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驚喜就該是十全十美的

字數:4670   加入書籤

A+A-


    7月下旬的時候,蠶農們就已經放養了秋蠶。
    這裏畢竟是高緯度地區,趁還沒有立秋,早點放養,也不至於凍著蠶寶寶。
    經過十天左右的生長,蟻蠶已經長到了1厘米左右,身體明顯變粗,不再像最初那般纖細。
    原本的黑色或黑褐色體色正逐漸變淡,開始向青灰色轉變,
    體表的顏色變得相對柔和,不再如蟻蠶階段那般暗沉。
    身體的各個體節越發明顯,能更清晰地看到頭、胸、腹等不同部位的劃分,
    而且在胸部、腹部等位置的附肢等結構也隨著生長發育,肉眼觀察起來更加清晰可辨。
    蟻蠶剛孵化時取食和活動能力相對較弱,
    十天左右後,它們已經可以較為熟練地在柞樹葉上爬行、啃食,取食量較之前大幅增加,
    能不斷從柞樹葉中攝取營養來進一步支撐自身的生長和發育。
    “喔!這就是山蠶嗎?看上去還挺卡哇伊的嘛。”
    看著貪婪地啃食著柞樹葉的蠶寶寶,考克斯居然都驚喜地講起了日語。
    “考克斯先生,你來的還真是時候啊。”
    李國助奸笑著調侃了考克斯一句,就給他講起了柞蠶知識,
    “這些秋蠶已經放養了七八天,剛好長出了成熟山蠶的大致模樣,”
    “你要是早來幾天,可就隻能看到蟻蠶,甚至連蟻蠶都看不到呢。”
    “哈哈哈,那我可真是太幸運了。”
    考克斯開懷地笑道,
    “主要也是為了趕上最後一段順風順水的時節,”
    “早幾天當然不愁順風順水,就是諸事繁忙,抽不開身呀。”
    說到這裏,他神色一斂,把兩隻手放在腹部前互相揉搓著說道,
    “不知春蠶是何時收繭的,生絲可以給我看看嗎?”
    “有沒有已經織好的絲綢,有的話,可否讓我欣賞一番?”
    “哦……”
    李國助發出一聲恍然大悟的悠長聲音,抬手虛點了考克斯幾下,奸笑道,
    “考克斯先生真是博聞強識呀,居然還知道山蠶放養有春秋之分呐。”
    “放心,生絲多的是,織好的山綢也有一些,”
    “這片蠶場裏就有一座織造坊,咱們正在往那邊去的路上。”
    “到了那裏,你不但可以看到生絲和山綢,還會有額外的驚喜呢。”
    其實不難看出,考克斯關於柞蠶的知識多半是從張薇那裏得來的,
    他來的時間,八成也是得到了張薇的指點,
    知道現在來不但可以看到比較成熟的秋蠶,還能看到春蠶產的生絲,及成品山綢。
    隻是李國助不明白,他為什麽要刻意掩飾,但並不想深究。
    他也不怕考克斯偷走柞蠶種,並學去了柞蠶養殖技術。
    其實早在公元6世紀,歐洲就已經學會了養蠶,
    公元552年,兩名東行至中國的景教徒歸來,
    向查士丁尼皇帝闡述了中國人養蠶繅絲的過程,並提出“盜蠶計劃”。
    他們將蠶種藏在竹杖之中,避開了中國邊關人員的檢查,把蠶種帶至君士坦丁堡。
    從此,養蠶和絲織技術在小亞細亞和希臘半島小範圍傳播起來。
    之後養蠶技術逐漸在地中海地區傳播開來,
    7世紀時傳播到了阿拉伯地區,隨後傳入西班牙和西西裏島。
    12世紀,意大利成為西方的絲綢之都。
    後來,法國也發展起了自己的養蠶業。
    但是後來的曆史證明,歐洲的養蠶業根本無法與中國競爭,
    永遠也擺脫不了對中國絲綢的渴望。
    不然大航海時代,他們又為什麽要萬裏迢迢跑來中國進口生絲呢?
    至於柞蠶養殖技術,在清代的時候也被歐洲諸國、日本、朝鮮等學去了。
    但是一直到現代,中國仍是世界上最大的柞蠶繭和生絲生產國,產量約占世界的90。
    全世界柞蠶產量的80在亞洲,亞洲產量的80在中國。
    柞絲棉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70以上。
    在柞絲綢貿易方麵,生絲、真絲綢緞和絲綢製成品的出口量分別占世界貿易量的90、70和40以上。
    不管怎麽說,養蠶技術在中國都有5000年以上的曆史。
    其他國家,別說是區區兩三百年,就是給他們上千年,也是拍馬都趕不上中國的。
    “哦,是什麽驚喜呀?”
    不等考克斯開口,廉司南就先好奇地問上了。
    “現在說了,驚喜可就要大打折扣了哦!”
    李國助抿嘴聳眉,攤開雙手說道。
    “嗬嗬,你這孩子,還給我們賣上關子了。”
    李旦笑罵起來,神情中卻滿是慈愛和驕傲。
    “誒,這個關子賣得好!”
    翁翊皇突然笑著開口道,
    “驚喜就該是十全十美的,打了折扣的,我可不稀罕。”
    眾人全都笑起來,紛紛表示認可他的觀點。
    一邊說笑賞景,一邊走在沿山坡蜿蜒而上的木製棧道上,不知不覺已到了蠶場中段。
    “誒,這是什麽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考克斯突然問道,指著棧道旁一尊圓鼎般大的奇形怪狀之物,眼睛瞪得跟銅鈴似的。
    李國助一看,差點沒笑出聲來,原來那是一隻放大了上千倍的吸蚊燈。
    他吩咐永明學會借鑒吸蚊燈的原理和結構,研發防治害蟲的裝置。
    結果他們經過研究以後,就搞出來了這麽一個放大版的吸蚊燈。
    剛開始李國助是哭笑不得,不料一試用,效果居然出奇的好,
    什麽天幕毛蟲、櫟粉舟蛾、栗山天牛、舞毒蛾等危害柞樹林的大害蟲,
    一到晚上就會被這種大號吸蚊燈的燈光吸引,成群結隊被吸進喇叭狀的口裏,燒的灰飛煙滅。
    一座蠶場裏有這麽四五盞大號吸蚊燈,就足以滅殺七八成的害蟲了。
    “哦,這個叫吸蟲燈,是利用昆蟲的趨光性,及熱氣上升的原理,捕殺害蟲的裝置。”
    “噢!它具體是怎麽運作的,能跟我說說嗎?”考克斯饒有興趣地請求道。
    “沒問題,其實很簡單的,”
    李國助走下棧道,伸手拍了拍吸蟲燈,
    “每到晚上,我們會在燈裏麵點上足夠燒到黎明的柴火,”
    他一指燈身旁邊的大喇叭形開口,
    “熱氣上升的時候,會在旁邊這個喇叭形開口裏形成氣旋。”
    “蛾子、甲蟲、胡峰等能飛的害蟲被喇叭形開口透出的燈光吸引到近前時,”
    “開口裏的氣旋就會把它們吸進燈內,被火焰燒成灰燼。”
    喜歡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請大家收藏:()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