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這就要問小當家了
字數:4626 加入書籤
顏思齊很敏銳地察覺到了考克斯的這個小動作,並且秒懂了他的意思,
這是怕斯佩克斯跟他搶購柞蠶生絲和絲綢呢。
“呦!這位先生看著好生眼熟。可惜在下著實想不起來了,還請問尊姓大名。”
顏思齊是真不認識斯佩克斯,但說看著眼熟倒也未必是虛言,
畢竟平戶荷蘭商館離平戶唐人屋敷並不遠,
偶爾路過時,他也很有可能看見過斯佩克斯。
“這位是平戶荷蘭商館的館長,雅克·斯佩克斯先生。”
不等斯佩克斯回答,考克斯搶先介紹起來,
“他這次來也是為了收購山蠶生絲和絲綢。”
說後半句話的時候,他還特意提高了語調,生怕顏思齊不明白他的意思。
斯佩克斯顯然不懂漢語,以詢問的眼神扭頭看向身旁的何斌。
雖然平戶荷蘭商館也不時通過李旦,與明朝官府之間進行絲綢走私貿易,
但與平戶英國商館相比,他們並不十分倚重這條走私渠道,
所以高層學習漢語的熱情也遠不如平戶英國商館的高層。
何斌連忙用荷語把顏思齊和考克斯的話翻譯給斯佩克斯。
後者邊聽邊點頭,然後又用荷語問了何斌一句什麽話。
雖然聽不懂,但在場的其他人通過他的神態和語氣,都能看出他是在提問。
不過李國助倒是聽懂了,他是在問顏思齊的身份背景。
何斌也用荷語簡短地回答了他的問題。
然後斯佩克斯又用荷語跟何斌說了些什麽。
這次說的話不少,足足說了1分鍾左右才結束。
何斌聽完後,立即轉對顏思齊道:
“顏先生,斯佩克斯先生說,他的確是來收購山蠶生絲和絲綢的。”
“但他同時也希望能與南海邊地公司達成長期合作。”
“為了不使貴公司和考克斯先生感到為難,他希望知道去年秋蠶的生絲產量,”
“如果供應不足的話,他可以放棄這次收購,隻求能夠達成長期合作。”
“同時,為了幫助貴公司提高山蠶生絲和絲綢的產量,”
“他願意代表荷蘭東印度公司投資南海邊地公司,”
“隻要事成以後,南海邊地公司能每年向平戶荷蘭商館提供一定量的生絲和絲綢即可。”
“當然這並不是免費的,平戶荷蘭商館依然會按照市場價收購生絲和絲綢。”
“最後,斯佩克斯先生說,既然您是在日華人的甲必丹,”
“那麽應該也會說日語,您可以用日語與他直接交流。”
顏思齊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顯然是在思考如何回應斯佩克斯的提議,
突然他轉頭對站在身後的虞明珠使了個眼色。
虞明珠秒懂,立即上前匯報道:
“去年的秋蠶共產生絲3233擔,”
“遵照小當家的意見,我們沒有生產太多絲綢,”
“隻用其中233擔生產絲綢,目前共消耗220擔生絲,”
“天鵝絨消耗60擔,其餘四大類絲綢各消耗40擔,共產出絲綢8000匹。”
“其中平紋綢2400匹、斜紋綢1600匹、緞紋綢1200匹、紗羅綢1200匹、天鵝絨1600匹。”
虞明珠匯報的時候,說的是漢語,讓她說朝鮮語還行,日語她肯定是不會說。
所以何斌是一邊聽她匯報,一邊給斯佩克斯翻譯。
“誒,為什麽秋蠶的生絲產量比春蠶多了差不多6倍?”
考克斯一臉驚愕地問道,旋即眼中一亮,像是若有所悟,
“難道去年放養秋蠶以前,你們又擴大了柞蠶場的麵積?”
虞明珠啞然失笑,搖了搖頭,耐心解釋道:
“考克斯先生很聰明,但可惜猜錯了。”
“二十萬畝山蠶場已經是永明半島的極限了,”
“要想進一步擴大山蠶場的麵積,我們隻能向西邊沿海一帶發展。”
“粗略估算,在那一帶我們可以開辟出大約200萬畝左右的山蠶場。”
“但你應該很清楚,製約我們向西邊沿海一帶發展的原因是人口。”
說到這裏,她以迷人的微笑看向斯佩克斯,
“所以斯佩克斯先生說要為了提高山蠶生絲產量投資南海邊地公司,肯定是要失望的。”
“沒有足夠的人口,就算我們臨時雇人去西邊沿海一帶開辟出200萬畝山蠶場,”
“也不可能有人去管理那些蠶場的。”
何斌一邊聽,一邊翻譯,到虞明珠說完的時候,也基本上翻譯完了。
麵對虞明珠迷人的微笑,斯佩克斯也回以溫柔的微笑,並看著虞明珠,說起了荷蘭語。
何斌等他說完後,才翻譯道:
“斯佩克斯先生稱讚了您的美貌和迷人的氣質。”
看見虞明珠含著笑對斯佩克斯福身,他頓了頓,又轉對顏思齊道,
“他也非常理解南海邊地公司目前麵臨的最大困境。”
“很可惜在這方麵他也愛莫能助。”
“但如果能在其他方麵幫助到貴公司,他依然願意提供可觀的投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同時,既然現在還有3000擔生絲,以及8000擔絲綢。”
“斯佩克斯先生希望能收購1000擔生絲和3000匹絲綢。”
“不知顏先生意下如何?”
顏思齊沉吟片刻,突然問考克斯道:
“不知考克斯先生這次來想收購多少生絲和絲綢呢?”
“1000擔吧,雖然上次的300擔顯得有些供不應求,但一千擔應該可以賣一陣子了。”
考克斯如同自言自語般地說到這裏,突然話鋒一轉,
“不過我不明白你們為什麽不多織一些絲綢,還有你們為什麽要織那麽多天鵝絨呢?”
“畢竟馬上就是夏季了,天鵝絨恐怕會有些賣不動了。”
“這就要問小當家了。”
虞明珠看向李國助,笑靨如花,
“去年離開之前,小當家囑咐我們說,日本人有自己的審美,也有不錯的紡織業,”
“雖說大明的絲綢非常精美,但人家多半還是更喜歡符合本國審美的絲綢,”
“所以他才提醒我們少織一些絲綢,不過以我們目前的生產力,”
“從去年10月到今年3月底,能織出8000匹絲綢其實也已經到極限了。”
“至於天鵝絨,在日本銷量曆來很好,他們自己也織不出來,倒是可以多織一些。”
“雖說夏季不適合穿戴天鵝絨,但也可以打折售賣,薄利多銷嘛。”
喜歡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請大家收藏:()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