軸的表麵。
    <,表麵粗糙度ra0.8μ。
    “漂亮!”孫建華重新振作起來,“這就是蘇聯工業的精密水準!世界一流!”
    他轉向沈良,眼中帶著挑釁:“沈良同誌,該你了。不過我勸你還是有個心理準備比較好。”
    沈良點點頭,將自己的主軸放上測量台。
    激光束開始工作,數據逐漸跳出。
    <。
    全場再次寂靜。
    孫建華的眼珠子差點瞪出來,他不敢置信地看著屏幕上的數字。
    <!比蘇聯貨還要精密!
    “等等!”他急忙喊道,“表麵粗糙度還沒測呢!”
    <。
    這下徹底沒話說了。
    孫建華感覺腦袋嗡嗡作響,仿佛有人在他頭上敲了一記悶棍。這怎麽可能?一個土八路做出的東西,竟然在兩項指標上全麵超越蘇聯進口貨?
    圍觀的工人們已經開始歡呼起來。
    “沈良牛逼!”
    “咱們中國人就是厲害!”
    “什麽蘇聯貨,也不過如此!”
    沈良依然表情淡然,仿佛這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他看向孫建華:“孫工程師,還有耐用性測試。”
    孫建華咬牙切齒,現在已經騎虎難下。他隻能指望最後一項測試能夠挽回顏麵。
    “上疲勞試驗機!”
    兩根主軸同時被裝上試驗機。機器開始高速運轉,模擬實際工作中的各種載荷和振動。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
    十分鍾,二十分鍾,半小時...
    蘇聯主軸依然堅挺。
    沈良的主軸也毫無異常。
    一小時過去了。
    兩根主軸都還在正常運轉。
    孫建華的額頭冒出更多汗珠。按理說,這種高強度測試應該能分出勝負才對。
    “加大載荷!”他咬牙下令。
    試驗機的參數被調高,載荷增加了50。
    這已經遠超正常工作條件了。
    又是半小時過去。
    突然,一聲輕微的金屬疲勞聲響起。
    蘇聯主軸出現了細微的裂紋!
    孫建華的臉色瞬間慘白。
    而沈良的主軸仍在穩定運轉,沒有絲毫異常。
    全場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
    “沈良!沈良!沈良!”
    工人們齊聲呼喊,聲音震得廠房都在顫抖。
    孫建華癱坐在椅子上,麵如死灰。他怎麽也想不通,一個毛頭小子憑什麽做出比蘇聯還先進的產品?
    這時,廠長李建國走了過來,臉上寫滿了震驚和興奮。
    “沈良同誌!”他緊緊握住沈良的手,“你這次可是給咱們廠爭了大光啊!”
    沈良謙遜地點點頭:“這都是應該做的。”
    “不對!”孫建華突然站起來,眼神猙獰,“你肯定是作弊了!這麽短時間內怎麽可能做出這種水平的產品!”
    他指著沈良的鼻子,聲音尖銳刺耳:“說!你到底用了什麽見不得人的手段!”
    周圍的工人們頓時不樂意了。
    “孫工程師,輸不起就別比!”
    “人家憑本事贏的,你憑什麽說人家作弊!”
    “就是,蘇聯貨不行就是不行!”
    孫建華氣得渾身發抖,但麵對眾人的質疑,他也說不出什麽來。
    沈良冷靜地看著他:“孫工程師,如果你質疑我的技術,可以找專家來驗證材料成分和工藝。我保證,這根主軸的每一道工序都有完整記錄。”
    “驗證就驗證!”孫建華咬牙道,“我倒要看看你玩了什麽花招!”
    廠長李建國皺起眉頭:“孫建華同誌,注意你的態度。沈良同誌為廠裏做出了這麽大貢獻,你應該虛心學習才對。”
    “學習?”孫建華冷笑一聲,“李廠長,你不覺得這件事太蹊蹺了嗎?一個剛來不久的年輕技術員,突然就能做出超越蘇聯的產品?”
    他環視四周,聲音越來越大:“這要麽是他偷了什麽機密技術,要麽就是有人在背後指點!”
    此話一出,現場的氣氛瞬間緊張起來。
    工人們的歡呼聲逐漸停息,不少人開始竊竊私語。
    確實,這件事看起來太不尋常了。
    沈良的表情依然平靜,但眼神中閃過一絲冷意。他沒想到孫建華會這麽不擇手段,居然暗示自己有問題。
    “孫工程師,”他緩緩開口,聲音平靜如水,“你的意思是,中國人就做不出好東西?必須靠偷靠騙?”
    這話說得很重。
    現場瞬間安靜下來。
    孫建華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臉色一陣青一陣白。但話已出口,隻能硬著頭皮繼續。
    “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說...”
    “你就是這個意思!”沈良打斷了他,聲音突然提高,“在你眼裏,蘇聯的月亮就是比中國圓!中國人天生就比外國人低一等!”
    圍觀的工人們紛紛點頭,看向孫建華的眼神已經帶上了怒意。
    孫建華徹底慌了。他想解釋,但越解釋越亂。
    “我...我沒有...”
    “夠了!”廠長李建國厲聲製止,“孫建華同誌,你今天的表現讓我很失望!”
    他轉向沈良,眼神中滿是讚賞:“沈良同誌,你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中國工人的實力!這才是我們應有的民族自信!”
    全場再次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孫建華感覺天旋地轉,隻能灰溜溜地離開現場。
    但這件事遠沒有結束。
    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廠區,甚至傳到了上級部門。
    一個年輕技術員製造的主軸全麵超越蘇聯進口貨!
    這簡直是個奇跡!
    當天下午,就有幾個其他廠的技術人員趕來參觀學習。
    第二天,市裏的領導也來了。
    第三天,省工業廳派了專家組過來調研。
    沈良突然發現自己成了整個鋼鐵行業的焦點人物。
    但他心裏很清楚,這隻是個開始。沈良站在辦公室門口,看著來來往往的參觀者,心情五味雜陳。
    這些天,他幾乎沒有安靜的時候。從早到晚都有人找他交流技術,詢問工藝細節。
    “沈技術員,你這個熱處理溫度控製得真精準啊!”
    “我們廠想引進你的技術,價格好商量!”
    “小沈,能不能透露一下具體的配方比例?”
    麵對這些熱情洋溢的同行們,沈良隻能微笑著應付。他不能說這些技術來自四十年後,更不能暴露自己真實身份。
    隻能編造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搪塞過去。
    “這個嘛,主要是反複試驗摸索出來的...”
    “我查了很多資料,結合實際情況調整...”
    “運氣成分比較大,剛好碰上了...”
    但這些解釋顯然無法滿足所有人。
    特別是那些資深工程師們,他們的眼神越來越懷疑。
    第四天上午,省工業廳的專家組正式開始技術驗證。
    組長是個五十多歲的老專家,叫王教授,戴著厚厚的眼鏡,說話慢條斯理。
    “小沈同誌,我們需要對你的主軸進行全麵檢測。包括金相組織、力學性能、化學成分等等。”
    沈良點點頭:“沒問題,隨時配合檢測。”
    王教授推了推眼鏡:“另外,我們還想了解一下你的技術來源。畢竟這個成果確實...比較突出。”
    話音剛落,孫建華突然從人群中擠出來。
    “王教授,我有重要情況要匯報!”
    他的臉色有些蒼白,但眼神異常堅定。
    沈良心裏咯噔一下。這家夥又想搞什麽幺蛾子?
    王教授皺起眉頭:“什麽情況?”
    孫建華清了清嗓子,聲音有些顫抖:“我昨天晚上仔細想了想,發現了一個重大疑點!”
    現場霎時安靜下來。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沈良同誌聲稱這項技術是自己研發的,但我查閱了大量資料,發現類似的工藝在國外早就有了!”
    他從公文包裏掏出一疊資料,舉過頭頂。
    “這是我托人從香港帶回來的外文期刊,裏麵詳細介紹了相關技術!”
    沈良的心跳猛然加速。
    糟了!
    他確實是借鑒了未來的技術,但那些技術在現在這個時代確實還沒有公開發表。
    孫建華怎麽會找到相關資料?
    王教授接過資料,仔細翻閱起來。
    其他專家也圍過去,七嘴八舌地討論著。
    “咦,這個合金配比確實很相似...”
    “熱處理工藝也有相通之處...”
    “這篇論文的發表時間是去年...”
    沈良感覺後背開始冒冷汗。
    他努力保持鎮定,但內心已經開始慌亂。
    如果被認定為抄襲,那他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聲譽就毀了。
    更重要的是,這會影響他未來的技術推廣計劃。
    孫建華看到沈良的表情變化,眼中閃過一絲得意。
    “王教授,我建議暫停對沈良同誌技術的推廣,直到調查清楚為止!”
    現場的氣氛變得異常緊張。
    剛才還對沈良讚不絕口的參觀者們,現在都用懷疑的眼神看著他。
    廠長李建國急了:“孫建華,你這是什麽意思?誣陷同誌?”
    “我沒有誣陷!”孫建華聲音越來越大,“我隻是實事求是地指出問題!”
    王教授合上資料,嚴肅地看向沈良。
    “小沈同誌,你對這個情況有什麽解釋嗎?”
    沈良深深吸了一口氣。
    他知道,這是決定性的時刻。
    一步走錯,就可能萬劫不複。
    但他也清楚,慌亂和解釋都沒有用。
    現在需要的是反擊!
    “王教授,”他緩緩開口,聲音平靜而堅定,“我想問一下,孫工程師拿出的這些資料,是從哪裏來的?”
    孫建華一愣:“我剛才說了,是托人從香港帶回來的...”
    “托人?”沈良冷笑一聲,“什麽人?什麽時候托的?為什麽偏偏在這個時候拿出來?”
    他的語氣越來越銳利:“你一個鋼鐵廠的工程師,平時連英文都不怎麽會,怎麽突然對國外期刊這麽感興趣?”
    孫建華的臉色開始發白:“我...我隻是想學習先進技術...”
    “學習?”沈良步步緊逼,“那你為什麽不把這些"先進技術"用到自己的工作中?為什麽你做出來的主軸還是那麽差?”
    現場的工人們開始竊竊私語。
    確實,如果孫建華早就掌握了相關技術,為什麽他自己的產品還是不行?
    王教授也皺起了眉頭。
    這個邏輯確實說不通。
    沈良趁熱打鐵:“各位專家,我建議對這些資料的來源進行詳細調查。看看是不是有人故意偽造,想要誣陷我!”
    孫建華徹底慌了。
    他確實是臨時找人偽造了這些資料,想要搞臭沈良。
    但沒想到沈良反應這麽快,一下子就抓住了漏洞。
    “我...我沒有偽造!”他結結巴巴地辯解。
    “那就讓專家們鑒定一下這些資料的真偽!”沈良毫不退讓,“如果是真的,我願意承擔所有責任。但如果是假的...”
    他的眼神變得冰冷:“誣陷同誌,可是要負法律責任的!”
    現場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空氣中劍拔弩張的氣氛。
    王教授左右為難。
    他既不能隨便認定沈良抄襲,也不能輕易相信這些突然出現的資料。
    “這樣吧,”他最終開口,“我們先對技術本身進行驗證,同時也會對這些資料的來源進行調查。”
    “在調查結果出來之前,暫時保留對相關技術的評價。”
    這個決定讓現場的氣氛稍微緩和了一些。
    但沈良知道,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孫建華雖然這次失敗了,但肯定不會善罷甘休。
    而且,隨著自己的技術越來越受關注,質疑聲隻會越來越多。
    他必須想辦法徹底證明自己,同時為未來的技術推廣做好準備。
    當天下午,沈良回到自己的宿舍,開始仔細思考對策。
    他不能再像之前那樣被動應付了。
    必須主動出擊,建立自己的技術話語權。
    而且,他還需要找到幾個真正靠得住的盟友。
    在這個時代,單打獨鬥是不行的。
    正想著,門外傳來敲門聲。
    “沈良同誌,有人找你。”
    他打開門,看到一個陌生的中年男子站在外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