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你看那是什麽

字數:4668   加入書籤

A+A-


    說到這裏,李國助看了看顏思齊的臉,見後者若有所思,便繼續道,
    “從增強防禦的角度看,永明要塞北邊的防禦壓力,其實是不如南邊和東邊的。”
    “因為最有可能威脅到我們的建奴,是在永明城的西南方。”
    “他們要來攻擊我們,不太可能繞遠路,並翻山越嶺,從北邊攻打要塞,”
    “而是會趁冬季海麵結冰時,沿豆滿江進入西邊的沿海一帶,”
    “再由那裏借助冰麵來攻擊要塞的南側和東側。”
    “所以近幾年新增的人,應該優先投入永明要塞城牆的改建工程中來,”
    “確保城牆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改建,才能保障我們的安全。”
    “哎呀!”
    顏思齊如夢初醒,
    “被你這麽一說,咱們去年就不該先改造北邊的城牆啊,”
    “就應該先改造南邊和東邊的城牆才對!”
    “無妨。”
    李國助淡定地道,
    “其實在我們這裏的人數超過十萬,並開始向西邊沿海一帶發展之前,”
    “建奴是不太可能得知我們的存在的,”
    “即使知道了,他們也不太可能千裏迢迢地揮師來攻打我們。”
    “特別是現在,他們已經跟大明開戰,就更不可能顧得上來打我們。”
    “退一萬步說,就算他們會來,咱們這木城牆也未必就頂不住。”
    “雖說咱們這木城牆是空心的,可單論牆殼就足有一尺五寸六分厚,”
    “而且牆內的空間還堆滿了裝滿泥土的籮筐,”
    “別說建奴沒有大炮,就算有大炮,這千裏迢迢,翻山越嶺地運過來也是夠嗆。”
    “即使讓他們運過來了,”
    “這厚厚的木牆殼和裏麵盛滿土的籮筐也不是中小型火炮能輕易轟開的。”
    “顏叔大可不必擔心。”
    李國助當初對李旦說,永明要塞木城牆的牆殼是按西方戰艦的標準所建,絕無半分誇大。
    明代營造尺的一尺五寸六分,換算成現代的單位就是50厘米。
    歐洲1級風帆戰列艦的船殼也未必能達到這個厚度,彈飛炮彈的例子卻並不鮮見。
    可見這個厚度的木製牆殼就算是艦炮也不見得能輕易轟開,
    就更別提野戰中使用的那些12磅上下的中小型火炮了。
    別說是24磅以上的艦炮,就是常見的6磅紅夷大炮,
    你讓建奴從赫圖阿拉跨越長白山崎嶇的山路運到這裏來試試。
    至於木製城牆被建成空心的,一方麵是為了節省木材,加速工期,
    另一方麵也是為了方便將來改建成夯土包磚城牆。
    因為空心的木城牆就相當於是版築城牆的木製模具。
    可以直接在城牆內部對泥土進行夯築操作。
    至於城牆裏堆放的那些裝滿泥土的籮筐,
    早就是野戰防禦工事中,用於防炮的常用手段。
    別說外麵有那麽厚的木製牆殼,就算沒有這牆殼,
    火炮也幾乎不可能轟開這種裝滿泥土的籮筐。
    別說是17世紀的實心炮彈,就是現代的榴彈炮也未必能轟開。
    美國陸軍有一種用於構築臨時野戰營地防護牆的石籠網,
    叫做艾斯科防爆牆,就是榴彈炮也無法輕易轟開的。
    在實戰中,美軍用艾斯科防爆牆建造的軍營還遭遇過恐怖分子的自殺式油罐車襲擊,
    結果也沒有被油罐車爆炸的威力衝破軍營的圍牆。
    艾斯科防爆牆由數量眾多的單元組成,
    每個單元由鍍鋅鋼網容器內襯聚丙烯材料織物構成,    用它來打造防禦工事非常簡單,
    先把石籠網展開,放在想要建工事的地方。
    確定好位置後用鏟車進行填土作業。
    使用工程車輛後,建造防爆牆的速度非常快,
    以前花數月時間現在隻需要短短幾天時間就可以。
    營房也可以用這玩意兒來建造,
    不僅比帳篷的防護效果好,而且還具有一定的保暖防風隔音效果。
    除了被用於建圍牆之外,艾斯科防爆牆也可以結合鋼結構框架用來建造了望哨。
    其用於防爆的原理,跟這種裝滿泥土的籮筐如出一轍。
    籮筐裏裝的泥土,是建造要塞之初,平整地麵和挖掘壕溝時挖出的泥土。
    在改建城牆時,可以直接倒出來進行夯築,大大節省了城牆改建的綜合成本。
    要不是當初為了在三個月內建成要塞,形成基本防禦,使用了未經風幹的木材,
    使李國助擔心城牆的木製外殼時間一長會腐朽鬆動,他其實還不著急改建城牆呢。
    顏思齊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沒有再說什麽,突然回頭看向斯佩克斯,賠笑道:
    “哦哇啦一尼那太西嘛一嘛西塔,某思古疵氣嘛思喲。”
    這又是一句日語,意思是“讓您見笑了,很快就到了”。
    “對了顏叔,剛才說到山東,倒是讓我想起了一件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國助突然說道,
    “去年廉老師把燒製水晶玻璃所需的材料告訴了孫大哥,不知他有沒有進展。”
    “哎呀,這事你不提我還忘了!”
    顏思齊抬手拍了一下腦袋,笑道,
    “好消息,去年他派過來的工匠已經成功燒製出了水晶玻璃。”
    “而且因為加入了黃丹,他們燒製的水晶玻璃透明度甚至比歐洲的還高!”
    臥槽!這都讓你們搞出來了!
    曆史上,在水晶玻璃中加入氧化鉛,也就是俗稱黃丹、密陀僧的物質,
    是1670年英國人雷文斯克·羅夫特首開先河。
    黃丹的加入不僅降低了玻璃的黏度和熔化溫度,使玻璃易於熔化,料性長,成形方便,
    而且玻璃光澤度增加,更顯晶瑩剔透,並容易刻磨。
    不過想想也對,除了二氧化矽,黃丹一直都是中國古法琉璃的基礎成分之一。
    中國古人很早就發現,黃丹可以作為助溶劑,
    能降低琉璃的熔化溫度,使原料在相對較低的溫度下就能熔化和成型,
    還能增加琉璃的折射率和色散,使琉璃具有更高的光澤度和透明度,
    讓琉璃製品看起來更加晶瑩剔透、光彩奪目。
    說不定雷文斯克·羅夫特那廝還是偷學中國琉璃的技術呢。
    “賢侄,你看那是什麽?”
    李國助剛想到這裏,忽聽顏思齊說道。
    喜歡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請大家收藏:()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