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從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可能會刷新你的認知#野史
字數:2643 加入書籤
[所以曹操的三觀最正!]
[啥意思?]
[曹操喜歡少婦,18歲以上的。]
[14歲,死的時候有四個兒子,可能嗎?]
[怎麽不可能?康熙13歲當爹。]
[古人十幾歲當爹很正常,漢文帝劉恒隻比他兒子漢景帝劉啟大15歲。]
[那問題來了,十三四歲的孩子在古代都能當爹了,在現代殺人憑什麽不判死刑?]
[因為12~14歲的孩子心智不全,容易被蠱惑,所以他們犯事,由他們的監護人承擔責任,而監護人一般不承擔刑事責任,隻承擔民事責任。]
“世人說我秦法嚴苛,後人又覺得他們的刑法太輕,嗬嗬!”
……
【從另一個角度看曆史,可能會刷新你的認知野史】
“又提到野史了!”
“這次會有受害者嗎?”
“咱最厭恨野史!”
“看標題,不像是那種野史。”
【“史書都是勝利者書寫的,其中不乏矛盾之處,你知道這些矛盾之處背後的真相嗎?”】
【“比如曹操打敗袁紹後,繳獲了很多文書,其中一部分是曹操手下密謀投奔袁紹的書信。”】
【“當時曹操說,袁紹那麽強大,我都不能自保,何況是別人。”】
【“然後曹操將這些書信當眾燒毀。”】
【“史書記載了這段曆史,三國演義也提到了這段。”】
【“很多人看到這段,認為曹操心胸寬廣、顧全大局。”】
【“但曹操真的是這樣的人嗎?”】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三國演義裏的這句台詞,曹操在現實中可能沒說過,但他就是這樣的人,動不動就屠城滅族,那時他為什麽不能心胸開闊一下?饒底層老百姓一命。”】
【“作為一個梟雄,身邊有許多隨時都會背叛他的人,曹操真的不想知道這些人是誰嗎?”】
【“背叛隻有零次和無數次,連我們都知道這個道理,曹操不可能不知道。”】
【“那真相究竟是怎樣的?”】
【“我們可以發現,在這不久後,有大量官員被曹操降職或斬首。”】
【“而史書從未提及,曹操為什麽要處置這些官員?”】
【“這件事成了正史中的謎題。”】
【“但是野史卻寫到了,袁紹敗走,太祖使人搜袁紹書室,通書閱讀,陰知儼必為之計。”】
【“意思是:曹操為了穩住這些叛臣,明麵上把文武官員們與袁紹往來的書信全都燒了。”】
【“但是在燒信之前,他早就看過這些信了。”】
【“哪些人背叛他,他一清二楚。”】
【“在這些手握兵權的人放下戒備之後,再拿下處置。”】
“這野史比正史更真實!”
“你指望一個多疑好猜忌的梟雄用寬宏大量、真心感化叛徒?緩兵之計罷了!”
“換我,我也會清理那些叛徒!誰會放著身邊的隱患不管?”
【“像這種例子還有很多。”】
【“當你們讀正史,覺得矛盾、無厘頭的時候,那就不妨看看野史,從另一個視角來看看它是怎麽寫的,一結合一對比,很多真相自然就出來了。”】
“但也不能盲目的相信野史!”
——
[讀史書千萬別犯傻。]
[不讀史書,反而相信營銷號和野史的,反而更傻。]
[知道麽,現在電視劇演的,朱瞻基喜歡玩蟋蟀,被稱為蟋蟀天子,正史中根本沒有記載,是野史和民間傳說,直到上個世紀90年代,被證實是真的。]
[曆史就是真真假假,大體是真的,很多細節是假的。]
喜歡短視頻:震驚諸天萬界請大家收藏:()短視頻:震驚諸天萬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