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主角心聲劇透我是暴君16

字數:7424   加入書籤

A+A-


    第447章 主角心聲劇透我是暴君16
    在知道玻璃未來的前景性之後,都不用宋沛年盯著,戶部還有工部天天都往那邊跑,一向支錢困難的戶部,這次出奇十分大方,給的預算十分充足。
    終於,在新春來臨之際,被臨時劃到工部的那幾個道士有了新的進展,這次不僅造出了玻璃石頭,而是造出了玻璃的器盞,一套完整的茶具。
    在宋沛年的示意下,工部幾個很有眼色地先呈給了曆宗帝,曆宗帝看著那套流光溢彩的茶具,又詢問造價幾何,總算是知道為何未來宋沛年能夠憑著這個東西大肆斂財了。
    經過千百次的實驗,材料的配比,道士終於拿準了最合適的配方比,這個配方隻掌握在那道士的手裏,還有曆宗帝和宋沛年父子二人手裏。
    那道士已經被收編了,還賜了官職以及京城的宅子。
    在宋沛年的規劃下,最先生產出了十套茶具,以琉璃為名,全都被曆宗帝根據職位等級給獎賞了朝中的大臣們。
    一時間,朝中大臣各府都舉辦起了宴會,最後的目的隻有一個,極力展示那套琉璃茶具。
    之後,曆宗帝又賞賜了外放大臣們琉璃茶具,內核也隻有一個,那就是給朕極力推銷展示那套茶具!
    不過一月時間,琉璃器具聲名鵲起。
    至於琉璃器具的生產售賣,也被宋沛年製定了具體的章程。
    由工部監製、市舶司負責售賣、戶部一分為二,一個管賬單,一個管收銀子,每一個環節都安插了人,確保做到互不幹擾卻又互相牽製,完全就不給人貪汙的機會。
    這一安排,消滅了不少有小心思的,同時也做到了完美的責任鏈,若出了什麽事故,哪一環節的問題,一清二楚。
    九皇子就在市舶司,當他得知宋沛年將這事兒交到市舶司,尤其指名道姓讓他負責的時候,怎是一個震驚了得。
    雖說他現在爭奪皇位的幾率很小了,但是手下該有的謀士卻還是有的。
    與謀士商議了一晚上也沒有商議出個所以然,最後還是聽取了謀士的意見,先老老實實辦事兒,堅決不讓宋沛年抓到他的錯處。
    至於當初宋沛年喂的那顆藥丸,九皇子在不久前得知那就是一顆糖丸,雖然是苦的,但還是氣的九皇子在府裏亂砸一通,也沒有消耗他一絲的怒氣。
    混蛋玩意兒,害得他擔驚受怕這麽久!
    至於宋沛年為何要將這售賣的機會交給九皇子,當然也不是他為人大度,純粹是九皇子手中得用的人多,再一個他外祖家紮根邊境多年,以後這琉璃往他國售賣,還要靠他外祖盡心盡力呢。
    九皇子這人說不上蠢,但是也絕對稱不上聰明,手裏還掌握著大量的人力與資源,這類人要是用好了,可比刀還好使。
    再一個,宋沛年自認他可不像十二皇子,背後給九皇子來一刀,他隻會當麵給人一刀。
    至於戶部那邊,管賬的活,宋沛年交給了大皇子。
    大皇子奪嫡多年,手中資源肯定不少,現在不想奪嫡了,總不能閑著吧,該幹的活兒還是要幹的。
    大曆不是他一個人的大曆。
    這大曆盛世的創造,可不能讓他一個人當牛做馬。
    有一點兒勞動價值的,都得通通給他動起來!
    為此,宋沛年還特地跑了一趟戶部,本意就是想要讓大皇子發揮出他最大的可能性,哪想到他先被戶部尚書王硯才給叫住了。
    王硯才將一疊批條交給了宋沛年,一臉嚴肅地示意他看。
    批條,顧名思義,就是哪個部門若是想要支銀子,就必須要給戶部打批條,這批條若是過了,戶部才會給銀子。
    宋沛年挑眉接過,一一查看了起來,隨便一張的批條上都是上萬的支出。
    想來也是最近南方補繳上來的稅銀讓大家夥心思浮動了,要起銀子來也是絲毫不手軟,補幾道大門幾個坑就要一萬的白銀。
    國家財政的流動,隻有大的支出,才會拿在朝堂上來商議,至於小的,都是官員私下的決議。
    畢竟也不能雞毛蒜皮的支出也都天天拿出來講,皇帝也沒有這麽多的時間來聽。
    宋沛年將批條還給了王硯才,臉上的神情不顯,語氣裏卻透露著冰冷,“全都給打回去。”
    又道,“以後前來打批條的,除開批條外,還必須得有營造書,上麵需記載預計人工、材料、調度等皆是幾何,各花銷又是幾何,對於那種丁點參差的也就算了,要是參差大了的,不必留情麵,扔回去即可。若是不服的,隻管來找孤。”
    你貪歸貪,你貪這麽多,你都不要臉了,也就沒有情麵給你留了。
    王硯才隻等這句話,皆說戶部如何風光,管理一國財政,當一國的家,可是無論是誰,都胡亂一通來找戶部要銀子,還都不是好應付打發的,在戶部為官是最容易得罪人的。
    銀子往外支出倒是容易,可若是國庫出現虧損,上麵第一個怪罪的就是戶部,一個辦事不力的帽子就被扣下來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總算是仗著太子出了一口惡氣,聽到太子要找大皇子,連連就將宋沛年往大皇子處領。
    宋沛年一點兒都沒被影響到給大皇子灌雞湯,連灌了好幾罐,宋沛年才打道回府。
    將手中的事兒安排清楚之後,宋沛年就得閑了,每天時間大部分都耗在了梁釋給他講課上。
    梁釋是一個很好的老師,他講起二十四史來,總有讓人想聽的欲望,宋沛年也挺喜歡曆史,因此很願意將時間耗在這上麵。
    這天,梁釋又給宋沛年講起了周朝的覆滅,最後他問宋沛年道,“太子,你覺得一個王朝延續的關鍵在哪?”
    宋沛年思索片刻,答道,“分配與維穩。”
    梁釋點頭,感歎道,“這二者,無一不難啊。”
    維護一個朝廷的穩定,根基在於民。
    至於分配,這也是最難的,資源隻有這麽多,但是誰都想要,得到資源的還好說,那那些沒有得到的呢?保不準就會有幺蛾子了。
    幺蛾子隻要一起,必定就有的鬧騰了。
    梁釋又道,“最近太子您將您手上的事兒交給了大皇子和九皇子,其餘的皇子心裏保不準有些想法。”
    宋沛年了然,剛剛他才收到消息,三皇子等人在曆宗帝麵前給他上眼藥了。
    生於皇室,生存環境本能讓人學會掠奪爭搶,沒幾個願意且有底氣能夠當一個閑散王爺。
    最是無情帝王家,誰都不願相信誰,有的隻有利益置換。
    為官也是如此,沒有誰希望當個閑官,誰都希望手握重權,得到重用。
    宋沛年手指輕點桌麵,唇角微勾,“還是閑得慌。”
    權力他給不了,可是活他可是給得了啊。
    於是,宋沛年很快就手動創造出了一係列的活兒。
    一是南方那邊被查出來的隱匿的土地,上一季的糧食前段時間收割完成了,地也空出來了,現在歸朝廷所有,用途幾何,那是朝廷說了算。
    宋沛年派了三皇子和六皇子兩個死對頭前往南方坐鎮此事,還將清出來的黑戶分期購買土地的事兒交給了他們。
    上次宋沛年狠狠收拾了南方不少人,但是保不準又開始死灰複燃了,為了利益,總有不怕死的前赴後繼,所以就得用這兩個眼尖的盯著。
    兩個死對頭,若是誰收取了利益,另一個怎麽也得鬧起來,宋沛年倒是喜聞樂見。
    若是鬧不起來,兩個人狼狽為奸,宋沛年也有的是手段收拾他們兩個。
    此外,宋沛年還重振了農桑司,之前農桑司由吏部監管,現在宋沛年將其獨立了出來,單獨一個部門,直達天聽。
    獨立之後,宋沛年也下達了任務,那就是研發新糧種。
    為此,農桑司的司農全都暗戳戳表示不會,宋沛年直言道他一開始還不會砍人呢,現在不是砍人砍的這麽順溜?
    司農們無言,隻道會認真鑽研。
    宋沛年不是個好說話的,表示劃給了他們試驗田又讓戶部撥了十萬兩白銀的經費,若真一點兒結果都沒有,他也是要問罪的。
    最後還提點了幾句,不要想著閉門造車,多去外麵的農田轉轉,無論北方的還是南方的,看看有沒有新發現。
    之後,宋沛年又調了不少年輕的太醫去了農桑司,目的是讓其研製針對各類農作物的農藥,防蟲防病害。
    又從工部調去了不少人,專職研發各類農具。
    南方那些查出來的隱匿田地,宋沛年一早就下令隻許賣給流民黑戶,若是有剩的,由朝廷雇傭佃戶,專職種植中藥材等經濟作物。
    最終的目的也隻有一個,不再給世家地主壯大的機會。
    其實此令也是有弱點的。
    最終田地所得產物,很容易被侵占一部分,畢竟宋沛年他們也隻能估算大概的產量,最終的產量還是要由當地的地方官說了算。
    隻要大差不差,一般都不會問罪。
    不過目前,也沒有其他選擇,宋沛年隻能盡量要求其種植生長周期較長的作物。
    一年一記載查詢,盡量不留可操作的空間。
    若是留下了,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對於小貪,隻要沒有惹上他,宋沛年倒也不一定下罪處理。
    世界上就沒有絕對清澈的河流,若是麵上清澈,下麵肯定也是渾濁成一團了,隻要你砸一顆石頭下去就能看見。
    時年七月初,宋沛年被叫到了禦書房。
    一進禦書房,就見包括曆宗帝的每一個人都是喜氣洋洋的,宋沛年一問,原是造船有了新的進展。
    工部尚書吳宗恪表示,造船有了新的進展,“此船長三十六米,寬七米有餘,共計二十四個船倉,可容納百餘人,載重一千五百多石。”
    宋沛年聽到匯報,也很是高興,不要小看這船,光是砸進去的銀子,就有一百多萬的白銀,現在也總算是看到了曙光。
    曆宗帝詢問宋沛年,“太子,你覺得鍾洋等人何時出海尋找新作物為妙?”
    鍾洋就是之前宋沛年親自選出來的出海隊長,他乃儋州人,自小就與海洋打交道,家族以捕魚為生,對於海上的情況很是了解,另體格健壯,有勇有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宋沛年沒有作答,而是先詢問吳宗恪,“這船測試了幾輪?”
    吳宗恪回道,“三輪,已經行駛了京杭運河三個來回。”
    宋沛年點頭,帶著商量的語氣對曆宗帝說道,“凡事求穩不求急,父皇,要不讓鍾洋先帶著人再行駛兩輪京杭運河,又再在近海處行駛一段時間,再讓其出海?”
    曆宗帝不好反駁,於是點頭同意了宋沛年的提議。
    好在,經過鍾洋的測試,那船無誤,行駛正常,水手們也皆是好漢,出海熱情高漲。
    鍾洋等人已經前往了粟州,除開帶上了船上之人所需要的衣物吃食和淡水,還帶上了瓷器絲綢琉璃香料等物。
    雖船隊不在京城,不過按照傳統,對於此類大事,皇帝還是要祈福的。
    無論迷信也好,尋求心理安慰也好,或是真的求的了上蒼保佑也好,宋沛年對此並沒有多大的排斥。
    畢竟,有時候,真的就是一個玄學。
    祈福這日,曆宗帝和所有皇子們,以及文武百官們都需要沐浴焚香、淨衣整冠,又按照尊卑站在了天壇之上。
    祈福的程序,被宋沛年簡化了不少,供奉的祭品擺好,香燭點好,由著曆宗帝帶著眾人叩首即可。
    “祈求上蒼佑我大曆,願此次出海順利,尋得良種...”
    【老天保佑,一定要順利啊,我真的好想吃土豆啃玉米啊,老天保佑保佑...統子,你說這次出海會成功嗎?】
    【不知道,這些都是未知的,本係統也不知道。不過我覺得應該會成功,因為此事由應天帝主導,應天帝可是有氣運加身的,老天爺對他像是孝敬親爹似的,所以宿主你有很大的可能性啃到玉米。】
    宋沛年聽到係統的話,忍不住扶額,他都不確定的事兒被係統說成了幾率百分之九十九,這萬一中間出什麽幺蛾子呢?
    氣運這東西是很玄乎的,宋沛年還是盡量將該做的做好,剩下的聽天由命。
    其餘的人倒是對此喜聞樂見,真就希望如這係統所言,讓太子可以旺到鍾洋等人。
    雖然在場之人各有各的小心思,不過都還是希望大曆可以變得更好更繁榮昌盛。
    道理也很通俗,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喜歡快穿之人渣洗白手冊請大家收藏:()快穿之人渣洗白手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