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還好這隻是手銃

字數:5004   加入書籤

A+A-


    “小少爺,你剛才的話,是什麽意思?”
    許儀後查看藥包的時候,翁姓漢子問李國助道。
    “翁叔,你能造鐵炮嗎?”李國助沉聲問道。
    翁姓漢子一怔,說道:
    “能造!可這跟為大明做貢獻有什麽關係?”
    “那玩意大明又不是不能造。”
    “先賣個關子。”李國助眨了眨眼,“明天我去找你。”
    翁姓漢子一怔,笑著搖了搖頭:“你呀……”
    “嗯,不錯,都對了。”許儀後把藥包遞給翁姓漢子,“涼水煎服,一日兩次。”
    “好,記住了,您老忙,我這就走了。”翁姓漢子起身告辭。
    “嗯,慢走不送。”許儀後應了一聲,便叫道,“下一位。”
    “明天你幾時來?”翁姓漢子俯身問李國助。
    “早上。”李國助答道。
    ……
    “嗯,很好,今天照方抓藥,你全都對了。”
    當最後一位病人離開醫館後,許儀後欣慰地道,
    “明天,你就可以開始抄方了。”
    “抄方?”李國助顯然不明白這個詞的意思。
    “就是在我給人診病時,你要從旁觀察我如何望聞問切。”
    許儀後解釋道,“我開的藥方,你也都要抄一遍。”
    “哦……”李國助若有所思,“這樣就能學到醫術嗎?”
    “當然。”
    許儀後斬釘截鐵地道,隨即話鋒一轉,
    “不過對你來說,剛開始抄方主要還是練習寫字。”
    “好,我明白了!”
    李國助對此深以為然。
    前世,他自畢業以後,就很少再摸過筆了,幾乎所有書寫都是通過手機或電腦碼字。
    雖然手機和電腦也可以用觸控筆寫入文字,可他卻都是用的鍵盤輸入。
    長此以往,別說是繁體字,就是簡體字,他有時都會寫不利索。
    更何況明代人寫字還是用的毛筆,就算他硬筆字依然能寫利索,也沒什麽卵用。
    因此哪怕抄方對學習醫術沒用處,隻要有助於練習寫繁體毛筆字,他也是願意的。
    ……
    次日一早,在碼頭目送賽裏斯的船消失在海平線,李國助才返回每日上課的宅院。
    他取了一把燧發手槍,就走進了唐人屋敷。
    這把燧發手槍,是賽裏斯送給他的。
    懷揣著這把手槍,李國助徑直來到一家鐵匠鋪前。
    這是平戶唐人屋敷裏最有名的鐵匠鋪,老板叫翁翊皇。
    就是昨天在許儀後醫館看病的那位翁姓漢子。
    李國助還知道他的另一個身份:
    鄭芝龍的老丈人。
    不過這是11年後的事情。
    所以李國助現在結交他,也算是對未來的一種投資。
    鐵匠鋪裏沒有傳出打鐵的聲音,反而飄出一股藥味。
    李國助皺了皺眉,便邁步走了進去。
    “呦!小少爺來了。”
    翁翊皇笑著打招呼道。
    他果然正在煎藥,手裏拿著一把蒲扇,坐在藥爐前,麵朝著鋪門。
    “翁叔今天怎麽不打鐵了?”李國助笑問。
    “先把身體養好了再說,打鐵還需自身硬嘛。”翁翊皇笑道。
    “那你還開鋪子?不該是在家裏養病嗎?”
    “這不是為了等你嘛。”翁翊皇笑道,“說吧,我怎麽才能像許老那樣,為大明做貢獻?”
    “我一個黃口小兒說的話,你也信啊?”李國助勾起了嘴角。
    “別的小兒說的話,我自然不信。”
    翁翊皇一笑,
    “但你李家少爺可是遠近馳名的神童,你的話我還是得當一回事的。”
    天啊!我都那麽努力地掩飾宿慧了,怎麽還是被人傳成了神童……
    李國助不由捏了捏鼻根,邁步走向翁翊皇,從懷裏掏出那把燧發手槍遞了過去:
    “翁叔,你看看這把銃。”
    翁翊皇接過手槍,翻來覆去地端詳起來。
    他雖然沒有得到想要的答案,但對槍械的喜愛,還是讓他暫時忘記了追問。
    觀察了一會後,翁翊皇忽然麻利地撥動槍機,哢哢兩聲,就把槍機扳成了待發射狀態。
    然後他舉槍扣動扳機,隨即啪的一聲脆響,燧石在火鐮上擦出了火花。
    要不是槍裏沒裝填火藥和子彈,這一下的動靜可就不隻是如此了。
    “這不是鐵炮。”翁翊皇斬釘截鐵地道。
    “沒錯,這叫燧發槍,是通過燧石撞擊火鐮點燃引火藥的。”
    李國助說的時候眼神火熱。
    看了一小會就懂得擺弄槍機,說明翁翊皇對槍機的理解非同尋常。
    現在離畢懋康發明自生火銃還有22年,所以燧發槍對翁翊皇來說,也是個新鮮玩應。
    “嗯,這個不難看出來,我更關心的是這槍機的結構。”
    翁翊皇一邊說,一邊打量著槍機。
    “翁叔,你能仿製嗎?”李國助滿心期待地問道。
    “能!”翁翊皇斬釘截鐵地道,旋即話鋒一轉,“不過最好能讓我拆了看看。”
    “行!”李國助很幹脆地就答應了,“隻要您能仿製出來,盡管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真的?”翁翊皇眼中一亮,又翻看著槍道,“這做工可真是精致啊,肯定很貴吧?”
    “您技藝高超,拆了再組裝回去,應該不難吧?”李國助淡定地道。
    “那是當然,保證跟沒拆一樣。”翁翊皇自信地道。
    “那……造一把新的要多久?”李國助緊張地問道。
    “至少兩個月。”
    翁翊皇頓了頓,補充道,
    “最費時費工的是銃管,還好這隻是手銃。”
    “倒也不算長……”
    李國助想了想道,
    “給你十兩銀子,幫我仿製一把,也不必太趕,三個月造出來也行,畢竟你還要養病。”
    他前世看過相關資料,在英國1631年一把簧輪手槍的售價是1英鎊10先令,折合白銀是四兩八錢。
    因為槍機結構簡單,燧發槍要比簧輪槍便宜不少。
    所以保守估計,李國助給的10兩銀子造3把這樣的燧發手槍是沒什麽問題的。
    “噢!出手好大方啊!這價錢造3把這樣的手銃都夠了。”
    翁翊皇若有所思,
    “其實有一種方法不但可以讓你少花錢,我也能輕鬆很多。”
    “什麽方法?”李國助饒有興趣地問道。
    “現成的鐵炮改裝燧發槍機即可,給我一個月時間。”
    翁翊皇笑笑,“至於銀子嘛,給我二兩就行了。”
    “成交!”李國助舉起了小手。
    翁翊皇會心一笑,與他擊掌為定。
    喜歡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請大家收藏:()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