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李國助心係廉司南
字數:4511 加入書籤
第247章 李國助心係廉司南
“歐叔有事,讓慧琴或秀畫傳我過去即可,何必親自過來呢?”
李國助好像沒察覺他的不自然,隻是笑著問道。
“無妨,秋高氣爽,我找你的同時也順便出來走走。”
說到這裏,歐華宇遲疑了片刻,一臉不好意思地道,
“賢侄,雖然我答應過你今年可以不回去過中秋。”
“但佳節將至,我卻又有些想家了。”
“今天是八月初五,今日或明日出發,或許還能趕在中秋當天回去呢。”
“可以!”李國助卻十分幹脆地答應了,“明天咱們就回去。”
“誒,你……”
歐華宇驚呆了,沒想到李國助會答應地這麽幹脆,
“你、你這就答應了?”
李國助含笑頷首,旋即臉上卻露出了憂色:
“是因為廉老師,他這兩三年參加過德川家康的祭禮後,都是六七月份過來,”
“可今年卻到現在都沒來,我有些放心不下。”
曆史上,威廉·亞當斯是於1620年5月26日在日本平戶去世,
也就是當年德川家康祭日的七天之後。
李國助隻記得年份,卻沒記得具體的月份和日期。
如果記得,那麽年後他是絕不會急著回來的,
說什麽也要等到德川家康的祭日過了,確定廉司南安然無恙,才會帶上他一起過來。
不過廉司南並不是猝死的,而是經曆了一段生病的過程後病逝的。
在確認了海藻灣為真正的不凍港後,從1619年開始,
李國助都是過完元宵節後沒幾天,就從平戶起錨航向海藻灣,
然後通過冰麵返回永明城,要麽就在雅蘭城待到海參崴外港冰消之時,再乘船回去。
按陽曆算,元宵節後也就是2月下旬到3月初的樣子。
他清楚地記得,那時候廉司南看起來還很健康,就跟歐華宇現在一樣,
畢竟這幾年廉司南一直都在調養身體,
在平戶是許儀後幫他調養,在這邊時李國助幫他調養,
可謂是得到了無微不至的關懷嗬護。
所以廉司南今年不太可能在李國助走了以後突然病倒,除非是染上了什麽急症。
但有許儀後照應,應該也能保住他的性命,
特別是李國助去年回去以後,還給過許儀後一些自己親手製成的精致大蒜素鹽酸鹽,
給他詳細介紹過療效,以及臨床實驗的一些情形,還教過他用法,
隻要廉司南的病是細菌性感染,則以許儀後的醫術再配上精致大蒜素鹽酸鹽,就沒有不藥到病除的道理。
那些精致大蒜素鹽酸鹽,是1619年永明學會研製出酸堿試劑和減壓蒸餾裝置後,李國助親自操作提取的,
質量雖然未必能達到現代的標準,但肯定在1618年提取的那些大蒜素鹽酸鹽之上。
畢竟有了酸堿試劑,就可以確保大蒜素鹽酸鹽呈酸性或中性,
有了減壓蒸餾裝置,則可以顯著提升大蒜素鹽酸鹽的提煉純度。
何況1619年的臨床實驗也證實了這一點。
永明學會研製的酸堿試劑,是從蘇木中提取的天然色素,
在酸性溶液中一般呈現出偏黃色或者橙黃色等色調,
當溶液環境逐漸變為堿性時,顏色會向紫紅色、紅紫色方向轉變。
不過,它的變色範圍不像一些經典的化學酸堿指示劑,
如石蕊、酚酞等,有非常精準明確的ph值變色區間界定,
整體變色區間相對較寬泛、不夠精確,更多是大致區分酸性、堿性環境。
但以17世紀的技術條件,這已經是很不容易了。
永明學會研製的減壓蒸餾裝置雖然還有點粗糙,但原理上已經很接近現代的減壓蒸餾裝置了。
得益於改進蒸汽機積累的經驗,林翌研製的減壓蒸餾裝置擁有較好的氣密性,
還配有活塞式真空泵,算是具備了減壓蒸餾裝置的兩個基本條件。
真空泵的作用,是抽出蒸餾係統內的空氣及其他氣體,從而降低係統內的壓力。
而整個蒸餾裝置需要良好的密封,通常采用磨口玻璃儀器配合合適的密封油脂等,
防止外界空氣進入係統,使得真空泵創造出的低壓環境得以維持。
一旦有空氣泄漏進入係統,會導致係統壓力升高,
就無法達到理想的減壓蒸餾效果,裝置內的溶液沸點也會相應地偏離預期的降低值。
曆史上,最早的真空泵是由德國馬德堡市市長奧托?馮?格裏克於1650年發明的活塞式真空泵。
1654年,他對該真空泵進行了改進,但還是比較粗糙,連接處要通過浸水保持密封。
1657年,居裏克利用他發明的真空泵進行了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了大氣壓可以產生巨大的力量。
所以林翌發明的減壓蒸餾裝置並沒有超出17世紀的技術條件。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再說了,廉司南如果病危,李旦肯定要派人來通知李國助,讓他回去見老師最後一麵。
如今既然沒有人來,就說明廉司南大概率無恙。
但廉司南到現在都不來,終究是個反常現象,李國助始終是放心不下。
“嗯,回去看看也好。”
歐華宇附議,
“如今公司一切都欣欣向榮,振泉兄把一切都打理的井井有條,你也不是完全走不開嘛。”
李國助含笑頷首,說道:
“正好莊桂的船過來采購貨物還沒走,可以讓他送咱們回平戶。”
“啊這……”
歐華宇遲疑了一下,說道:
“這不太合適吧,他是從朝鮮來的,送咱們回日本又不順路。”
“誒,都是自家哥哥,有什麽不合適的。”
李國助不以為然地笑道,
“送咱們回到日本以後,他再返回朝鮮,正好能趕上收獲棉花的時候,可以順便再回來送棉花給紡織廠。”
莊桂與林福、李英、楊經十分要好。
在1617年5月,李國助召集的那次永明學會的會議上,
因為金順姬要求黃昭考朝鮮的科舉,李國助怕她一個人打理不來平安道的事務,
便讓李德從經濟學會選兩個人做她的助手,莊桂就是其中之一,還有一人叫張輝。
這兩人的名字在《台灣外記》裏都出現過,也都在與顏思齊結義的二十八人之中。
喜歡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請大家收藏:()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