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南明有一手好牌,為什麽打的稀巴爛?
字數:3826 加入書籤
【南明有一手好牌,為什麽打的稀巴爛?曆史南明】
【“1644年4月,李自成攻進北京,崇禎皇帝上吊殉國。”】
【“從我們現代人的視角看,明朝到這裏就算亡了。”】
【“但是,當時的人不這麽認為。”】
【“了解明朝史的人應該知道,明朝有兩京。”】
【“北京沒了,還有南京。”】
【“當時南京這套班子還完整保留,完全可以東山再起。”】
【“所以兩個月後,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稱帝時,人們覺得一點問題也沒有。”】
【“可是由南明第一個皇帝朱由崧,到最後在雲南被殺的永曆帝,南明經曆四帝一監國,總共也就18年。”】
【“同樣是隻有半壁江山的政權,司馬睿在建康建立的東晉,讓晉朝又統治了100多年。趙構建立南宋,讓宋朝多存在了150多年。”】
【“為什麽南明這麽短命呢?”】
【“要知道,南明的地盤可比南宋要大啊,正統性比南唐的李昪要強,可他滅亡的卻最快。”】
【“並且優勢還不止這些,雖然中原地區以及陝西、四川、湖北這些地方被戰爭和災荒摧殘,但是富裕的江南並沒有受到多大影響,這裏還是明帝國物產最豐富、人口最密集、交稅最多的地區。”】
【“還有剛才說過的,南京這套班子還完整保留,可以直接運作,這可比匆忙跑到南方的司馬睿和趙構有優勢多了。”】
【“正是因為種種優勢,當時的老百姓才認為,我大明沒有亡。”】
“南明的政權基礎、物質積累和軍隊數量,比東晉和南宋更好。”
“一幫臭魚爛蝦,還不如趙構!”
【“為什麽把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爛?”】
【“原因是打牌的人不行!”】
【“崇禎死的很匆忙,對繼承人沒有什麽安排,南京的大臣們商量,國不可一日無君,要趕快立一個新皇帝。”】
【“朱由崧就成了第一人選,他爺爺是明神宗朱翊鈞,他父親是福王朱常洵,就是被李自成煮了的那個。”】
【“他作為朱常洵的長子,應該對李自成恨之入骨,應率大軍為父報仇,剿滅李自成。或暫時隱忍,聯合李自成對付滿清,奪回大明江山。”】
【“可恰恰相反,這個朱由崧沒經過任何考核就匆匆坐上了皇位,完全是個昏君。”】
【“這哥們一上位,別的不幹,先修新宮殿,挑選美女進宮,隻想盡情享受,醉生夢死。”】
【“根本沒想過重整江山,打回中原。”】
【“當時民間有人諷刺弘光帝不管國家,為了一己私欲,耗費國家資源大肆選妃,編了個戲,叫拉郎配。”】
【“他結婚的時候,那排場更是奢靡到頂,光是一頂鑲著貓眼石和祖母綠的禮冠就價值十萬兩白銀,相當於五千士兵一年的費用,”】
【“宮裏製作金銀器具的銀作局,工匠就有一千多人。光是每個月工匠的夥食費就多達3600兩,這還沒算這些工匠每天做金銀器具的花費。”】
【“就這樣,他還不滿意。”】
【“當年除夕夜,朱由崧一個人坐在興寧宮裏愁眉苦臉的,身邊的太監問他:宮殿新建成,皇上您應該高興呀,怎麽悶悶不樂呢?是思念皇兄嗎?”】
【“朱由崧說:是戲班子的好戲子太少了。”】
“昏君!”
“朱家子孫這麽多,偏偏讓這個人當了皇帝,天要亡大明,誰也攔不住!”
朱元璋:江山都快沒了,還隻顧著享樂,咱想砍死這頭豬(▼皿▼)
【“皇帝這麽肆無忌憚的花錢,朝廷財政立馬就緊張起來。”】
【“為了解決財政困難,內閣首輔馬士英想了個辦法,公開賣官。”】
【“他先從廣大的讀書人下手,規定各個府州縣的童生,隻要交一定數量的銀子,就能免試獲得秀才的資格,直接參加科舉考試。”】
【“後來又明碼標價的賣官,武英殿中書賣900兩,文華殿中書賣1500兩,拔貢賣1000兩,內閣中書賣2000兩。”】
【“一時間,江南的有錢人都紛紛花錢買官,哪怕一個字都不認識,也能當秀才。”】
【“他們當官以後,為了趕緊回本,就想盡辦法以權謀私,壓榨老百姓。”】
“買官賣官,亡國之兆!”
“南明那些官員不看史書?不知道買官賣官的後果?”
【“這種完全不顧百姓死活的搜刮,讓南明政權在人們心理崩塌。”】
【“統治者胸無大誌,南明政權別說吹起反攻的號角,就連被動應對清軍的進攻都很艱難。”】
【“相比起來,東晉剛建國的時候,還積極派兵收複北方失地。”】
【“南宋剛建國的時候,也派高級官員去河南河北聯絡收編抗擊金兵的起義軍,騷擾金國的腹地,不讓金國建立起穩定的統治。”】
【“同時派嶽飛帶著軍隊收複重鎮襄陽,從側麵牽製南下的金軍,保住了東南的穩定。”】
【“再看看南明,皇帝驕奢淫逸,不幹正事,白白浪費國庫裏的錢,南明政權高層除了賣官,還忙著黨爭。”】
【“對,國家都要亡了,他們的內部鬥爭卻更激烈了,內耗不斷。”】
【“內閣首輔馬士英,他擁立朱由崧為帝,屬於頭號功臣,深受朱由崧重用。”】
【“這位內閣首輔原本跟東林黨沒什麽過節,但是他有個死黨叫阮大铖,以前被東林黨鬥倒,被罷官好多年。”】
【“為了給好兄弟出氣,在外敵打過來的情況下,還跟東林黨死磕內鬥。”】
【“當清軍渡過淮河逼近長江的時候,受東林黨提拔的左良玉,從武昌起兵,以清君側為名,討伐馬士英。”】
【“馬士英公開對東林黨說:你們這些東林黨人,借口防守長江,想放左良玉的叛軍進來,清兵來了,還能商量議和,左良玉的叛軍來了,你們這些東林黨人還能當高官?我們君臣都得死翹翹。”】
【“他還說:寧可君臣皆死於清,不可死於左良玉手。”】
【“直到這個時候,南明的大臣把黨爭看得比國家危難還重。”】
喜歡短視頻:震驚諸天萬界請大家收藏:()短視頻:震驚諸天萬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