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一朝魚出水

字數:3752   加入書籤

A+A-


    泥丸宮之中,無數的卦象齊齊推演,好像在奏響一曲不休的合唱。
    李行空的所有神識,神念,以及他的意誌,已經全都沉到了這裏。在他的腦海之中,一個看上去如同鵝卵一樣的模型正在從無到有的被構建出來。
    以從係統手中獲得的空間理論為骨,以公理圓弧這邊獲取的知識為枝葉,最後以千山法的理論基礎為殼,一個好像縮小了無數倍的模型在李行空的腦海之中慢慢定形。
    說實話,李行空在最開始構建模型的時候,心裏也是沒底的,雖然他對於空間的理論和實際掌握都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水準,但對於自己有沒有找到外因的能力,他還是有些存疑的。
    畢竟自己這一路走來,可以說是學習為主,自己開創的法門並不多。
    對於自己的學習能力,李行空敢打包票沒什麽問題,但對於自己的創新和研究能力,那他就有點兒沒那麽自信了。
    畢竟一切的自信都是基於事實而言的,李行空到現在有研究出什麽東西來嗎?在他看來,還是很少的。
    到現在也就一個三宮體係是他自己琢磨出來的,而且一直陪伴他度過了整個金丹期,至於說其他的法門,對現在的李行空來說,確實有點兒上不得台麵了。
    但在找好了模型的入手點,開始了龍門的構建之後,李行空發現,整個構建的過程竟然非常的順利。
    一切都好似水到渠成一般,在模型需要它的時候,對應的知識點便自行浮現了出來。
    李行空都沒想到,一切會這麽的順利。
    不過對於李行空來說,構建模型時的順利,本身就是理所應當的。
    整個修行界像他這樣有這麽優越的教學環境的修士,還真沒幾個。
    係統這邊的功法池子隨他取用,萬重山這邊也給他悉心教導,這就相當於兩個行業泰鬥在給他當老師,還是言傳身教,毫無保留的那種,在這樣的情況下,他要是構建模型還有問題,那隻能用一句資質拙劣來形容了。
    沉浸在了腦海之中,李行空忘記了時間的流逝,也隔絕了所有可以引發情緒波動的記憶,讓自己變成了一個完完全全的求道機器,一門心思沉醉在了模型的構建之中。
    時間加速區內的時間流速本身就快,李行空長期的定坐,他的周圍已經落了一層有寸許厚的灰。
    雖然有七彩雲霞衣的防護,他的身上確實幹淨,但在修行的時候,沒有多餘的法力供給給雲霞衣,它也隻能維持李行空自身的清潔。
    外界的時間過去了接近半年,算在了加速區內,那就是接近5000年的時間已經過去了。
    這已經快比得上神州文明的厚度了,對李行空而言,他第一次感覺失去了時間的概念。
    模型的構建本身就需要大量的時間,而且在構建到了後期,李行空發現千山法之中,自己還有大量沒吃透的內容需要去學習——
    在學千山法的時候,為了趕趁,那個時候他是完全將它當成黑盒來學的。
    而在現在,當時落下的功課,那全都得補起來。
    好在學習這種事兒,從來都是水磨工夫,隻要有時間,誰來都能成。
    在用了接近2000年的學習之後,李行空總算將千山法之中的內容吃透了。
    而後的3000年裏,他便想盡了辦法,將千山法與現有的模型結合了起來。
    這一步要比他想象的困難的多。
    最困難的點在於,千山法超綱了。
    本身李行空要做的模型,隻需要分析本宇宙的空間結構,而後在這個模型的基礎之上,找到突破的契機就好了。
    但千山法這門功法的原理,本身就是立足於多個平行世界觀之上的,它之中的很多原理性的東西其實已經超出了本宇宙涵蓋的內容。
    換句話說,如果李行空想要成就元嬰,在他將千山法吃透之後,便已經有這個能力了。
    但現在的問題在於...係統被萬重山抽了出去,而萬重山也沒有指導過他關於結嬰的事宜。
    所以在李行空的眼裏,這構建好的模型,依舊隻是一個本宇宙的模型。
    他要在這一個已經超綱而不自知的模型之中,找到一個新的外因。
    這就跟剛剛讀研時,老師原本隻是布置課外作業,但不小心將世界未解的難題塞給了丹齊格一樣。這本來不應該是李行空現在這個階段應該解決的問題。
    但就是因為這種莫名其妙的事態發展,李行空在渾然不自知的情況之下,拿到了一道能讓所有同階修士望而卻步的難題。
    正常來說,構建好的模型應當是符合幾何的美感的,無論是球形,還是幾何體,都是合理的。
    但李行空最終整出來的模型卻不是這樣。
    它就像是一個沙鈴一樣,一頭是一個近乎完美的球體,而在這球體的一處,卻多出來了一條向外延伸的長條。
    這一長條,就是千山法所代表的,已經超出了本宇宙模型的理論。
    不完美。
    對,就是不完美。
    在看到了這樣一個模型的時候,李行空的心中產生的第一個念頭就是這樣。
    一個不完美的模型,可以用來幫他躍龍門麽?
    李行空表示很懷疑。
    雖然此時的他大可以用千山法來一試,成與不成似乎很快就能見分曉。
    但已經將所有影響情緒的記憶隔離的李行空,此刻的想法隻有一個。
    模型構建的殘缺,本身就是一種不足。
    利用這樣一個有缺陷的模型,來實現自己的躍龍門,最終就算成功了,那也會有些不滿足。
    人在拋開了一切的利益關係之後,本身就是一種追求極致完美的生物。
    放在了李行空的身上更是如此。
    5000年的時間,隻是整出來了這樣一個模型,這讓他怎麽能接受。
    但已有的知識和理論已經在模型之中填補了進去,李行空的腦海裏已經再沒有別的知識點可以填充了。
    這要怎麽辦才好呢?
    卦象的推演依舊滿功率推進,但沒有目標的演算,注定沒有什麽結果。
    難道要就此為止嗎?
    喜歡我在現世開辟修仙路請大家收藏:()我在現世開辟修仙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