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改稻

字數:4229   加入書籤

A+A-


    陳三根沒有被請來,給柳韻看腿傷。
    不過,陳三根答應陳友河,天黑前會帶上家夥,來他家一趟,幫忙看看柳韻的傷勢。
    “石頭,三根說下午最後一趟車,申時三刻從村口出發。他到集市上會等三刻鍾時間,就問你趕不趕得上。”
    陳友河告訴陳新泉,陳三根下午的車程安排。
    “爹,現在什麽時辰?”
    陳新泉問。
    “差不多剛剛到申時。”
    “啊,那三根爺爺在過三刻鍾就發車了!爹,你幫我看看那些蚊香風幹了沒有!”
    陳新泉趕緊去找,家裏之前準備用來做不時之需時用的竹筒子。
    陳友河檢查院子裏木架上的蚊香,道:“還濕著呢?這才一個多時辰時間,沒有太陽曬,哪裏能幹!”
    陳新泉拿了一大一小,兩個帶封口的竹筒子,走到木架旁,看到蚊香確實還透著水氣。
    “爹,試試看能拿起來不斷不彎曲,如果能拿起來的話。拿去灶台旁烘一烘。”
    陳新泉說道:
    “我把這兩個竹筒子洗淨了,用來裝黃花蒿湯藥,送去給許掌櫃家兒子。”
    陳友河點頭答應,伸手試著抓起蚊香。
    還好,這半幹的文香竟然沒有斷骨。
    他小心翼翼的拿著去了廚房灶台,挨著有餘溫的位置放下。
    陳新泉洗淨了竹筒子,回到廚房,看到灶台旁邊的蚊香冒著蒸汽,便知道成了。
    “爹,這瓦罐裏煮著柳樹皮,你幫忙看著些,待瓦罐裏水平過藥渣時。把火停了,把湯藥倒出來。湯藥用粗紗過濾一下,然後用冷水,要外邊井裏的水,給湯藥降溫。”
    陳新泉說到這裏,停頓了一下,無奈的搖了搖頭,才小聲說了句,“可惜是夏天,要是冬天有冰水就好了。”
    陳友河道:“為何還要用冰水給湯藥降溫?”
    陳新泉笑笑,答道:“那樣冷下來的湯藥,能更快治好柳姐姐身上的傷。”
    陳友河也不知道,兒子說的這些,到底有沒有作用。
    他點頭答應一聲,又道:“我剛去梅子窩,那塊田裏看了看。那些魚兒,確實會躍出水麵來搶食蛾蟲兒。”
    “你去集市的話,就讓許掌櫃操持著,把魚苗的事辦了。我問你娘去拿一百文錢,你先拿去給許掌櫃做訂金。”
    陳新泉搖搖頭道:“爹爹,不用拿那麽多錢給我,給我二十文便成。”
    陳友河道:“你說啥?”
    陳新泉道:“爹,若我沒猜錯,許掌櫃的應該會給我帶些吃的回來。我要拿二十文錢,是給柳姐姐買風寒藥的。”
    “好吧。你別虧待了許掌櫃就行。”
    陳友河算是看明白了,自家石頭被水淹了一回,這腦子是開了竅了。
    陳新泉又去父母臥房與謝氏說了些話。
    轉身到陳新如臥房告訴柳韻,他要出去一會,等回來給她帶好吃的。
    柳韻強忍著傷痛和沙啞的嗓子,應道:“你路上小心些!”
    陳新泉點頭答應。
    隨後他背著個小竹製香籠,走出了院門。
    路過陳友水家外時,他叫了陳友水,卻聽陳友水他娘應了句,友水去稻田裏幹活去了。
    讓陳新泉找別人玩去,別老找她家老滿。
    陳新泉笑嗬嗬道:“趕明兒帶友水叔掙錢去。”
    陳友水他娘說了句:“滾,一邊玩泥巴去吧!”
    陳友水是胡氏的老來得子,她現在孫子都十二三歲了。這老兒子才十七歲。她開始著急老兒子的婚事了。
    謝秉禮回村之後,去了一趟二房,打聽了一下謝秀兒娘家在二房的情況。
    在得知,陳新泉的兩個舅舅在二房並不受重視時,心裏那份緊張感才放鬆不少。
    回到大伯家,謝秉禮把陳新泉和他說的內容,變化了一下。他把蚊香經營中的情況和可能會遇到的問題與謝江東說了仔細。
    謝江東還真沒想到,自己家這個隻會讀聖賢書的侄兒,看待事情居然能看得如此詳細而全麵。
    這讓他很是震撼。
    這邊兩個人說著話,那邊聽到正屋裏,老爺子回家的動靜。
    謝江東聽著那動靜,感覺有些不對勁,便對謝秉禮道:“先去見見你大爺爺。聽這動靜,老爺子生氣了。”
    兩人還沒走到正屋,便聽到四房掌舵人謝文山說:“二弟,長房這個決定,做得太武斷了。我們要是按長房的意思去執行。今年損失最少四五百兩銀子。”
    “大兄去稻田裏看過了嗎?”
    謝文元端起茶杯輕輕吹了一口熱茶。
    “我自然知道,如今稻田裏禾苗的情況不容樂觀。可是,這個時候讓我們把肥力差的稻田改種高粱。別說我難辦到。就是我們四房其他子侄,誰又願意這個時候去改種高粱。”
    “若是不改種,恐怕今夏的早稻收成,連去年一半都達不到。大兄可知道這也是我們的難處?”
    “二弟,難道就想不出其他辦法來,除一除那比米粒大不了幾分的蛾蟲!”
    謝文山無奈的問道。
    “江南去縣城找林大儒去了。若有辦法,江南可比我有辦法多了。大兄可等江南回來問問。”
    要說心中不平,謝文元比謝文山心裏還更不平,隻是他更懂得隱忍罷了。
    畢竟,謝文元名下的田產,在四房也是第二多的。要把那些地力差的稻田改種高粱,他的損失也很大。
    隻是,長房那邊,應該已經下定決心,要在端午節後改早稻種高粱了。
    若四個房頭,不和氣,隻一部分人改種。到收夏糧稅時,便無法做到統一與縣衙進行交涉,最後難免讓縣衙稅收按穀子統收。
    若真發生那樣的情況,對桐江村謝氏的一族來說,每個種田的人都會有損失。
    “爹,二叔!”
    謝江東走進正堂與謝文山,謝文元見禮。
    “大爺爺,爺爺!”謝秉禮也向兩位長者一一見禮。
    “您兩位,因為何事如此動氣?”
    謝秉禮開口直接問。
    謝文元道:“稻田裏蛾蟲災已經起來了,從東邊飛過來的。照這樣發展下去,今年早稻的穀子收成,減產是不可避免了。”
    “那些地力差,水源不充足的田地裏,稻子絕收都是有可能的。”
    “剛剛,長房那邊,族長給提了一個方案。讓我把稻田改種高粱。到收成季節時,與縣衙稅吏交涉統一繳納高粱做田稅。”
    一聽說是這事,謝秉禮也皺眉,心裏毫無辦法。
    喜歡清泉明月請大家收藏:()清泉明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