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曹琴默45

字數:4520   加入書籤

A+A-


    “婢妾給皇上請安,皇上萬福金安。”
    甄嬛已經入睡了,雖然從圓明園的大床回到延禧宮和沈眉莊擠在一起的小床還不太適應,但畢竟是好姐妹,說了一天的話也是累人的緊。
    這黑漆麻糊的被皇上召來,心裏頭不知道怎麽回事,有些不安。
    她就那麽蹲在地上,半晌都沒有聽到皇上叫起。
    甄嬛悄悄抬了抬眼,正好對上皇上黑漆漆的眸子。
    驚的她另一條腿迅速跪下:“皇上恕罪,婢妾不是有意冒犯。”
    皇上就這麽看著她:“甄氏,你有沒有瞞著朕什麽事?”
    偏殿太安靜了,連燭火的劈啪聲都沒有,甄嬛能聽到自己咚咚咚的心跳。
    她咽了咽口水,濕潤了自己幹涸的嗓子,盡力維持著與往常無二致的音色:“怎會?婢妾全身心交付於皇上,毫無隱瞞。”
    皇上點了點頭,沒說信也沒說不信。
    “秀色掩古今,荷花羞玉顏。”
    甄嬛聽到這句詩的時候心就開始下沉,她不明白為什麽皇上好似明明什麽都知道,卻在園子裏的時候卻不加以製止。反而在她和果郡王談天說地,彼此交心視為知己後,才這般問責。
    不過,甄嬛轉念一想,這也可能是園子裏的宮人隻是瞧見了一眼,所以皇上現在才知道未有什麽證據罷了。
    思及此,甄嬛不著痕跡的吐出一口濁氣,斟酌了語氣和言語道:“請皇上恕罪,婢妾卻有一事隱瞞。”
    皇上眉頭微微動了一下,眼神裏帶了三分嘲諷之意:“是何事?”
    “婢妾在園中曾遇到一位手持長簫的男子,因著是外男,婢妾並未注意其穿著和身份。
    隻是聽聞其簫聲似是含著思親之意,便駐足聽了一會兒。這位男子自稱果郡王,在後湖邊吹簫是想念其額娘。婢妾進宮許久,也有所同感,這才多言說了兩句。
    皇上容稟,自進宮後婢妾隻能許久與家人通信一封,十分思念家中親人,這才有誤本分,請皇上責罰。”
    皇上沒有說話,隻是把手裏拿著的本子扔到甄嬛眼前。
    甄嬛隻覺得情形並不如自己所想,便忍著驚慌看向敞開的頁麵。
    瞧著上頭清清楚楚的記錄著她和果郡王見麵的時間,談話,衣著,地點。事無巨細,甚至下頭還有當天值班的宮人的手印。
    甄嬛閉了閉眼,並不想認命。
    可惜這綠帽子一事,在皇上對其沒有真感情時,是聽不得辯解的。
    “看在你這張臉的份上,朕饒你一命。”
    皇上的聲音陰沉沉的從甄嬛頭頂響起,打斷了甄嬛還未說出口的話。
    隻是這言語之意,叫甄嬛不敢深思。
    “你以為,若是沒有你這張臉,果郡王會和你多說一句話嗎?”
    皇上沒有陷入到戀愛腦時,其內心是無比的清醒。
    他的這位十七弟不說是在美人堆裏長大的,見過的美人也是數不勝數。
    單是他所知的清涼台,裏頭就養了不少被他‘救助’的美貌女子。
    難道這世道艱難的隻有美貌的女子嗎?不是,是十七弟隻救助貌美之人罷了。
    而甄嬛此人,論容貌在他這後宮並不算拔尖。
    當初的孝淑如何?滿蒙八旗都不及世蘭五分風華,怎的不見老十七冒犯?
    不過是覺得甄嬛的容貌有利可圖罷了。
    甄嬛卻滿受打擊,她以為自己和果郡王心意相通是誌同道合的莫逆之交,難不成,這一切的巧合和相遇,全都是算計嗎?
    “這時候了,你滿腦子還是自己的情情愛愛,難不成,甄氏,你的甄家都不重要了嗎?”
    皇上自認為在純元一事上確實像個糊塗蛋一樣,但是他是有依仗的。其一是愛新覺羅氏不殺子,其二是當初形勢不佳,先帝也不會因為女色這一個小問題就否定了他的一切。
    而現在,甄氏有什麽依仗呢?他想不通。
    “皇上,一切都是婢妾的錯,婢妾認罰,請皇上寬恕婢妾的家人。”
    回過神,甄嬛其實知道自己犯的錯有多大的。
    她哭著跪爬到皇上腳邊,抱著皇上的靴子為家人求情。
    皇上手持著一柄折扇,挑起甄嬛的下巴。
    “朕留你這條命是因為你這張臉,但你做出如此不知廉恥之事,禍及家人,他們是逃不脫的。”
    不等甄嬛繼續哭求,皇上鬆開扇子任由它掉在地上:“朕會罰他們流放寧古塔,但不必與披甲人為奴。你在宮中若是安安分分的,他們就會好過些。”
    皇上到底是舍不得這張臉的,如今連世蘭也不在了,這雙如純元般的眸子,在如今的情況下,皇上還是能解一解相思之苦的。
    甄嬛在養心殿的龍床下一跪就是一夜,第二日皇上上朝後,崔槿汐才得以進來扶著甄嬛回到延禧宮。
    看著毫無生氣的好妹妹,沈眉莊一臉焦急:“嬛兒!嬛兒你怎麽了?”
    甄嬛沒有回答,反而看向崔槿汐:“你在宮裏的時間久,你告訴我,我的這張臉,到底像誰?”
    沈眉莊的手驀然垂下,不可置信的看向崔槿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崔槿汐聽到這話,再加上今日甄嬛的狀態,便知道情況了。
    “姑姑,您跟已故的純元皇後,有五分相像。”
    在崔槿汐看來,像純元皇後有什麽不好呢?隻要能得寵就好。
    可惜甄嬛卻不這麽認為,她已經沒有了眼淚,幹巴巴的坐在那裏,任由沈眉莊摟著。
    她並沒有說出是因著自己和果郡王私交甚密的緣由,才被皇上這般教訓。
    這也就導致了沈眉莊接受的信息有誤差,對皇上的恨意和厭惡再次加深不說,對溫柔體貼的溫實初,也更為愛慕。
    為今後株連了溫氏一族,和再一次牽連沈氏女的名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而與此同時,果郡王在養心殿坐了半晌後回到府中。被皇上以‘不忠不孝,在太後的孝期未盡於女色上混亂,’為由下達聖旨。
    一封聖旨,果郡王變成了十七貝子。並送到了年羹堯手下,怕是永無回京之日了。
    皇上一向對待兄弟們都不算好,大家也理解,畢竟當初為了這個位置打的頭破血流的,誰也看誰不順眼。
    而這些本就上不得桌的弟弟,皇上雖然小心眼沒給安排什麽重要的職位,但到底都好吃好喝的養著。
    如今這位出自擺夷族的十七貝子也不知道犯了什麽忌諱,被皇上這般斥責,不孝一詞扣在頭上,十七貝子這輩子就到頭了。
    說是太後孝期胡鬧大家是不信的,就算是敦親王這般沒腦子的草包,也幹不出來這種光明正大被抓住的事。
    不過既然讓皇上用這個理由貶斥,必定不是什麽見得人的錯,大家對此默契的閉口不提。
    而一向以愛慕果郡王為由的沛國公府之女孟靜嫻,也利索的找了個門下三品文官嫁了過去。
    曹琴默雖然不知道養心殿裏皇上怎麽處置的甄嬛,但前朝甄遠道以勾結宗人府罪人允禩為由流放寧古塔一事她還是知道的。
    既然甄嬛留了性命,甄家流放。那就說明她布的局按照規劃的軌道走到了該去的站台。
    她剪下花瓶裏一支不合群的木芙蓉笑了笑:“好了,這樣好看多了。等花落了,本宮再插一瓶新的。”
    喜歡在甄嬛傳裏打工的鬼請大家收藏:()在甄嬛傳裏打工的鬼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