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東海岸的麥田
字數:4678 加入書籤
慧琴立即如背書一般,麵無表情地答道:
“四月十三,努爾哈赤以‘七大恨’告天誓師後,即率步騎2萬征明。”
“金軍兵分兩路,直趨遼東的咽喉要地撫順,”
“於十五日襲取撫順城,撫順守將李永芳等被俘後投降。”
她說到這裏就停下不說了。
李國助等了片刻,不見慧琴再開口,便問道:“就這點?”
“嗯,就這點。”慧琴點頭道。
“行,你去抓藥吧,再有新消息及時通知我。”李國助淡淡地說道。
“諾!”慧琴福了福身,便轉身去了。
“歐叔,最近天氣轉暖,你有沒有出去走動過?”
李國助笑問歐華宇道。
“立夏那天,他們放養山蠶的時候,我去蠶場看了看。”歐華宇笑著答道。
“天暖了,日常出去走動走動,對身體有好處。”
說到這裏,李國助朝門口扭了下頭,笑道,
“不如今日,侄兒陪您出去走走?”
“嗬嗬嗬,行,你也是該出去走走了。”歐華宇笑著站起了身。
李國助十幾天都沒出過門了,確實也想出去透透氣。
不是他不想快點做大蒜素的化學改性實驗,但勞逸結合的道理他還是懂的,
適當休息一下,也是為了更好地工作。
他有一種預感,大蒜素的改性實驗絕不會容易,很可能會耗費他一兩個月。
立夏以後,半島上到處鬱鬱蔥蔥、鳥語花香。
李國助領著歐華宇和秀畫一直走到半島東海岸才停下來。
沒想到在海岸的平原上卻看到了大片麥田,裏麵已經長出了麥苗。
李國助一看那麥苗,就知道是自己帶過來的黑麥。
“誒,這裏何時開辟的麥田呀?”
李國助回頭問秀畫,他覺得秀畫應該會知道這些事情。
“是郭大哥帶人過來開墾的,少爺回來的第二天,他就帶人過來開墾了。”
“他不止在這一帶種了麥子,還種了亞麻呢。”
秀畫雖然話不多,但真要說起來口齒也伶俐著呢。
“郭大哥……郭懷一?”李國助用詢問的語氣對秀畫道。
“嗯,就是他。”秀畫點頭道。
“嗬嗬,倒也難為他了,居然還能在這裏找到大片平地。”
在李國助的印象中,海參崴東海岸沒有大規模的平原,主要是以山地和丘陵為主。
似乎也隻有金角灣盡頭偏南30度左右的半島東海岸有一點平地,
但從現代的衛星地圖上看,可能還是以丘陵為主。
不過目測這一片麥田,加上遠一點的亞麻地怎麽也得有好幾公頃了。
黑麥有一年生和多年生之分,
一年生黑麥可做青儲飼料,也可收種為糧。
多年生黑麥一般不做糧食,主要是作為飼草。
李國助帶來的既有一年生黑麥,也有多年生黑麥,
兩者按理說都可以當做林下經濟作物,但要想產量高,還是種在平地為好。
不過像海參崴這種地形,有限的平地還是種糧食作物為好,
一般做為飼草的多年生黑麥,就隻好委屈做林下經濟作物了。
至於亞麻對光照要求比較高,平地再少也得種平地。
不過李國助回來的當天倒是忘了囑咐虞明珠了,
也不知道郭懷一在平地上種的是一年生黑麥還是多年生黑麥。
李國助眺望了一下,依稀看見南邊有個人影,也不知道是誰,便道:
“走,咱們往南邊去看看。”
三人往南走了大約一刻鍾左右,李國助終於看清了那人的身形,但還認不出那人,
因為他頂了一個大草帽,臉被帽簷的陰影遮住了。
不過很快,那人就看見了他們,好像還很興奮,撒腿就朝他們這邊跑來。
為了避免踩踏田禾,人一般都是在田壟上行走。
那人在田壟上竟是如履平地,如有輕功似的,一轉眼就跑到李國助麵前,
取下草帽,興奮地叫道:“少爺!”
李國助這才認出那人,不是郭懷一,還能是誰?
兩年過去了,這貨也十六歲了,看上去高壯了不少,身高目測也有一米七上下。
雖然郭懷一名義上已經跟著李國助幹了,
但實際上也就是永明學會成立前的那幾個月跟著李國助學了些歐洲的天文曆算。
永明學會成立後,他一口氣參加了農政、製圖、天文委員會,就整天忙著研究去了。
去年,郭懷一又跟李俊臣一起去福建省親,回來跟李國助見了一麵便又去忙活了。
他雖然不是任何一個委員會的主任,可李國助卻覺得他比很多委員會的主任都忙。
不過想想也是,一下子參加了三個委員會,不忙才怪呢。
“你小子可真是大忙人啊!從永明學宮成立到現在,我就沒見過你幾麵。”
李國助笑罵著,伸手朝郭懷一胸口搗了一拳,
雖然沒用多少力道,但也能感覺到郭懷一的身體頗為壯實。
他如今也10歲了,隻比郭懷一矮了一個頭左右,抬手打他胸口還是沒問題的。
可能是因為家境富裕,營養良好,使他的身高已接近一米五,
哪怕是與現代的大多數十歲男孩相比,他也算是超常的高個了。
郭懷一渾不在意,隻是憨笑道:
“少爺不也是一樣嘛,聽說黑麥和亞麻種子是你帶回來的,”
“我還專門去找過你,想討教黑麥的種植方法呢。”
“誰知道你的丫鬟說你在閉關,不許任何人打擾,”
“結果一晃十多天又過去了,咱倆還是沒能見上一麵。”
“誒,你哪天去找的我啊,不是說我回來的第二天,你就帶人去墾荒了嗎?”
李國助一臉詫異地道。
“你閉關以後的第三天。”郭懷一答道。
“那就是我回來以後的第九天啊……”
李國助馬上就算出日子了,旋即左右看了一眼周圍的農田,
“這一片地有多少畝啊,你帶了多少人開荒?七八天就開好了。”
“20多畝,這一帶的海岸平地都開墾出來,大約能有百多畝呢!”
郭懷一又自豪又興奮地道,
“人倒是不多,就是農政、天文、製圖三個委員會的二十多號人。”
“呦,你人緣還挺好的嘛!”
李國助驚喜地道,
“這三個委員總共也就30多號人吧,居然被你動員了將近七成來墾荒!”
喜歡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請大家收藏:()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