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古寺探案路,新索舊礙間

字數:6517   加入書籤

A+A-


    我握著那封沒有署名的信紙,指節發白。
    “注意你身邊的每一個人。”
    這句話像一根細針,輕輕紮進我心裏最柔軟也最敏感的地方。
    我掃了一眼窗外,晨光透過窗欞斜斜地灑進來,落在案幾上那些卷宗和文書上。
    大理寺裏一切如常,腳步聲、說話聲、書頁翻動的聲音交錯在一起,仿佛昨夜的神秘警告隻是我的錯覺。
    可我知道,它不是。
    我把信紙收進袖中,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到手頭的工作上。
    古寺一案已經告破,但案子的核心——那件所謂的“秘寶”卻始終下落不明。
    更奇怪的是,案件中幾個關鍵人物的行為動機仍有矛盾之處,尤其是那個自稱主持儀式的老僧,在審訊中始終閉口不言,仿佛背後藏著什麽不可告人的秘密。
    我翻開卷宗,從第一張證詞開始重新梳理。
    一個時辰過去了,兩個時辰……我越看越覺得不對勁。
    有些證詞看似合情合理,卻經不起推敲;有些線索被忽視了,可能是因為我當時太急於結案。
    我的眉頭越皺越緊,心跳也不由自主地加快。
    是我漏掉了什麽嗎?
    我不確定。
    可這念頭一旦生根,就像藤蔓一樣迅速蔓延開來,纏繞住我所有的思緒。
    我記得第一次踏進大理寺時的忐忑,記得為了掩飾身份而故意裝傻充愣的樣子,記得在一次次探案中逐漸磨煉出的敏銳直覺。
    如今我已能獨立辦案,甚至能在李餅麵前提出自己的推理,可現在,這些過往的努力仿佛突然崩塌,隻剩下滿腦子的自我懷疑。
    我揉了揉眉心,手指微顫。
    “係統。”我在心中默念。
    熟悉的淡藍色光影在我眼前一閃而過。
    【舊案索引宗卷對比功能啟動,請輸入關鍵詞。】
    我頓了頓,低聲說:“宗教儀式、秘寶、古寺。”
    片刻後,屏幕上跳出一個結果:貞元十五年,隴州靈隱寺案。
    我瞳孔微縮。
    那是五年前的一起舊案,同樣是寺廟中發生命案,同樣涉及所謂“秘寶”,同樣有一場詭異的儀式作為核心線索。
    我立刻調取該案全部卷宗。
    翻閱間,我的心跳越來越快。
    兩起案件的相似點遠遠不止表麵上看起來那麽簡單。
    更重要的是,那起舊案中的“秘寶”——一塊據說是前朝遺失的玉符,最終並未歸檔入庫,而是以“證據不足”為由被注銷了。
    也就是說,它極有可能是被人暗中轉移走了!
    我猛地站起身,椅子在地麵劃出刺耳的摩擦聲。
    如果這塊玉符真的與古寺案有關,那麽它的下落,很可能就是解開整個謎團的關鍵!
    我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發現,但理智告訴我,這絕非巧合。
    我迅速整理好相關資料,準備去向李餅匯報。
    剛走到門口,卻被陳拾攔住了。
    “珍哥兒,你臉色不太好。”他皺眉,“昨晚莫睡好麽?”
    我搖頭:“沒事,隻是有點頭疼。”
    他點點頭,遞來一個油紙包:“這是俺今早買的包子,你吃點東西吧。”
    我接過,輕聲道謝。
    走出大堂時,陽光正好。
    我仰頭望了望天,心裏忽然輕鬆了許多。
    或許,我真的成長了。
    以前遇到問題,我會害怕,會逃避,會懷疑自己是不是不適合做這件事。
    但現在,哪怕麵對未知的危險和撲朔迷離的線索,我也願意迎難而上。
    因為我知道,隻有繼續走下去,才能真正揭開真相的麵紗。
    可是當我帶著新線索踏上前往古寺的路上時,心中卻又升起一絲不安。
    這一次,我要麵對的,不隻是過去的陰影。
    還有,隱藏在信仰背後的秘密。
    當我再次踏入古寺山門時,熟悉的鍾聲回蕩在耳邊,香火繚繞間,卻透著一股說不出的壓抑感。
    守門的小沙彌見是我,神情明顯變了變,低聲道:“孫大人……方丈交代過,不得再接待大理寺的人。”
    我停下腳步,看著他:“為什麽?”
    小沙彌低頭不語。
    我緩步上前:“我隻是想再見一次那位主持儀式的老僧。”
    “他已經……不在寺中。”
    我心頭一震。
    不在寺中?
    去哪兒了?為何沒人通報?
    我正欲追問,身後傳來一聲沉穩的佛號。
    “施主請回。”
    回頭一看,正是那位曾在審訊中拒不配合的老僧,此刻他站在殿門前,神色平靜,目光卻如刀鋒般冷冽。
    我心中警鈴大作。
    他們……知道些什麽?
    又為什麽要隱瞞?
    我緩緩開口:“大師,我隻是想查明真相。”
    老僧合十一笑,語氣卻無比堅決:“有些真相,不是你能碰的。”
    我攥緊了手中的卷宗,指尖冰冷。
    這一刻,我終於意識到——
    這不僅僅是案件本身的問題。
    而是人與信仰之間的對抗,是權力與真相之間的較量。
    而這,才剛剛開始。
    我站在老僧麵前,山風從背後吹來,拂動我的衣角。
    陽光穿過香爐的煙霧,在地磚上投下斑駁的影子,像是某種古老符文,又像是一場精心設計的騙局。
    “大師,您說有些真相不是我能碰的。”我直視著他的雙眼,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傳入每一個人耳中,“可是,如果那是真相呢?它不該被掩埋在謊言之下。”
    老僧依舊合十,麵色平靜如水,但那雙眼睛裏藏著東西——恐懼,還是憤怒?
    “施主執念太深。”他緩緩開口,“放下吧。”
    我不由冷笑:“放下的,是你們。”
    話音未落,周圍已經圍上了不少村民和小沙彌,他們手持香火、法器,目光複雜地看著我。
    有不解,有警惕,甚至……隱隱透出敵意。
    “孫大人,請回!”一個小沙彌突然站出來,語氣激烈,“你擾亂佛門清淨,妄圖褻瀆聖物,我們不能容你再踏入山門一步!”
    “什麽‘聖物’?”我提高聲音,“你們口中的‘秘寶’,真的能保佑你們嗎?三年前,靈隱寺也說過同樣的話,結果呢?死了七條人命,廟宇焚毀,屍骨無存!”
    人群一陣騷動。
    我繼續道:“你們以為自己信的是神明,其實隻是被人利用的工具。是誰告訴你們這塊玉符是聖物?是誰安排了這場所謂的‘儀式’?你們可曾親眼見過它?可曾知道它真正的來曆?”
    沉默在蔓延,如同夜色降臨。
    有幾個年長的村民皺起了眉,低聲議論起來。
    老僧的臉色終於變了,他猛地踏前一步,指著我怒喝:“你胡言亂語!汙蔑佛門!”
    “我不是汙蔑。”我迎著他逼人的氣勢毫不退讓,“我是查案。若真是佛門清白,那就該讓我查清楚。若是有人借佛之名行惡事,難道不該繩之以法?”
    人群中有人點頭,有人猶豫,也有人開始後退幾步,仿佛怕惹禍上身。
    氣氛愈發緊張,劍拔弩張。
    就在這時,一名年輕的村民氣喘籲籲地跑進山門,臉色蒼白,額頭滿是汗珠。
    “大家快來看!山上……山上發現了一些奇怪的東西!好像……好像是和案子有關的痕跡!”
    眾人嘩然。
    我心頭一震,立刻上前抓住那年輕人的手臂:“在哪裏?帶我去看看。”
    “就在寺廟後麵的小山上,我本來是去采藥的,結果發現了幾塊刻著古怪符號的石頭,還有……還有血跡。”
    我渾身一凜。
    “李少卿還在外麵等我,我要立即上報此事。”我回頭看了眼老僧,冷冷一笑,“看來,佛祖也不能阻止真相浮出水麵。”
    老僧沒有說話,隻是緊緊閉上眼睛,嘴唇微動,似乎在默念經文。
    我沒有再看他一眼,轉身便往外走。
    陳拾早已等在外麵,見我神色凝重,忙問:“怎麽了?”
    “先別問,跟我來。”我拉著他快步走向山腳方向,“那邊可能有新的線索。”
    村民們三三兩兩地跟著上來,有些人是因為好奇,有些人則是出於對真相的渴望。
    也有幾個膽小的躲在門口不敢靠近。
    我們沿著山路前行,空氣漸漸變得潮濕陰冷,林間不時傳來鳥獸驚飛的聲音。
    我的心跳加快,手心微微出汗。
    這一路上,我始終記得係統的提醒:
    【風險預警:當前環境存在隱藏危險,建議保持警惕,避免單獨行動。
    應對策略:優先采集證據,避免正麵衝突。】
    我點了點頭,低聲對陳拾道:“小心點,這裏不對勁。”
    他點點頭,握緊了隨身帶的一根短棍。
    越往上走,空氣中彌漫著一股若有若無的腥氣。
    我不由自主地停下腳步,眯起眼睛打量前方。
    那裏,有一片空地,地麵雜草被踩得淩亂,幾塊大石上果然刻著奇怪的符號,隱約還能看到暗紅色的痕跡——正是幹涸的血跡!
    我蹲下身,仔細觀察那些符號,腦海中忽然閃過一個念頭:
    這……和五年前隴州靈隱寺卷宗中的圖案,幾乎一模一樣!
    我猛地抬頭,四下環顧,心中升起一種前所未有的預感:
    這座山,並不簡單。
    而這一切,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