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你用蒸汽機帶動鍛錘打鐵
字數:4537 加入書籤
李國助忙擺擺手,難為情地笑道:
“孫大哥過譽了,再說這些也不是我琢磨出來的,”
“我有一位泰西老師,這些都是他教我的。”
“哦,小當家說的可是那位,廉司南先生?”
孫元昌說著,轉身向後看去。
李國助見他如此,也忙朝他身後看去,
卻見廉司南正站在孫元昌身後一丈開外的地方,微笑地看著自己呢。
“老師!”
李國助連忙繞過孫元昌,三步並作兩步地跑到廉司南麵前,撒嬌道,
“我還以為老師忙著研究蒸汽機,顧不上來接學生呢。”
廉司南蹲下身,用手指刮了一下李國助的鼻子,笑罵道:
“你個小家夥,出一次海一個多月都不回來,害老師擔心死了。”
“你要是再不回來,我可就要跟洪升他們一起出海去找你了。”
李國助齜牙一笑,紅著臉,撓頭道:
“對不起啊,老師,我沒想到會讓你們擔心。”
“我們去的時候,一路都是逆風,日夜兼程地航行,用了十一天才到黑龍江入海口。”
“然後我們又繼續北上,去尋找西河大嶺的北麓,倒是用了兩天就到了,卻在那裏意外發現了一個群島。”
“於是我們用了七天測繪了那個群島各個島嶼,及西河大嶺北麓的海岸線,然後才決定返航。”
“因為返航途中一路都是順風,我們去的時候又隻顧著趕路,沒有測繪西河大嶺東麓的海岸線,”
“所以一路會經常停靠岸邊,進行測繪工作,這才又用了二十多天。”
廉司南含笑點頭:“嗯,這些我剛才都聽黃昭說過了,可你為什麽要對為師略去殺那四百個建奴的事情?”
李國助像是做錯了事一般,怯怯地看著廉司南:
“我、我怕老師說我還是孩子,不應該那麽殘忍……”
廉司南輕笑一聲,摸了摸李國助的頭,歎道:
“唉,你也是為了自己的國家和民族,為師不會怪你的。”
“我聽說,那些野蠻的建州女真殺起漢人的老人和孩子來,可是一點都不會手軟。”
“年輕人也會被他們擄去奴役致死。”
“嗯嗯,對呢,對呢!”
李國助連連點頭道,
“就是因為他們草菅人命,成化皇帝才會派兵對他們犁庭掃穴。”
“隻可惜大明現在生病了,軍隊也衰弱了,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保護民眾了。”
“所以學生才要在建奴背後建立一個強大的城邦,替大明保護華人。”
廉司南啞然失笑,說道:“大明和金國還沒開戰呢,結果尚未可知,你怎麽就開始唱衰大明了?”
“誒……嗬嗬……”李國助意識到自己說漏嘴了,一時也不知該說什麽了。
“對了,告訴你一個好消息,”
廉司南神秘兮兮地笑了笑,說道,
“蒸汽機的樣機已經製成了,運行效果還行,算是達到我的預期了。”
“真噠!”
李國助一蹦三尺高,拉住廉司南的手,就往城門方向拽,
“樣機在哪,快帶我去看看!”
蒸汽機實在是太重要了,什麽柞蠶,什麽博山琉璃,什麽水晶玻璃,這時候都得靠邊站。
“誒,不在要塞裏!”
廉司南非但不跟李國助走,反倒把他往回拉,
“在對岸的炮台上。”
“怎麽會在那呀?”
李國助剛才下意識的以為蒸汽機樣機是在要塞裏,著實沒想到它竟會在對岸的炮台上。
“因為蒸汽機樣機的所有部件都是在那裏製造的呀,”
廉司南笑著解釋道,
“所以在那裏組裝蒸汽機是最方便的。”
“廉先生的蒸汽機簡直是太神奇了!”
孫元昌突然走到廉司南背後,對李國助豎起大拇指,
“不用人力,不用牛馬,不用水力、風力,竟然隻需燒開水就可以帶動鍛錘打鐵!”
因為李國助剛才把廉司南往要塞方向拽,兩人的位置已經互換,
現在是廉司南麵向要塞,李國助麵向碼頭。
聽了孫元昌的話,李國助一臉驚訝地看著廉司南問道:“你用蒸汽機帶動鍛錘打鐵?”
見廉司南含笑點頭,他又急忙問道:“怎麽做到的?”
他看過廉司南的蒸汽機設計圖,幾乎就是紐科門機的翻版,
所以一時也想象不到,那種蒸汽機除了用於礦井抽水,還能用來幹什麽。
不過剛一問出口,他馬上又想起來,廉司南是見過曲柄連杆機構的,
於是一個把活塞的上下往複運動轉化成齒輪旋轉運動,
並由齒輪帶動鍛錘起落的結構立刻在腦海中浮現出來。
“走吧,過去一看,你就知道了。”
廉司南說著,就轉身拉著李國助走向停泊在棧道右側的舢板船。
“誒,那風車塔旁邊何時又建了一座木棚啊?”
眾人剛登上金角灣口西岸的那座炮台,李國助就發現了異常。
“哦,這是翁先生走之前吩咐的。”
一個精壯的小夥突然開口說道,
“也就是在小少爺出海這一個多月裏建成的。”
他穿著粗布對襟裋褐,敞著衣襟,袖子高高卷起到肩膀上,露出健壯飽滿的胸肌和肱二頭肌。
李國助怎麽看他這副模樣都像個鐵匠,可就是覺得麵生,便問道:“這位哥哥是……”
精壯小夥忙答道:“哦,我叫高貫,是翁先生的學徒。”
高貫……原來是他……
記得《台灣外記》裏,這人是鄭芝龍舉薦給顏思齊的,書裏還特意給了他“武藝超群”的四字評語。
然而這人的名字隻在第一冊中出現過,
說明他十有八九也是在澎湖,跟楊天生、陳衷紀等人一起被李魁奇所殺。
沒想到他也會出現在永明要塞,還做了翁翊皇的學徒。
也不知他是跟李國助一起來的,還是後來跟李旦一起來的,
是在平戶的時候,就已經是翁翊皇的學徒,還是在這裏才拜了翁翊皇為師。
但李國助心裏雖有這諸多疑問,卻沒有問他這些,反而問道:
“翁先生有說為什麽要建這木棚嗎?”
高貫答道:“翁先生發現風車塔裏空間有限,通風也不好,裏麵不但建不了大型高爐,煙氣也不便排放,便讓我們在旁邊搭了個木棚。”
喜歡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請大家收藏:()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