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希望參與大型挖掘機研發項目

字數:8040   加入書籤

A+A-


    沈良走到桌前,拿起筆開始思考電報的措辭。
    既然要回複,就必須表現出足夠的專業性。
    畢竟陳建軍找的是技術人才,不是普通工人。
    他在紙上寫下幾個字,又劃掉,重新組織語言。
    “項目感興趣,但需詳細了解內容、周期、待遇。另外,希望能保留廠裏技術員身份,以便隨時支援家鄉建設。三日內麵談為宜。”
    寫完後,沈良又檢查了一遍。
    這樣的回複既表達了積極態度,又不失慎重。更重要的是,他提出了保留原職的要求。
    萬一這個項目有什麽變數,至少還有退路。
    況且鋼鐵廠這邊的技術改進也不能半途而廢,他還有很多想法等著實現。
    第二天一早,沈良就去郵局發了電報。
    回到廠裏,他發現氣氛有些微妙。幾個工友看到他就停止了談話,眼神裏帶著好奇和羨慕。
    看來關於北京來人的事,已經傳開了。
    “沈技術員!”張工程師從辦公樓裏走出來,“廠長找你。”
    沈良心裏咯噔一下。
    這時候廠長找他,多半是為了陳建軍的事。
    來到廠長辦公室,沈良敲了敲門。
    “進來。”
    辦公室裏除了廠長,還坐著兩個陌生麵孔。一個穿中山裝的中年男子,另一個戴眼鏡的年輕人。
    “小沈來了。”廠長起身介紹,“這位是市裏工業局的李局長,這位是省裏派來的調研員小王。”
    沈良心裏暗叫不妙。
    看這架勢,上級部門已經知道了陳建軍找他的事。
    李局長打量著沈良,開門見山:“聽說有北京的人找你談工作調動?”
    “是有這麽回事。”沈良如實回答。
    “什麽項目?”
    “對方說是國家重點項目,但具體內容還沒詳談。”
    李局長和小王交換了一個眼神。
    “小沈啊,你要慎重考慮。”李局長語重心長地說,“現在確實有一些不法分子打著國家項目的幌子招搖撞騙。”
    招搖撞騙?
    沈良愣了一下:“您的意思是...”
    “我們調查了一下,這個陳建軍確實在北京工作,但他所說的項目...”小王推了推眼鏡,“目前還沒有得到相關部門的確認。”
    沈良心裏一涼。
    難道陳建軍真的是騙子?
    可是老趙明明說市裏確實有北京來的重要客人。
    “領導,會不會是項目保密級別比較高,所以...”沈良試著解釋。
    “這個可能性不能排除。”李局長點點頭,“但正因為如此,你更要謹慎。如果真是國家項目,調動程序應該通過正式渠道,而不是這種私下接觸的方式。”
    廠長也在一旁附和:“小沈,你是我們廠的技術骨幹,我們當然希望你有更好的發展。但前提是這個機會必須是真的。”
    沈良陷入了兩難境地。
    從常理來說,領導們的擔心確實有道理。這年頭各種騙局層出不窮,謹慎一些總是對的。
    但他的直覺告訴他,陳建軍不像是騙子。
    而且以他對這個時代的了解,國家確實有一些高度機密的項目,不走尋常程序也說得通。
    “那您建議我怎麽辦?”沈良問道。
    李局長沉思片刻:“這樣吧,如果對方再聯係你,你可以要求他提供正式的調令或介紹信。如果拿不出來,那就基本可以確定是騙局了。”
    “好,我明白了。”
    從辦公室出來,沈良心情複雜。
    原本以為板上釘釘的機會,現在又蒙上了一層陰影。
    回到宿舍,他發現桌上又有一封電報。
    還是陳建軍發的:“收到回複,明日下午三點,市賓館二樓會議室詳談。”
    這麽快就有回應,看來對方確實很急。
    沈良看著電報,心裏天人交戰。
    去還是不去?
    如果去了,萬一真是騙局,自己豈不是羊入虎口?
    可如果不去,萬一錯過了真正的機會,那就太可惜了。
    想了半天,沈良做出決定。
    去!
    但要做好萬全準備。
    他決定明天去見陳建軍時,要求對方提供詳細的項目資料和正式文件。如果對方拿不出來,那就立刻離開。
    同時,他也要留下一些線索,萬一出事了至少有人知道他的去向。
    第二天下午,沈良提前來到市賓館。
    這是全市最高檔的招待所,一般隻接待重要客人。能在這裏開會,多少說明陳建軍的身份不簡單。
    沈良來到二樓,找到會議室。
    門口站著一個穿製服的警衛,看到他過來,禮貌地詢問:“您是沈良同誌吧?”
    “是的。”
    “請進,陳處長在裏麵等您。”
    處長!
    沈良心裏一喜。看來陳建軍的級別確實不低。
    推開會議室的門,沈良看到陳建軍正在翻看一份文件。
    “沈同誌來了。”陳建軍起身相迎,“請坐。”
    沈良仔細打量著這個中年男子。一身筆挺的中山裝,舉止沉穩,眼神銳利。整個人散發著一種久居高位的氣質。
    這絕不是一般的騙子能裝出來的。
    “陳處長,昨天市裏的領導找我談話了。”沈良開門見山,“他們擔心這個項目可能...”
    “可能是騙局?”陳建軍笑了笑,“這種擔心可以理解。畢竟現在確實有一些不法分子冒充國家工作人員行騙。”
    說著,他從公文包裏取出一份文件遞給沈良。
    “這是我的工作證明和項目批文。你可以仔細看看。”
    沈良接過文件,認真閱讀起來。
    第一份是陳建軍的幹部履曆表,上麵清楚地寫著:陳建軍,男,四十二歲,現任國家重工業部重大裝備辦公室處長。
    第二份是一個紅頭文件的複印件,標題是《關於啟動大型裝備自主研發項目的批複》。
    文件內容涉及多項重大裝備的研發計劃,包括大型挖掘機、重型機床、發電設備等。
    最關鍵的是,文件的落款是國務院辦公廳。
    這絕對不是造假能做出來的。
    沈良心裏的疑慮徹底消除了。
    “項目確實存在,而且意義重大。”陳建軍看到沈良的表情變化,知道他已經相信了,“現在的問題是,我們急需有實際經驗的技術人才。”
    “我隻是一個普通的技術員...”
    “普通?”陳建軍打斷了他的話,“能設計出那種連鑄機改進方案的人,絕不普通。”
    沈良心裏一跳。
    看來陳建軍對他的了解比想象中更深入。
    “我們調研了全國幾十家鋼鐵企業,真正有創新能力的技術人員屈指可數。”陳建軍繼續說道,“而你,不僅有紮實的理論基礎,更重要的是有獨特的創新思維。這正是我們急需的。”
    聽到這番話,沈良內心湧起一陣激動。
    這不正是他穿越回來想要做的事嗎?
    參與國家重大裝備的研發,用未來的技術知識推動中國工業的發展!
    “具體需要我做什麽?”沈良問道。
    陳建軍在會議桌上攤開一份圖紙。
    “這是我們目前正在攻關的一個項目——大型露天礦用挖掘機。”
    沈良湊過去仔細查看。
    圖紙上畫的是一台巨型挖掘機,看規格應該是鬥容量在幾十立方米的重型設備。
    這種設備在八十年代的中國,確實還是空白。
    “目前的進展如何?”沈良問道。
    “遇到了很多技術難題。”陳建軍臉色凝重,“特別是液壓係統和控製係統,我們的技術水平還達不到要求。”
    沈良心裏暗自盤算。
    大型挖掘機的技術他在未來見過不少,關鍵技術點也比較清楚。
    如果能參與這個項目,確實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項目周期多長?”
    “計劃兩年內完成樣機試製。”陳建軍看著他,“時間很緊,所以我們需要最優秀的人才。”
    兩年!
    這個時間節點讓沈良想起了什麽。
    如果沒記錯,八三年左右,國外的幾家重工企業確實開始大舉進入中國市場。
    如果能在那之前拿出自主研發的產品,確實意義重大。
    “待遇方麵...”沈良試探著問。
    “工程師級別,月薪一百二十元,另有項目獎金。”陳建軍說道,“項目完成後,還可以考慮提拔為高級工程師。”
    一百二十元!
    這在八零年相當於普通工人三倍的工資。
    而且還有項目獎金和晉升機會。
    從物質條件來說,確實很有誘惑力。
    但沈良考慮的不僅僅是錢。
    “我能不能提一個條件?”沈良說道。
    “什麽條件?”
    “我希望能保留鋼鐵廠的技術員身份,項目結束後可以選擇回來。”
    陳建軍皺了皺眉:“為什麽?”
    “我在這裏還有一些未完成的技術改進工作。”沈良解釋道,“而且我覺得基層經驗對搞技術研發很重要。”
    這個要求確實有些特殊,但也不是不能理解。
    陳建軍思考了一下:“可以考慮。不過項目期間,你必須全身心投入,不能分心。”
    “這個當然。”
    “那好。”陳建軍伸出手,“歡迎加入我們的團隊!”
    沈良與他握手,心情激動不已。
    終於,他可以在更大的舞台上發揮作用了!
    “什麽時候報到?”沈良問道。
    “越快越好。你這邊的工作交接需要多長時間?”
    “一個星期應該夠了。”
    “那就下周一。”陳建軍遞給他一張名片,“這是北京的聯係地址。到時候直接過來就行。”
    沈良接過名片,看到上麵印著:國家重工業部重大裝備辦公室。
    這一刻,他感覺自己真正踏上了改變曆史的道路。
    離開賓館時,沈良的腳步都變得輕快起來。
    回到廠裏,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領導匯報情況,然後安排工作交接。
    更重要的是,他要把這段時間積累的技術改進思路整理出來,留給後來的同事。
    雖然要離開了,但他對這個給了他新生的地方,依然充滿感情。沈良快步走向廠辦公樓,心情五味雜陳。
    一方麵是對未來項目的期待,另一方麵則是對即將離開這個地方的不舍。
    推開辦公室的門,他看到廠長王建國正在批閱文件。
    “王廠長。”沈良敲了敲門框。
    “小沈!”王建國抬起頭,笑容滿麵,“聽說重工業部的人找你談話了?情況怎麽樣?”
    “他們希望我參與一個大型挖掘機的研發項目。”沈良如實匯報,“我答應了。”
    王建國的笑容凝固了一瞬間。
    雖然早有預料,但真正聽到這個消息時,他心裏還是有些不是滋味。
    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技術骨幹,就這樣要被調走了。
    “什麽時候走?”王建國的聲音有些沉重。
    “下周一報到。我想這幾天把手頭的工作整理好,交接給其他同事。”
    王建國沉默了一會,最終還是拍了拍沈良的肩膀:“好樣的!能為國家重大項目效力,這是好事。”
    “我跟對方提了個條件。”沈良說道,“保留廠裏的技術員身份,項目結束後可以回來。”
    “哈哈!”王建國終於露出了真正的笑容,“看來你還是舍不得我們這個破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