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人性本善?
字數:3855 加入書籤
“怎麽個說法?”
主持會議的人對老唐這個說法產生了一些興趣。
孟子主張仁善,但李行空這一次的行動可和這兩詞兒沾不上邊。
雖然對於敵人就要窮追猛打,斬草除根,這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李行空在他們的印象之中,並不是一個這樣性格的人,從已知到的李行空的過往經曆來看,他更傾向於更加精準化的報複。
對於報複的手段也有嚴格的講究,謀圖錢財者,取其財物,強取豪奪,但無致命之心者,傷其軀體,意圖殺傷者,取其性命。
他對於報仇這種事兒上有著自己的一套邏輯,但這套邏輯放在了蝸牛人的身上,反而不生效了。
老唐理了一下思路,然後開口說道:
“我說他與孟子相似,並不是說他也主張仁善,而是他的思維觀念與孟子的性善論極其相似。”
“性善論?你是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這和李行空的做法也沒什麽關係吧。”
在場的人對於《孟子》自然熟悉的很,常年寫作公文,這玩意簡直就是信手拈來,倒背如流。
“不,我的意思是,"“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
“簡單來說,他和孟子的想法極其相似,思維潮流,道德品性,不符合咱們神州思潮的,在他看來就不算是人,既然都不是人了,那又何必用對待人的方式去對待它們呢?”
“額...”
老唐這解釋讓在場的不少人一時語塞,確實,對待非人的生物,自然沒有太多的顧及和講究。
誰小時候沒捅過螞蟻窩呢?一棍子下去抄家滅族的,也沒人說什麽小孩天生頑劣,或者殺性深厚的。
老唐頓了一下,然後繼續說道。
“其實從之前他的行為之中便能夠看得出來,行空有他自己的一套世界觀,這一套世界觀是基於神州的文化底蘊,以及多年的生活經曆雜糅而來的。”
“他對待人或者事物的看法會根據環境和對象的變化而發生變化。”
“在神州,即使他是修士,在麵對種種不公的事情時,也依舊願意遵紀守法,即使是動用手段,也會考慮到對周圍的影響,不願意鬧的太大。”
“而去了囚州之後,他的所做所為顯然要強硬的多,無論是回擊還是動手,都有一種無視當地律法的感覺。”
“這一次的遠征更是如此,麵對這些蝸牛人,他出手之間毫無顧忌,根本不在乎有沒有傷及無辜。”
“這一套的行為剖析開來,能得到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結論,那就是他的所有行為都是基於自己的認同度而做出選擇的。”
“對於神州,他高度認同,所以對於律法道德約束,他都願意遵守,而對於囚州,也許是因為過去的百年屈辱史,咱們的公民對那些國家天生就有一種仇視感,認同度自然不會很高,而認同度不高,就導致李行空對於囚州的律法也並不在意,因為在他看來,那就是一張廢紙,對他一點約束都沒有。”
“至於說對這蝸牛人....在他的眼裏,這些家夥無非就是另一夥小鬼子罷了,隻不過沒有得逞而已。”
“你們殺鬼子的時候還能保證自己不殺紅眼不成?”
“廢話,要不是櫻國打的早,現在我都想去犁一遍。”
“哎哎,怎麽說話的,現在哪兒有櫻國,所有的好戰分子都已經被我們剔除幹淨了,剩下的,那可都是神州的公民了,身居高位,講話要注意點啊。”
“呸,當時打櫻國的時候就你去的最快,下手最狠,現在倒說起我來了。”
老唐的話確實讓在場的人重新認識了一遍李行空,畢竟他們平日裏各自要忙的事情很多,對於李行空而言,也隻是一個熟悉的陌生人而已,見了麵知道是誰,但私下裏的詳細交流就沒多少了。
也隻有老唐對他要更熟悉一些。
經過老唐的這麽一剖析,大家對李行空的性格也算是有了一個新的了解,總的來說,是好事兒。
尤其是對於神州而言,得知了李行空對於認同的這一觀念之後,他們更吃了一顆定心丸。
神州發展到現在,一切都在向著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整個社會的結構,也在向著天下大同的方向靠近,而原本落寞了一段時間的傳統文化,也在這修行盛世之中重新浮出了水麵。
這一切的一切,別說李行空了,隻要是個神州人,那他的認同感基本都在穩步提升。
原本在之前,神州內部還有人抱著那些過時的所謂西方文化不放,在文化的發源地都被挑了個幹淨之後,依舊覺得這些才是文明,還在宣揚要將這些文化作為主流傳播。
這些年發展下來,那些人的語言力量是越來越弱了,甚至都快能申請非遺了。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老祖宗玩這一套早就玩到家了,對於神州發展有利的文化,早就在無形之中被揉碎,整合到了神州的文化之中了,那些沒有被融合的,遺世獨立的,大多都是些無意義的儀式罷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在尚且與那些舊國對峙的時日,這些儀式感還算有些用處,如今那些對手一個個全都埋在了黃沙之下,這些玩意自然成了糟粕。
在老唐發言完成之後,唐誠也簡單談了談他對李行空的印象,總的來說就一個字,強。
不僅僅是實力的強,是綜合素質的強。
他之前修為尚且,看李行空有些盲目崇拜,但在修行之後,他覺得自己真的是應了那句老話,所謂的蜉蝣見青天,不過如此。
李行空這個人好像就是為了求道去的,修行,閉關,偶爾出來遛個彎,然後繼續修行。
唐誠現在也是築基修士了,他對於閉關可謂是深惡痛絕,雖然修為是提升的很快,但對於他來說,長時間沒有社交是真的會發瘋的。
但李行空就不一樣,他對這些事情就好像吃飯喝水一樣,一點兒不適感都沒有。
他就像是一個求道機器。
唐誠的總結言簡意賅,在場的諸位都有修為在身的,不管強弱,高低也是個修士,對於修行之中的苦悶和孤獨,他們自然也親身經曆過。
要不然為什麽每個修士閉關出來之後,都會有2個月到半年不等的心理調節假期呢?
還不是為了緩解多日閉關導致的心理問題。
神州的娛樂行業在修行之後越發的發達也是這個原因,通過娛樂,苦修出來的修士才能快速的與現代社會接軌。
喜歡我在現世開辟修仙路請大家收藏:()我在現世開辟修仙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