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熱氣球載人實驗
字數:4303 加入書籤
“不不,小當家答應我的事情當然是能辦到的。”
考克斯怕李國助誤會,慌得連連擺手道,
“其實我是想問,你們去年有沒有批量釀造過橡子酒?”
“畢竟既有蠶場,又有荷蘭風車,收集和粉碎橡子都已經不是難事了。”
果然考克斯也是明白人,知道去年南海邊地公司就已經能工業化生產橡子酒了。
李國助卻語塞了,片刻之後才點頭道:
“去年釀造的橡子酒倒也不算少,大約有2萬斤左右吧,裝滿了40多個橡木桶。”
這個產量大約是一個12~15人的中型半自動化釀酒作坊的年產量。
不過南海邊地公司目前並沒有常設的釀酒作坊或釀酒廠。
去年秋蠶收繭之時,蠶場的橡子也恰好成熟了,
便讓蠶場的工人收繭的時候,順手也收集了一些橡子,再臨時組織十幾個人來釀造。
去年,李國助也是考慮到今年做實驗需要酒精,
才在回平戶過中秋前,吩咐顏思齊臨時組織人釀造橡子酒的。
其實20萬畝柞蠶場出產的橡子,大約能釀造出800噸50度的橡子酒。
顏思齊去年臨時組織的人總共才釀造了2萬斤橡子酒,可見很多橡子都被白白浪費了。
其實就算是在現代,柞蠶場的橡果一般也是很難被充分利用的。
不過這倒是提醒了李國助,讓他覺得是該辦個釀酒廠了。
且不說海參崴冬季天寒地凍,人們有飲酒禦寒的需求,
以後的醫療和化學實驗也需要大量75度及以上的酒精,
若是再能打開一兩個海外市場,比如近處的朝鮮和日本,還能給公司創收呢。
這些需求可不是釀酒作坊能滿足的,怎麽都得有個釀酒廠不可。
不要說每年釀造800噸50度的橡子酒了,
就是能釀出100噸也能給公司帶來不小的利潤呢。
“哦,那真是太好了,能把這40多桶橡子酒都賣給我嗎?”
考克斯一聽說有這麽多橡子酒,立刻就兩眼放光,搓著手提出了收購請求。
李國助沉吟片刻,說道:
“我建議您還是先買20桶在平戶試銷一下吧。”
“如果好賣,到9至10月您過來收購生絲和絲綢的時候,我再賣給您20桶。”
“至於今年釀造的,您肯定隻能等明年來買了。”
“不管什麽酒,至少都得等儲存三個月才能飲用吧。”
“而且我可以向您保證,明年一定可以供應更多的酒,”
“因為我打算今年在永明城投資興辦一家釀酒廠。”
“哦,那可真是太好了!”
考克斯興奮到不能自已,
“我以多年經商的直覺保證,橡子酒在平戶一定可以大賣!”
……
1618年7月27日,萬曆四十六年六月初六。
廉司南要做人類曆史上第一次熱氣球載人實驗。
他堅持要親自做實驗,李國助勸都勸不住,
隻好給了他一個降落傘包,教了用法,囑咐他遇到危險時使用。
這是李國助去年回平戶前囑咐紡織廠研發的,就是為了預防熱氣球載人實驗時出意外。
降落傘的設想在歐洲由來已久,
1485年,達?芬奇在記事簿上繪製出人類第一張降落傘的設計圖,
不過這隻是理論設想,沒有實際製造出來。
1616年,克羅地亞的發明家福斯托?韋蘭齊奧在《新機器》一書中描述了一種矩形帆布降落傘。
他還可能從威尼斯聖馬可大教堂的鍾樓上進行過跳傘測試,但該傳說未被證實。
1777年,法國人蒙高爾費用亞麻布製成直徑2.5米的半球形降落傘,並從自家房頂上安然跳下。
為解決小直徑傘降落速度太快的問題,另一位法國人布朗夏德發明了平頂式降落傘,
但存在不便折疊、笨重和下落穩定性不好等問題。
1797年10月22日,法國人安德烈?加納林利用自己試製的降落傘,從700米高空上的氣球上跳下來,成功返回地麵。
他的“加勒林式傘”成為現代降落傘的基本模式。
1890年,德國的卡塔?保盧斯發明了可折疊降落傘,解決了降落傘的收納問題。
這種降落傘在一戰期間拯救了無數飛行員的生命,並於1915年注冊專利。
1911年,出現了能夠將傘衣、傘繩等折疊包裝起來放置在機艙內,適於飛行人員使用的降落傘,降落傘逐漸走向實用化。
李國助可以說是把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發明給提前帶到17世紀10年代了。
但他隻是提出了要求和大致的構想,主要問題都是紡織廠的工人集體解決的。
她們采用了輕薄柔韌的山綢做傘衣,摸索出了折疊方法,設計了精巧可靠的降落傘包。
這讓李國助不得不佩服,並開始重新審視咱華夏女子的智慧。
可惜這是集體智慧的結晶,不然他就要考慮給發明者立生祠了。
廉司南大加讚賞了這個偉大的“發明”。
他知道達?芬奇對降落傘的設想,但沒想到還能折疊起來背在身上使用。
去年中秋以後,永明紡織廠就已經遵照他的吩咐,造好了熱氣球。
甚至顏思齊都已經做過了動物實驗。
如果不是出於對廉司南的尊重,可能在去年動物實驗成功後,顏思齊就做載人實驗了。
無論如何,因為有如此充分地準備,廉司南來了三天就做好了載人實驗的準備。
熱氣球是在海參崴東南方,距離海岸10公裏的船上升空的。
主要是怕在陸地上升空,熱氣球會被東南風吹到西北方的內陸。
那裏是野蠻的東海女真聚居的地方,李國助怕老師在那裏著陸,會被他們威脅到生命安全。
至於距海岸10公裏的距離,則是他參考了曆史上第一次熱氣球載人實驗的飛行距離。
在另一個時空,人類第一次載人熱氣球飛行於1783年11月21日在法國巴黎穆埃特堡進行,由法國造紙商孟格菲兄弟完成。
那次飛行持續了25分鍾,最終降落在距離起點8千米外的地方。
由於攜帶的燃料有限,廉司南的飛行大概持續了半個小時,最後安全降落在了海參崴南邊的俄羅斯島上。
喜歡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請大家收藏:()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