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蘇昌城

字數:4412   加入書籤

A+A-


    “蘇昌城,蘇州的蘇,昌盛的昌。”
    李國助遲疑了好一陣才說道,可語氣卻不是很堅定。
    在這個過程中,他的表情不知為何,還顯得有些糾結。
    “蘇昌……”虞明珠含英咀華,“倒是個不錯的名字,可你是根據什麽取的呀?”
    “沒什麽,蘇昌是一條河的名字,就像雅蘭城的名字,是源自雅蘭河一樣。”
    李國助淡淡地道。
    “你是說,橋下的這條河叫蘇昌河?”虞明珠低頭看著橋下的河麵問道。
    “不,它隻是蘇昌河的一條支流,本來沒有名字,所以我隻好用蘇昌給此城命名。”
    李國助聳了聳肩,無所謂地答道。
    其實橋下的這條河有個俄國名,叫巴拉巴什河。
    顯然用“巴拉巴什”命名新城,是李國助不能接受的。
    不過他上輩子倒是研究過哈桑區中幾條主要河流的中國原名,
    知道巴拉巴什河,是蘇昌河的一條支流,而蘇昌河又是綏芬河下遊的一條分支。
    因為隻是一條支流的支流,所以哈桑區還屬於中國的時候,這條河並沒有名稱。
    鑒於它是蘇昌河的支流,李國助才想到用“蘇昌”為此城命名。
    虞明珠微微歪頭,若有所思地道:
    “可我怎麽好像從未聽說過女真之地有這樣一條河?”
    她從小在朝鮮長大,接觸的女真信息比較多,完全有理由提出這樣的質疑。
    “蘇昌是女真語的漢語音譯,可能與朝鮮語對同一個名稱的音譯有差別吧。”
    李國助輕車熟路地答道,
    “好比雅蘭河,‘雅蘭’也是女真語的漢語音譯,而朝鮮語的音譯卻是‘也羅’。”
    其實他隻說了一半事實,另一半事實沒法說。
    蘇昌河的名字的確是源自女真語,意為“水獺河”。
    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簽訂後,綏芬河下遊及蘇昌河流域被劃歸俄羅斯帝國,
    俄方沿用滿語地名,轉寫為俄語是“cyчah”,再轉寫成漢語就是“蘇昌”。
    也就是說,“蘇昌”其實是對那條河的女真語名的俄語音譯的漢語音譯,
    如果是對女真語的直接音譯,倒是未必會被譯成“蘇昌”。
    “你喜歡這個名字嗎?雷耶斯。”虞明珠沉默片刻,突然扭頭問道。
    “喜歡,非常喜歡!”
    雷耶斯興奮地說道,又扭頭問李國助,
    “第二座新城也要建在一條河的入海口處,是不是也要用河的名字給城命名?”
    李國助搖了搖頭,說道:“不行,因為那條河沒有名字。”
    雷耶斯愣了一下,問道:“那它會不會是某條有名字的河的支流呢?”
    “不是,它就是一條獨立入海的小河。”李國助淡淡地道。
    “真可惜啊……”
    雷耶斯一臉遺憾地道,
    “那條河其實不算小呢,女真人為什麽不給它取名呢?”
    李國助輕笑一聲,搖了搖頭:“這我就不知道了。”
    “那看來第二座新城是不能再用臨近河流的名稱命名了。”
    雷耶斯聳了聳肩,無奈地道。
    “是啊……其實從幾年前,我就開始頭疼這件事了,可惜到現在也沒個頭緒。”
    李國助上輩子了解過哈桑區的行政區劃和地理,知道其中有六鎮兩鄉。
    而他計劃要在這一帶建的六座新城的位置,跟六鎮都是重疊的。
    這倒不是說,他在生搬硬套,而是城鎮選址本來就遵循著一些客觀規律。
    所以不管是哪個時代,哪個國家的人在同一個地區選址建城,都不會有太大的差別。
    除非選址的人根本就是個地理小白,完全不懂地理對城鎮發展的重要意義,倒是有可能做出與別人大相徑庭的選擇。
    哈桑區六鎮從南到北分別是哈桑鎮、克拉斯基諾鎮、波謝特鎮、紮魯比諾鎮、斯拉夫揚卡鎮、濱海鎮。
    兩鄉分別是別茲韋爾霍沃鄉、巴拉巴什鄉,分別在蘇昌城的南北兩側。
    這兩個鄉占了哈桑區差不多四成的麵積,而且境內多低山丘陵,還有大片天然祚林。
    所以將來公司的蠶場肯定會集中在這兩個鄉裏。
    而夾在兩鄉之間的蘇昌城必然會成為南海邊地柞絲綢的生產和轉運中心。
    所以李國助對蘇昌城的命名是挺上心的。
    因為考慮規劃中的六座新城並非都能用臨近的河流命名,所以他一開始並不想用蘇昌給這座新城命名。
    而是想找一個六座新城可以通用的命名方式。
    卻沒想到雷耶斯會突然請求他給這座新城取名,沒奈何,他隻好用了蘇昌。
    這就是他說出蘇昌之名的時候,會顯得遲疑和糾結的原因。
    如今既然雷耶斯和虞明珠都喜歡蘇昌城的名字,他也隻好放下給六座新城找個通用命名方式的執念了。
    第二座新城的位置與斯拉夫揚卡鎮重疊,為哈桑區的行政中心,
    瀕臨阿穆爾灣,靠近巴克拉諾夫卡河的入海口。
    巴克拉諾夫卡就是雷耶斯說的那條河的俄國名,可惜它是真的沒有中國舊名。
    所以得找個別的方法給第二座新城取名。
    除了蘇昌城,哈桑區能用河流的中國舊名給新城取名的鎮,還有哈桑鎮和克拉斯基諾鎮。
    哈桑鎮位於圖們江的支流流域附近。
    如果南海邊地公司在哈桑鎮的位置建城,可以叫豆滿城,或徒門城。
    明朝人對圖們江的稱呼,是徒門河,非常接近現代的名稱。
    克拉斯基諾鎮位於揚琴河沿岸。
    “揚琴”依然是俄國對這條河的女真語名稱的音譯,中國則是音譯為“鹽杵”。
    所以揚琴河就是大名鼎鼎的鹽杵河。
    如果南海邊地公司在克拉斯基諾鎮的位置建城,可以叫揚琴城,或鹽杵城。
    很顯然,揚琴城是個更優美一些的名稱,而李國助也確實更傾向於這個名稱。
    波謝特鎮是港口城鎮,靠近波西耶特灣的沿海小河,且多為季節性溪流。
    不要說中國舊名,就是俄羅斯都沒有給這些小河取名。
    所以得找個別的方法給建在那裏的新城取名。
    紮魯比諾鎮,是哈桑區重要的漁港,臨近埃克斯佩迪齊灣的小溪流,河流規模較小。
    同樣是既沒有俄國名,也沒有中國舊名。
    所以也得找個別的方法給建在那裏的新城取名。
    喜歡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請大家收藏:()明末華商之南海邊地公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