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趕緊給小爺撈上來
字數:4209 加入書籤
從漂浮在海麵上的木筏殘骸中,李國助至少看到了十麵白邊紅底金龍箭頭旗。
這說明他之前的推測是正確的,四百建州兵裏果然有鑲紅旗的人馬,還可能占了一半。
據他前世研究,1614年擄掠雅蘭路和錫林路庫爾喀人的五百建州兵似乎也是兩紅旗的人馬。
也許正是因為他們上次的戰績,野豬皮才會派他們到這麽遠的地方來擄掠庫爾喀人。
可惜對於這次出海抓捕庫爾喀人的事件,史料上隻說野豬皮派了四百兵,沒有說是哪個旗的,也沒說是由誰帶領的。
現在雖然證明了他們是兩紅旗的人馬,卻還是不知道領兵的是誰,有沒有大人物在裏麵。
不過既然隻有四百人,隻比一個牛錄多了一百人,且可能是兩紅旗各占一半,
那領兵的多半也就是兩個牛錄額真吧,隻能算是八旗裏的基層軍官。
但這場降維打擊式的海戰結果還是很賺的。
因為李國助注意到,船上的建州兵披的都是重甲。
這可能是因為他們要對付的,是數量比他們多出十幾數十倍的東海女真人。
隻有全員披重甲,才能保證他們對這些人形成降維打擊。
而薩爾滸之前,整個八旗裏能裝備得起重甲的撐死也到不了五千人,可謂是精銳中的精銳。
這一下連人帶甲就被全殲了四百,對李國助來說,難道還不是血賺嗎?
都是說八旗滿萬不可敵,其實在與大明的戰爭中,損失是一直都有的。
到1634年的時候,牛錄額真被皇太極改成了牛錄章京,
一個牛錄的人數還變少了,平均起來每牛錄減到了280人。
現代一些清吹都快把八旗兵吹成人均美國隊長了。
如今看來,也不過是血肉之軀,就算披著三重甲,挨上一炮也得粉身碎骨。
海麵上殘留了幾張沒有被炮打散,或被船撞碎的木筏,離近了看還挺大,
目測約有5米寬,8米長,40平米的樣子,怪不得承載20人還不顯得擁擠。
如果每張木筏都載了20人的話,那麽20張木筏正好能載400人。
那就說明四百建州兵應該已經全軍覆滅。
就算沒全滅,留在岸上的應該也沒幾個人了,八成就是那兩個牛錄額真。
格布特島離大陸最近的地方,大約也就是20多公裏。
那幾個漏網之魚站在高處的話,應該是能看到剛才那場海戰的。
李國助本想命令仁王號靠岸,派人登陸去搜索一下。
但轉念一想,就算有漏網之魚,就算被他們看到了,又能如何?
反正他們也不知道是誰幹的。
再說人家也不傻,等不到你船靠岸,肯定早就跑沒影了。
於是他又把到嘴邊的話咽了下去,目光重新落在了船下那張還算完整的木筏之上。
他料到建奴造不出像樣的船隻渡海,卻沒想到他們連舢板船都造不出來。
居然紮些木筏就敢穿著重甲橫渡二十多公裏的海峽!還真是活該被全殲啊。
當然他們也是萬萬沒料到,竟會有炮艦好巧不巧地來到這極北之地,
就像他們做夢都想不到,會有穿越者正巧知道他們這段不起眼的曆史一樣。
李國助也就是想來碰碰運氣,也沒想到會如此順利,居然正巧在他們渡海登島之時趕到了。
還偏偏是在半途之中,既不是剛剛離岸,也不是即將登島。
真是合該讓他立下這場功勞呀。
不過木筏能紮這麽大,還能裝上桅杆和風帆,載著二十多人平穩渡過海峽,應該還是有點門道的。
於是李國助伸手指著那木筏道:“誒,來幾個人,給咱把那個木筏打撈上來。”
“這……沒那個必要吧……”
黃昭一臉為難和不解地道,
“不就是個破木筏嘛,打撈它幹什麽?”
李國助齜牙一笑:“我看看建奴造木筏的水平怎麽樣。”
“這……”黃昭都無語了。
“少廢話!”李國助霸氣地道,“趕緊給小爺撈上來!”
於是黃昭趕緊去召集了十幾個人,費了一番手腳,總算把那木筏給撈到了船上。
李國助先看了看木材,居然還是筆直的柞樹木材,每根木料的直徑都基本相同。
結構上居然還采用了多層架構、有穩固的框架來分散重量,增強整體穩定性。
桅杆不高,是采用了一整根鬆木製成,也還馬馬虎虎。
總體上這木筏的做工確實還可以,承載四五十人平穩渡海是沒什麽問題。
假設格木特島上有一萬東海女真的話,用這樣20個木筏往返25次可以把俘虜全都拉走。
但建奴應該還不至於那麽笨,肯定會用島上庫爾喀人的漁船拉俘虜的。
想到島上的庫爾喀人,李國助起來拍了拍了手,說道:
“行了,把它扔了吧,咱們去北邊那座大島上跟土著做生意去!”
這次為了保證航速趕路,除了食物和飲水,兩艘老閘船基本都是空載,
隻有仁王號裝了些絲綢、棉布、茶葉之類的輕便貨物,
也是怕斯庫納帆船空載航速太快,容易跟兩艘老閘船走散。
格布特島的形狀相當接近正方形,海岸線頗為平直,
再加島上又多山,不少海岸直接就是山腳,所以缺少天然的避風港灣。
好在島的南邊向西北方向凹陷,形成了一個三角形的海灣,離剛才的戰場也很近。
李國助便命令艦隊駛向那個海灣的頂端。
不料船還沒靠岸,就看見那海灣頂端的岸上有許多人正在對著他們下跪膜拜。
而且在他們背後,還恰好是一座山穀,可見這裏的確是個適合停船的港灣。
李國助命令仁王號靠岸,讓兩艘空載的老閘船在離海岸1裏左右的地方拋錨。
這是為了給仁王號上的人提供必要的掩護,因為24磅炮發射葡萄彈的有效射程就在1裏左右。
上了岸後,居然立即有人上前用大明官話向他們致敬。
一問才知,他們是黑龍江入海口北岸沿海的庫爾喀人,
為了躲避建奴的擄掠,才渡海來到格布特島上。
沒想到建奴竟還不肯放過他們,不惜打造木筏,渡海前來抓捕。
喜歡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請大家收藏:()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