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以下古代忠臣的回報方式,你覺得誰最催人淚目?#反差

字數:2992   加入書籤

A+A-


    【以下古代忠臣的回報方式,你覺得誰最催人淚目?反差忠臣】
    “忠臣首推諸葛丞相!”
    “周公旦、屈原。”
    “南宋的嶽飛和文天祥。”
    “要說催人淚目,那可太多了,看看視頻怎麽說吧!”
    “反差……說的應該不是尋常的忠臣!”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大周忠臣嬴稷,派大軍入周都洛邑,請周赧王及九鼎永辟鹹陽,避免了周室根基落入六國佞臣之手。”】
    “嗯?”
    “說錯了吧?”
    “你說秦昭襄王是周天子的忠臣?”
    “天大的笑話!”
    趙魏韓齊楚燕:我們是六國佞臣?最大的佞臣,是你奪九鼎滅周的秦國!
    【“元始元年,西漢忠臣王莽,堅決推辭太後封賞詔令,隻接受安漢公爵,太傅官職,領四輔事。”】
    【“為顯示非專權,多人共同執政的公平性,除封爵之事外,其餘政事皆由安漢公、四輔平決。”】
    “在西漢,異姓最多封侯,封公就已是僭越。”
    “所謂的四輔,是王莽和他的三個親信組成的,還是王莽一個人說了算,哪來的公平性?”
    “這哪是反差?明明是反諷!”
    “忠臣?我看都是權臣奸臣!”
    【“中平六年,東漢忠臣董卓為完成靈帝遺誌,仿霍光事例,廢少帝,立靈帝屬意的劉協為皇帝,為震懾不遵靈帝遺誌的關東諸侯,他不得已,自拜相國,入朝不趨,劍履上殿,為獻帝弑殺少帝及何太後以絕後患。”】
    “董卓這是第二次被洗白了!”
    “第三次。”
    董卓:沒錯,史書就應該這樣寫!
    【“甘露五年,曹魏忠臣司馬昭兩次推辭晉公、加九錫,驚聞心腹成濟竟敢當街弑君,於是大義凜然的將成濟誅三族,並將教唆受聖上離間重臣的王經一並斬殺,以告慰先帝曹髦的在天之靈,一生雖位至晉王,加九錫,卻至死都是魏臣。”】
    司馬昭:就喜歡這樣的史官,但就是找不到!
    【“永昌元年,東晉忠臣王敦,為誅除朝中奸臣,不得已於武昌起兵清君側,在清理了朝中奸佞後,沒有乘勢殺害皇帝,僅僅獲得了‘四方貢獻多入已府,將相嶽枚悉出其門’的防止奸臣複出之權柄,留下了王與馬共天下的佳話。”】
    【“白雀二年,前秦忠臣姚萇,為報昔日苻堅委以龍驤將軍軍職的知遇之恩,不惜背負弑主罵名,追諡昔日之主苻堅為壯烈天王,為紀念苻堅,他建立了不姓苻的大秦。”】
    “這位後秦的開國之君姚萇,在史書上的名氣雖然不及董卓曹操,但行事比董卓曹操更卑劣,叛主、弑君、篡位,能做的都做了!”
    【“武泰元年,北魏忠臣爾朱榮,聽聞靈太後毒殺孝明帝元詡,激憤之下兵指京師,不僅將靈太後丟進黃河淹死,更令兩千多朝臣集體下黃泉陪伴先帝元詡。”】
    【“永熙三年,西魏忠臣宇文泰被王思政譽為心存魏室,他迎北魏孝武帝徙都關中,誓除權臣高歡。”】
    【“在孝武帝意外中毒身亡後的亂局下,他以丞相、都督中外諸軍事、大行台、安定郡公身份,立元寶炬為帝,以延續魏祚。”】
    “意外中毒身亡?”
    “明明是被宇文泰毒殺的!”
    【“武定七年,東魏忠臣高澄雖然嘴上說著‘陛下何故謀反’,但卻恪守臣節,用軟禁的方式保護著皇帝元善見。”】
    “對皇帝連罵帶打,你說這是恪守臣節?”
    “嗬嗬!”
    【“梁太清三年,南梁忠臣侯景為報答好心收留他的蕭衍,用蕭衍不斷送來的運輸物資起兵清君側,攻破台城後,他光想著不殺害恩人,卻忘了交代手下人送吃的,結果蕭衍被侯景的一時疏忽餓死。”】
    【“中和二年,大唐忠臣朱溫因其降唐的義舉,被唐僖宗譽為天賜的上將,賜名全忠。”】
    【“後將昭宗接至洛陽,一心替昭宗管理著風雨飄搖的大唐。”】
    【“顯德七年,世宗突然離世,幼主無法震懾部眾的危難關頭,後周忠臣趙匡胤被將士們強行黃袍加身。”】
    【“他無奈,隻能倉促即位,背負篡位罵名,一切隻為保護世宗柴榮留下的孤兒寡母不受傷害。”】
    “史書上那幾個有名的權臣全被洗白了!”
    “為何沒有北周的宇文護?這位可是連殺三帝!可以說他成全了北周武帝宇文邕!”
    崔杼:我呢?我也是忠臣!
    ——
    [真·忠臣]
    [全是逆賊。]
    [這麽一解釋,就都是忠臣了!]
    喜歡短視頻:震驚諸天萬界請大家收藏:()短視頻:震驚諸天萬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