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老皇帝承認沈驚瀾這個兒子
字數:3789 加入書籤
老皇帝麵色緩了緩,看向沈驚瀾的目光中難得多了幾分長輩對晚輩的慈愛。
“朕聽聞榮王府昨夜走了水,你身子無礙吧?”
沈驚瀾:“謝父皇體恤,兒臣一切安好。”
雍國習俗,孩子出生後,由家中長輩取名,等到滿月長輩親手把孩子的名字加進族譜。
老皇帝猶豫一瞬,又問。
“朕還聽說榮王府得了兩位小皇孫?”
“是。”
老皇帝:“……”
他十三個兒子,十五位公主,那個添丁加口的不都是樂得來找他報喜,央求他賜名?
沈驚瀾安頓好溫若初之後,趁著皇後和東宮還沒反應過來,當機立斷,安排人手抄了南卿莊,以及都城附近兩個莊子負責給東宮斂財劣紳的宅子。
忙了一早晨,兩個孩子的名字還沒來得及取。
清楚雍國習俗,新生的孩子需要長輩取名字入族譜。他並無不在意族譜,孩子是溫若初生的,沈驚瀾想讓溫若初給孩子取名字。
沈驚瀾不願意,老皇帝以為沈驚瀾為人木訥不好意思求他,他可是一國之君,豈有上上趕著求人的求他的道理。
父子倆僵持半晌,誰都沒說話。
李公公站在一邊,小心翼翼打量老皇帝神色,這個榮王殿下也真是的,陛下都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就借坡下驢唄。
陛下能承認這兩個孩子是小皇孫,可不容易,有陛下首肯,榮王妃生的這兩個小皇孫,誰也動不了,是能長大的。
李公公挑破尷尬道,一臉笑意。
“榮王府的兩位小皇孫還沒來得及取名吧,左右過兩日榮王也得來求陛下,不如就趁今日把兩位小皇孫的名字定下,省得榮王殿下再多跑一趟。”
沈驚瀾倒吸一口氣,餘光瞄了一眼李公公,眼神警告李公公多事。
撩起衣袍,雙膝跪地,求老皇帝。
“兒臣代兩位犬子求父皇賜名。”
老皇帝眉宇間染上喜色,滿意沈驚瀾對他的恭順,捋了一把花白胡須。
“好,好啊,今日便賜名。”他思索片刻,道,“桓兒和爍兒在前,老九府上的兩位小皇孫,按輩分排老三和老四,老三便叫沈軒,寓意光明軒昂,日後必成大器,老四就叫沈煜,煜有照耀之意,望他一生璀璨。”
沈驚瀾叩首謝恩:“謝父皇賜名,願兩位犬子不負父皇期許。”
老皇帝揮了揮手,“行了,回去多陪陪老婆孩子吧,鄞郡軍餉來源的案子不用你管了,榮王府不能住了,你暫且在老宅子將就幾日,這兩日朕幫你選一處府邸。”
又賜給兩位小皇孫一人一隻金項圈,讓沈驚瀾帶回去。
沈驚瀾回老宅子的時候,溫若初已經睡醒了,兩位小公子在奶娘那吃飽了奶水,躺在搖床裏,一人帶著一個金項圈,排排睡,睡得香甜。
溫若初趴在床邊,下巴墊在手臂上,看兩個小家夥,皺皺巴巴的醜娃娃,這會愣是看順眼了。
沈驚瀾方才回來的時候一臉難色,似是有話,猶猶豫豫的,溫若初再三追問才知道是孩子取名字的事。
老皇帝舔著臉把兩個小家夥的名字定下了。
沈驚瀾怕她生氣。
溫若初沒覺得生氣,反而覺得是好事,沈驚瀾到底是老皇帝的親兒子,沈驚瀾的兒子可不就是人家孫子?
隻有經過老皇帝承認,兩個小家夥的名字才能寫在雍國皇室玉牒上,將來才有機會承襲大統,也間接反應出老皇帝逐漸承認了沈驚瀾,這是好事。
溫若初還反過來勸沈驚瀾寬心。
沈驚瀾坐在搖床的另一邊,取名字的事過去了,知道溫若初心裏惦記著鄞郡軍餉來源的案子,不等溫若初問,閑聊似的就把在禦乾宮的事說完了。
溫若初麵上沒什麽怒色,隻有老母親對兩個小家夥的喜愛。
月兒到底是年紀小,沈不住氣,兩位小公子在睡覺,壓低聲音憤憤不平道。
“皇後和太子坑害那麽多人,王爺把他們貪腐的賬目和金子都擺在陛下臉上了,陛下一點反應都沒有,也沒說懲治皇後和太子?實在是太讓人寒心了!”
那色膽包天的郭河強娶小玉的日子在十日後,一大早郭河被沈驚瀾的人抓走了,小玉算是徹底得救翻身了,是喜事。
溫若初聽說郭河被抓走了,心裏著實為小玉鬆了一口氣。
她又誕下兩個小家夥,母子平安。
好事都趕到一起了,她笑得溫和,“陛下沒反應,可不代表不懲治皇後和太子。”
自古天子不與民爭利,老皇帝平庸卻不昏庸,知道百姓對一個朝廷的重要性。
不然也不可能在匪患結束之後,百廢待興之時,力主推行土地改革政策,會在沈星馳聲望受損的時候,為沈星馳挽回聲望。
老皇帝愚民,卻不敢傷民。
土地是一國之本,皇後和沈星馳這次動了老皇帝最在意的東西,老皇帝這會指不定怎麽傷心動怒呢。
雲淡風輕地讓沈驚瀾回來,不過是把沈驚瀾當做外人,不方便處理家事。
老皇帝若是當著沈驚瀾的麵直接叫來皇後和太子,那才是真的冷處理沒有下文。他們這邊才該擔心。
月兒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小臉上的憤怒逐漸消散,不大懂公主說的,但是她相信公主。
溫若初和沈驚瀾一左一右圍坐在搖床邊,看著他們創造出來的小家夥,嘮家常說情話一般,輕聲細語說著朝堂上的事,家國天下在這一小方天地完美融合,一片歲月靜好。
這邊歲月靜好,翊坤宮此時氣氛壓抑得令人喘不過氣。
房間裏隻老皇帝,皇後以及太子沈星馳一家三口在,宮女嬤嬤太監們被老皇帝攆了出去。
皇後跪坐在地,年近半百,貴為一國之母,當著三十幾歲孩子的麵哭得梨花帶雨,上氣不接下氣,肩膀一聳一聳的。
“人心是喂不熟的,那些賤民窮得叮當響,必然是品行卑劣之人,就算是給了他們低價良田,那些人也不會記陛下的好,對陛下感恩戴德,隻會得寸進尺,要更多,變成刁民。”
“陛下當年收繳老臣手裏的良田,得罪了多少人,幾位皇叔含恨而死,陛下百年之後有何顏麵去見先帝!”
喜歡質子搖身變帝王,誘哄我做正宮娘娘請大家收藏:()質子搖身變帝王,誘哄我做正宮娘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