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青豆

字數:4198   加入書籤

A+A-


    陳石頭手裏拿了個簸箕,跟在陳友河身後出了院子。
    三丫想跟著出去看爹爹殺魚,卻因為五丫給拌住了。
    出院子,走了幾丈,轉下走幾步就是一塊水田,這田屬於肥力比較差的水田。雨水充足時也能做稻田種。雨水不足時卻隻能種耐旱作物。
    不過,今年地裏種的是黍高粱),這塊是屬於山丘邊上開墾的旱地。
    靠近田埂邊上種了兩排菽,菽苗長得挺高了,葉子泛著青綠,不少葉片上還有許多蟲子吃過後留下的大小不等卻密密麻麻的洞。
    陳友河把鯉魚開膛破肚,掏出裏麵的內髒,又挖了鰓,石頭接過魚腸,拿了根筷子一點點的把魚腸翻開來。
    陳友河把魚卵裝進碗裏,看著兒子翻魚腸手法有些生疏,但方法是對的。
    “爹爹,我們家種的黃豆在什麽地方?”
    石頭問。
    陳友河道:“在野狗丘那塊地裏。你忘記了,當時還帶著三丫四丫一塊去呢?”
    “需要除草了嗎,有沒有這上邊田埂上的長得好?”
    石頭問。
    “是要去除草了,下午過去看看吧?好多天沒過去看了。石頭你問這做甚?”
    石頭道:“爹爹,割幾株黃豆來吃吧,現在的豆豆應該很好吃!”
    “爹爹,咱家院子前邊那有塊地的黃豆種得太密了。再過段時間,那豆苗要生病呢?”
    陳友河在井裏打了水,正要上肩。
    聽到兒子說的話,把他弄糊塗了,黃豆苗植株過密,容易生病,壞苗,他是知道的。可是,由於通風條件不同,不一樣的地塊種植黃豆需要留存的間距又有些不同。
    這臭小子,他是如何知道的?
    猛然間想起,當初自己種植黃豆的時候,種豆的間距也是挺密的。
    “說甚胡話呢?這黃豆還沒長成呢,怎麽吃?”
    陳友河道。
    “爹爹不信,不如下午去割幾株來試試。石頭聽白胡子爺爺說青豆可好吃得緊。還能長不少肉肉呢?”
    陳石頭也不反駁,低頭在水裏清洗魚腸。仿佛在隨便說著什麽。
    陳友河將信將疑,心裏感覺石頭有些怪怪的。
    又說不上怪在何處。
    以前石頭也挺聰明,隻不過一直體弱多病,話就比較少。這次被水淹了一回,人反而變聰明了。
    他有點擔心石頭還是不是自己的石頭。
    “老天爺,可千萬別被水鬼上身了。”
    抬頭看了看天,眼見正要到午時。石頭卻能在外邊行動自如,應該是正常人吧。
    又想起石頭醒來那日的天雷,心道,“總該不會是壞鬼,要不然早被雷公老爺收了。”
    想通此關節,他才放心下來。
    石頭,抬頭見爹爹怔怔看著自己。咧嘴道:“爹,我就做了個夢,夢見一個白胡子爺爺,他什麽都會,什麽都懂,這些都他教我的。”
    嗯,好吧,陳友河確確實實沒發現兒子有什麽地方不對勁的。
    一切都挺正常,說話聲音,表情,神態一切一切都是那個自己熟悉的石頭。
    “好,下午爹去地裏割幾株黃豆苗回來,看看青豆是不是像石頭說的那麽好吃!”
    陳友河低聲說。
    石頭笑笑低頭繼續洗魚腸。
    謝氏的手藝還挺不錯,至少今天的水煮魚還是挺好吃的。
    石頭吃了好幾塊魚肉,謝氏怕兒子被魚刺卡喉嚨,一直叮囑兒子吃慢點。
    米飯是白米拌著些許高粱米,石頭沒敢多吃,想著爹爹下午還有活幹,需要大膀子力氣。
    “友河,這屋裏蚊子太凶,我尋思著明天趕集,去向我哥借點錢,買兩尺蚊帳。”
    謝氏開口後看著陳友河。
    “新宅子這邊靠近山林和田地,蚊子的確多些。隻是再開口向大哥借錢,估計嫂子的臉色又不好看了!”
    陳友河沒說不讓去向大舅哥借錢。心裏很擔心妻子被娘家嫂子冷眼。
    石頭看向娘道:“娘,不用借錢買蚊帳。石頭一會做一些能驅蚊蟲的物件出來。保準今天夜裏沒有蚊子叮咬三丫五丫。”
    “石頭,你要做甚?”
    謝氏問。
    石頭道:“就是寺廟裏點的那種一大圈的香。晚上咱們自己做能驅蚊蟲的香,能點燃一晚上,就不會有蚊子進房間了。”
    石頭放下碗筷接著道:“一會爹爹用木頭幫我做兩塊模子出來。娘陪我搗些艾葉,薄荷,紫蘇,還得去弄些槐樹皮,嗯,對了院子外邊那苦橘也弄些樹皮。”
    謝氏和陳友河都沒聽說過什麽能驅蚊蟲的香。正開口要問石頭是怎麽知道的。
    石頭自己開口了:“我夢裏白胡子爺爺說的!”
    好家夥,這世界上還有這麽好的東西,點上香,蚊子就跑了。
    她兩都活了二十七八歲了,從來也沒聽說過這麽神奇的東西。
    被兒子一句夢裏白胡子爺爺說的,頂著,謝氏竟然找不出反駁的話語。
    謝氏忽然覺得石頭很聰明,這小腦袋瓜子裏什麽都有,真是奇怪了。
    “娘,小叔公回來了。”
    石頭忽然開口道。
    謝氏側著頭看兒子。
    “你小叔公去府城科考回來了?你看到他了?“
    謝氏問。
    石頭道:“我沒看到他,不過我去借小叔婆家柴刀的時候,聽到小叔公的聲音,他在教四蛋和五蛋讀書。”
    陳友河道:“四蛋和五蛋已經取了名字,以後不要叫他兩小名。要叫新傑,新橋。”
    “可是,石頭和三丫也六歲了,石頭和三丫也想要大名。不要乳名。”石頭低著頭道。
    陳友河看看謝氏又看看石頭。
    陳家有規矩,新生小孩,為了好養活,也為了不占用名字排號,各個小房頭的孩子在六歲前不取輩字名。
    由於很多新生嬰兒在六歲之前就沒了。一個有輩字的名字就這麽廢了,後來出生的新生兒很難取合適的名字。
    當然,這主要是沙洲村陳氏祖宗在一百八十多年前為躲避江淮兵禍,從江淮不遠千裏跑到這南嶺地界來。
    由於,當時陳家祖宗學識有限,隻讀了兩三年私塾,而南嶺附近又多數還未開發。附近人口稀少,讀書人那都是稀罕事物,根本找不到幾個識字的人。
    老祖宗為了不浪費腦子裏僅有的幾百個大字,無奈之下做的規定,新生兒六歲之後才能取大名,才能被冠以族中字輩的名字。
    喜歡清泉明月請大家收藏:()清泉明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