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新泉

字數:5116   加入書籤

A+A-


    聽完陳友河的話,陳達廣鎖緊了眉頭。
    稻田收成減產,可是要大命的事。
    雖說,還有晚稻可以種植,可是,晚稻的產量比早稻還要低一成以上,如若交了糧稅,基本上沒剩下幾石糧食。
    真要那樣,村裏又有多少人要賣田度日了。
    大周立國七十餘年,隻有立國初三十幾年裏,朝廷有對外用兵,以至於那幾十年裏內地,人口流失比較嚴重,百姓稅賦繁重。
    大周立國後的前幾十年,各地的土地兼並並不嚴重。
    隨著承平日久,國內人口快速增加,土地裏的產出並沒有增長多少。
    不斷多出來的人口,要麽沒有土地可耕種,要麽沒有那麽多糧食可供食用。
    以他自己所在的沙洲村來說,四十年前他剛入學啟蒙那時,夫子告訴他沙洲村時有人口一百八十餘口。
    可如今去年過年前,堂哥裏正陳大田告訴他,村子裏的人口已經達到三百多口了。
    但是,沙洲村可耕種莊稼的土地,還是停留在區區四五百畝的數量,這樣下去,每個人能耕種的土地是越來越少的,沒有那麽多地讓百姓耕種,村子裏遊手好閑的人會越來越多,土地裏產出的糧食數量有定數,原本四五百畝田地養活三百多口人都很勉強。
    如果,今年再來一波蟲災,以致收成大幅度減產,村子裏的情況將會非常棘手,變賣田產,成為佃農的族人可能會增多,他難以想象那樣的情形下,自己該如何是好。
    沉默良久,他聽陳友河道:“小叔,有個事,侄兒想請您成全!”
    陳達廣從沉思中覺醒,他強擠出一絲笑容道:“何事?你說!”
    “石頭在四月初已滿九歲,可依舊未取名字,依照族中舊例,滿六歲兒童可按輩字取名。”
    陳友河道:“你也知道,我沒上過學,對文字一竅不通。今兒想請小叔給石頭取名。”
    說到這,陳友河趕緊給謝氏打了個手勢,讓她去準備東西,同時又招呼石頭過去他身邊。
    謝氏見此,趕緊回了房間去準備。
    陳石頭見爹爹招呼他,便快速走到小叔公身前,端正的站著,然後彎腰鞠躬道:“請小叔公為我取名。”
    陳達廣慈祥的看著,眼前這個黑溜溜的小侄孫兒。
    “其實,這兩年你時常躲在小叔公家院牆外,聽我教你兩位堂弟啟蒙讀書,我是知道的。你既要照顧三丫,又想學習識字。我是很高興的。”
    陳達廣說著,又看向陳友河道:“孩子取名字的事情,也不是一定需要長輩取。村裏也有許多人,是在結婚前一月由長輩慣輩字名。當然,也有不按輩字取名的。友河何必計較此事?”
    “其實,石頭這名字也不是那麽別扭。是不是石頭你自己覺得這個名字不好?”
    陳達廣轉過來問陳石頭。
    陳石頭點點頭道:“石頭雖好,卻與族人無係。石頭,想要一個與宗族共同認可的名字。”
    “哈哈哈!好,好呀,好一個與宗族共同認可的名字。”
    陳達廣非常滿意陳石頭的回答。
    “看來是我狹隘了。”
    陳達廣輕輕撫了撫胡須道:“我本以為你們對石頭這個名字是認可的。今日過來,本是詢問你父,關於田裏農事,順便給三丫取名字。沒想到你也不認這個名。那就一並給你也取一名吧。”
    石頭微笑著道:“謝謝小叔公取名。”
    “有詩雲: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我便取一個泉字予你,你可願意。”
    陳達廣說完,便認真看著陳石頭的神情。
    “陳新泉!”陳石頭眼睛放光,開口說道。
    “嗯!陳新泉,你可喜歡!”
    陳石頭趕緊點頭道:“謝謝小叔公,以後我就叫陳新泉了。”
    陳達廣滿意的點點頭。
    陳新泉當下便向著陳達廣鞠躬道謝。
    “三丫,過來。”
    陳達廣看向堂屋門口,院子裏推著竹製編織而成的搖搖車。
    三丫趕緊跑回屋裏,脆聲道:“小叔公。”
    陳達廣笑著道:“今天給你石頭哥哥取了名字。你想不想也有個新名字?”
    三丫伸手握了握哥哥的手道:“好,我也要新名字。哥哥叫什麽名字?”
    “好,你哥哥取名陳新泉,我給你取名陳新如。你可喜歡?”
    陳達廣道。
    “陳新如!好,那以後我就叫新如了!太好了!”
    陳新如學著哥哥陳新泉給小叔公鞠躬,又道:“謝謝小叔公!”
    “嗯,小如要好生照顧妹妹五丫。”
    小叔公接受了三丫的感謝。
    謝氏從房間裏出來,手裏拿著一個紅封。
    小叔公看了,臉色一正,沉聲道:“侄媳不可如此。給自家侄孫兒取名字,豈可收此禮!”
    小叔公趕緊製止謝氏,謝氏見小叔如此神態,隻能看向丈夫。
    陳友河道:“小叔,其實就圖個吉利。你也知道,我這才蓋了房子,確實拿不出手。你就當我們一點心意。”
    陳達廣道:“紅封是萬萬不可的,你拿兩個雞蛋給我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謝氏無奈,隻能回房去拿兩個雞蛋出來。
    陳達廣又看著陳新泉道:“日後,有空來小叔公家,大可進院子去聽小叔公講學。不用再院外玩耍。”
    陳新泉點頭道:“好,我會的。”
    此時的幼童讀書,是一個兩極極度分化的狀態。
    絕大多數普通人家的孩童讀書,隻是為了識字。
    地主階層或富商大賈們的子弟讀書,隻有一個目標,考取功名。
    這些不為考功名的幼童,多數隻讀完三百千,子弟規,幼學瓊林幾本常用的書籍,便會放棄讀書,出社會做事。
    在沙洲村,陳達廣這一輩人,也有好幾個族中兄弟學過識字。隻是,堅持考科舉的人,隻有他一人。
    陳達廣接了謝氏手裏的雞蛋,道:“好了,我回去了,你們那兩個侄兒還在家裏讀書。”
    陳友河與謝氏送小叔公到院門口。
    謝氏回頭看著兒子,又看看三丫。
    “新泉,新如!”
    陳新泉和陳新如狠狠的點點頭。
    謝氏笑著道:“你小叔公,人還是挺不錯的,就是一直考那科舉也不中,真不知道,這科舉怎麽就那麽難考?”
    “娘,我也想讀書考科舉。”
    陳新泉道。
    謝氏聞言心頭一震,兒子他想讀書考科舉。
    “石頭,你說啥?考科舉?”
    陳新泉用力點頭。
    謝氏無奈搖頭歎息,道:“那,那需要很多銀錢。”
    “嗯,我知道。娘我們可以拿蚊香去賣錢。”
    陳新泉道。
    “蚊香賣錢?”
    “蚊香?能賣錢?”
    陳友河扶著陳石頭的肩膀,把兒子扶正,嚴肅的問:“這黑糊糊的東西誰會要?”
    陳新泉道:“我們可以賣給客棧,書院,或者鎮裏做生意的商人。”
    謝氏低頭思索。
    “石頭,要是你這蚊香確實能驅蚊蟲。娘便去求你大舅,幫咱們家賣蚊香。”
    陳友河是一家人裏出門最遠門的人。
    當然,那不是因為他有多能耐,無非是因為他要服每年冬天的徭役。
    所以,永興縣周邊幾個集鎮他差不多都有去過。
    不過陳友河卻並不看好這黑呼呼的玩意能賣錢。
    小孩子過家家的玩意,陳友河根本沒當它是個生意。
    當然,謝氏說要找她大哥幫忙賣他也不反對。
    喜歡清泉明月請大家收藏:()清泉明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