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陛下,請看這絕戶計!

字數:4904   加入書籤

A+A-


    “此事,我會親自寫成奏折,八百裏加急,送往鹹陽,請陛下聖裁。”
    蒙恬的聲音打破了帳內的死寂,為這樁足以顛覆草原格局的毒計,定下了最終的基調。
    在場之人都心知肚明,這不過是個流程。
    以始皇帝那吞並六合的雄才大略與鐵血手腕,他會如何選擇,根本毫無懸念。
    “在陛下的旨意抵達之前,”蒙恬轉過身,目光如冰冷的刀鋒,掃過帳內每一個人,“這個‘易貨點’,由誰來主持?”
    一瞬間,所有人的呼吸都為之一滯。
    是啊,計策再毒,也需要一個不怕髒了手的執行者。
    這個執行者,不需要仁義,不需要勇武,甚至不需要超凡的智慧。
    他需要的,是毫無道德底線,
    王離第一個皺起了眉頭,他下意識地挺直了腰板,
    他乃通武侯王賁之子,王氏將門,血統高貴。
    讓他去像個市井商販,為了幾個人頭幾袋鹽斤斤計較?
    這簡直是對他身份的褻瀆!
    公子高的臉色同樣難看。
    他渴望建功立業,但他更需要在這片封地上樹立起自己的威望。
    如果他這位新任的朔方王,上位第一件事就是建立一個官方的人口販賣市場……
    那他以後還如何在草原立足?他這個王,豈不成了個人販子頭子?
    至於蒙恬自己,身為三軍主帥,大秦軍神,更不可能親自下場。
    帳內,再次陷入了沉默。
    這塊燙手的山芋,誰也不想接。
    “我倒是有一個人選。”
    蘇齊的聲音響起,瞬間成了全場的焦點。
    “誰?”蒙恬問道。
    “新任的都尉,劉邦。”
    ……
    半個時辰後。
    劉邦正和樊噲等一眾沛縣老鄉,在自己的新營帳裏,圍著一鍋熱氣騰騰的羊肉大快朵頤。
    他現在是都尉了,想的不再是明天能不能活下來,而是如何操練兵馬,如何鞏固地位,如何在下一次大戰中,再立新功。
    就在他喝得微醺,摟著樊噲的脖子,吹噓自己在泗水亭是何等威風時,帳簾被猛地掀開。
    一股寒風灌了進來。
    一名蒙恬的親衛,麵無表情地立在門口,
    “劉邦都尉,大將軍有令,命你立刻前往帥帳議事!”
    劉邦心中一個激靈,酒意瞬間醒了大半。
    又有好事?
    難道是鹹陽的封賞下來了?
    他不敢怠慢,連忙胡亂抹了把嘴,整理好衣甲,跟著那名親衛,一路小跑地衝向中軍帥帳。
    然而,帳內的氣氛,卻和他想象中的封賞完全不同。
    隻有蒙恬、扶蘇、公子高等寥寥數位大人物,靜靜地看著他,目光各異。
    劉邦心裏“咯噔”一下,
    “劉邦。”
    蒙恬開門見山,直接將那份剛剛議定的計劃,簡明扼要地對他說了一遍。
    讓他,去建立一個用糧食、鹽巴,去交換匈奴人奴隸的市場。
    劉邦聽完,整個人都僵在了原地,如遭雷擊。
    這活兒,幹好了,是天大的功勞。
    幹不好,怕是連怎麽死的都不知道。
    草原上的那些蠻子,可不是什麽善男信女,翻臉比翻書還快。
    “怎麽?不敢?”蒙恬的聲音,不帶一絲溫度,卻像山一樣壓了過來。
    劉邦的腦子,在這一刻飛速運轉,快得幾乎要冒出火星。
    危險?
    他劉邦這輩子,幹的哪件事不危險?
    得罪人?
    他一個光腳的,怕得罪誰?
    不!
    他看到的不是危險,而是一個千載難逢,一步登天的機會!
    他強壓下心中的狂喜,臉上卻瞬間擠出一副快要哭出來的、為難又惶恐的表情。
    “大將軍!殿下!非是小的膽怯啊!”
    “隻是……隻是此事實在是茲事體大,小的出身鄙野,才疏學淺,怕……怕辜負了諸位大人的厚望啊!”
    扶蘇看著他那副市井無賴的樣子,眼中閃過一抹深深的厭惡,不忍再看,直接別過了頭去。
    公子高卻饒有興致地打量著他,仿佛在看一出有趣的戲。
    隻有蘇齊,看著劉邦的“表演”,眼中滿是欣賞。
    這小子,果然是個天生的戲子。
    蒙恬麵無表情地看著他,聲音斬釘截鐵。
    “本將不是在與你商議。”
    “這是軍令。”
    他頓了頓,也知道這個事情不地道,畢竟這個年代的人還是很要臉的。
    “此事若成,你便是我大秦開疆拓土的第一功臣。朔方王治下,所有‘易貨點’,皆由你一人總領!”
    劉邦不再偽裝,猛地挺直了腰板,對著蒙恬重重一揖到底!
    聲音洪亮如鍾!
    “請大將軍放心!末將就是綁,就是搶,也一定把這樁買賣給您辦得漂漂亮亮!保證讓那些匈奴人哭著喊著,把他們自己的族人往我們車上送!”
    朔方,九原以北,一處無名隘口。
    這裏曾是匈奴人南下劫掠的必經之路,如今,卻被一座拔地而起的簡陋堡寨所占據。
    寨牆之後,是一排排碼得整整齊齊的麻袋,裏麵裝著雪白的鹽和金黃的粟米。旁邊,還有堆積如山的鐵鍋、粗布,甚至幾輛裝著烈酒的大車。
    劉邦穿著一身嶄新的都尉鎧甲,人模狗樣地站在寨樓上,手裏卻捏著一根不知道從哪兒順來的羊腿,吃得滿嘴流油。
    “大哥,這活兒……真能幹成?”樊噲站在他身邊,看著遠處空曠的雪原,有些不確定地問道,“用鹽巴換人?咱們剛剛把他們打殘,這幫匈奴人,能有這麽蠢?”
    “蠢?”
    劉邦啃完最後一口肉,把骨頭隨手一扔,發出一聲低沉的、野獸般的笑。
    “老樊,你信不信,要不了三天,他們就會覺得,拿人來換鹽,是長生天對他們最大的恩賜。”
    他拍了拍身邊的麻袋,笑容裏透著一股子冷酷。
    “這玩意兒,現在不是鹽。”
    “是命!”
    為了把“生意”做出去,劉邦派出了幾十個機靈的斥候,讓他們四處散播消息:大秦朔方王仁德,不忍草原子民受凍餒之苦,特設易貨點,願與各部公平交易,共度寒冬。
    消息像長了翅膀,很快就傳遍了方圓百裏的部落。
    起初,草原上死寂一片。
    沒人相信秦人會發善心。
    殘存的部落躲在山坳裏,藏在枯草灘後,用混雜著懷疑、仇恨與警惕的目光,遠遠觀望著那座拔地而起的秦軍堡寨。
    直到第三天,終於有人扛不住了。
    那是一支約莫百餘人的小型部落,他們的首領,是一個名叫“哈丹”的幹瘦中年男人。
    哈丹的部落在九原之戰中被打殘,青壯死傷殆盡,如今隻剩下這百十來號老弱。
    他們隨身攜帶的肉幹早已吃光,再找不到食物,不出十天,所有人都會變成雪地裏僵硬的屍體。
    求生的本能,最終戰勝了恐懼和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