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永明學宮

字數:4735   加入書籤

A+A-


    “誒,小少爺,你去哪?”
    沒走出幾步,李國助就聽到身後傳來趙貞雅的聲音。
    李國助愣了一下,像是才發現趙貞雅在自己身邊。
    “找人。”
    但他並沒有回頭,隻是淡淡地應了一聲,便繼續邁步走去。
    趙貞雅和金順姬隻得小跑跟上。
    其實今天要塞裏有頭臉,或者與要走之人相熟的人都有來到碼頭送行。
    隻是99的人在船剛駛出金角灣口時,就幾乎是一哄而散了。
    因為心裏惦記著給蒸汽機設計冷凝器,廉司南基本上是走的最早的一個。
    隻有李國助依依不舍,又跑到要塞西北角的棱堡上目送三條船遠去。
    趙貞雅和金順姬原本是過來送虞明珠的。
    但作為李國助的貼身丫鬟,她倆也不便擅自離開,隻好跟著李國助來到城上。
    現在又不得不跟著李國助去找人。
    李國助一下城,就徑直來到位於永明要塞中部的一座宏偉的建築之下。
    從外麵看,這是一座形如希臘神廟式的建築,隻是南北兩端各有一座塔樓聳立在頂部。
    南端的是一座方形尖頂塔樓,北端的是一座八角圓頂塔樓,前者比後者要高大不少。
    這座建築的位置和規模使它成了永明要塞裏的地標性建築。
    它在南北方向上,正好位於永明要塞的中間,
    但在東西方向上,則略微偏西,恰好位於永明要塞南北中軸大道的西側,
    與永明要塞的官邸,也就是李旦父子居住的那幢樓房之間相隔百餘米。
    而在百餘米的空間內,還有五幢排列緊湊的小型樓房。
    七座建築在永明要塞西側共同組成了一片建築群。
    實際上,這裏正是永明要塞,乃至未來整個永明城的行政區。
    而那座頂上有兩座塔樓的宏偉建築,是永明要塞中最晚完工的一座大型木構建築。
    從其建築形式和位置來看,它應該是一座宗教建築。
    如果永明要塞是某個歐洲國家所建,那這座建築就必是教堂無疑。
    但永明要塞是中國人所建,所以這座建築即便是宗教建築,也不可能是教堂。
    實際上它現在的名字,叫做永明學宮,是永明學會的集會和教學場所。
    在永明學會成立之前,這幢建築其實就已經完工了。
    這就說明,李國助在設計這幢建築的時候,
    要麽就是為永明學會而建,要麽是有別的用處,要麽就是壓根沒考慮用途。
    然而永明要塞內的空間其實並不算大,
    再加上為了防範建奴和鞏固地盤,急需加強防禦。
    所以其外圍防禦工事的建造、維護和改建才應該是第一位的。
    至於其內部的建築,隻需先用木構建築滿足基礎需要即可。
    比如水井、糧倉、醫院、兵舍、校場、彈藥庫就是最基礎的建築。
    這些建成以後,可以酌情建兵工廠,最後才應該是行政區。
    甚至兵工廠和行政區都可以暫時不建,而是直接開始改造木製城牆,
    爭取以最快的速度將其改建成磚石複合,或夯土包磚等更堅固的結構。
    總而言之,要塞內部的建築在設計的時候就應該考慮好用途。
    而不應該在建成以後隨意更改用途。
    至於在設計階段連用途都不考慮,就更是不可取了。
    之所以要在改造城牆之前建造行政區和兵工廠,主要是因為人手不夠。
    要快速改造城牆,起碼得有三千勞工。
    至於這幢建築,李國助在設計它的時候,還真就是沒考慮用途。
    這主要是因為,他在設計永明要塞的時候,
    幾乎在所有方麵都是以俄羅斯建於18世紀初的彼得保羅要塞為藍本的。
    他認為歐洲人對棱堡內部的空間規劃是最合理的,畢竟這就是人家搞出來的玩意。
    但他卻忽視了一點,就是歐洲人對宗教的狂熱。
    盡管從軍事用途上來看,教堂並不是必須的,至少應該是優先度最低的建築。
    但歐洲人建要塞,卻往往都會優先建教堂。
    所以當李國助意識到這幢建築沒有必要時,已經晚了,建築都快要落成了。
    幸好他後來想到了要成立永明學會,這座建築便順理成章的成了永明學宮。
    這反而使它比歐洲要塞裏的教堂更有價值了,也算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吧。
    不過考慮到永明學會擁有給學者、工匠、發明家立生祠的決定權,
    永明學宮其實也是擁有一點宗教功能的。
    不管怎麽說,對這個年代的人而言,宗教還是擁有不可估量的意義的。
    李國助推門進入永明學宮,隻見裏麵的空間非常寬敞,根本看不到一根梁柱。
    這說明它也是一座大跨度的木桁架建築。
    其內部的布局有一些像現代的大學課堂。
    有人正像老師一樣站在講台上演講,更多的人則像學生一樣在台下聽講。
    要不是李國助在學會成立之初就規定,學會一般不在白天授課的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幾乎以為現在就是在上課。
    不過此刻在講台上下的人幾乎都是他認識的,永明學會的會員。
    這說明,他們現在八成是在開學術研討會。
    這些人也都是去過碼頭,送過行的。
    所以他們這個會應該剛開了沒多長時間。
    李國助推門的動靜,顯然驚動了裏麵所有的人。
    唰的一下,全場人的目光頓時全都集中到了他身上。
    “誒,小少爺!你怎麽來了。”站在講台上的李德驚奇地問道。
    “不好意思,打擾各位了。”
    李國助懷著歉意,齜牙一笑,說道,
    “有兩件事,我想找人商量一下。”
    李德莞爾一笑,說道:
    “沒關係,我們隻是隨便討論一下經濟學而已。”
    “我們也是剛從碼頭回來不久,這會其實才開了兩刻鍾不到。”
    “小少爺有什麽事,盡管說吧。”
    李國助含笑點頭,說道:
    “我來是想問一問咱們學會裏有懂得放養山蠶的人嗎?”
    參加研討會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半晌都沒有回應。
    最後還是李德說道:
    “抱歉,小少爺,在座的各位都是經濟學方麵的專家學者,沒人懂得放養山蠶。”
    說到這裏,他一臉疑惑地道,
    “顏老大這次去山東,不就是為了這事嗎?”
    “小少爺為何又要在我們之中找這方麵的人才?”
    喜歡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請大家收藏:()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