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有效
字數:4623 加入書籤
看到兒子拿了些與稻田無關的物件來田邊。
陳友河一時忘記自己來田間地頭找兒子的目的。
他反而更好奇,孩子一大早來稻田裏做什麽了。
“爹爹,你看這裏!”
陳新泉沒有直接回答父親的問題。
而是用手裏握著的竹筒子,指著剛才噴灑了藥水的那幾十株禾苗。
陳友河聞言看向兒子手指的位置。
“看甚,有甚好看的。這禾苗長得有何不妥。”
陳友河沒看出來,陳新泉手指著的那些禾苗與其他位置的禾苗有什麽不同。
“爹爹看仔細了。”
陳新泉說著,用手裏的竹筒子,撥動著剛剛被他指著的禾苗。
陳友河還是沒看出什麽問題。
不過,很快,隨著陳新泉走過幾步,換了個位置,再次拿著那根竹筒,撥動田裏的禾苗時,禾苗上空飛舞的青色蛾蟲讓他看出了問題。
“你,你剛剛指的那處禾苗沒有生蛾蟲!”
陳友河有點磕巴了。
這也能行。
他苦思冥想了許多日,一直沒有找到可用的消滅蛾蟲的法子。
現在,被眼前這九歲的娃娃解決了。
陳友河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彎腰快速卷起褲腳,急忙跑下水田。
“爹爹,不可用手去抓禾苗!”
陳友河激動的下到水田裏。正要伸手觸摸,剛剛被兒子指著的禾苗看個究竟,被兒子急切的聲音叫住了。
陳友河聞言扭頭看著兒子,不解的問:“為何?”
陳新泉撓了撓後腦勺,有點不知道該從何說起的難處。
“你先上來,我們回家,我慢慢告訴你。”
陳新泉隻能這麽暫時拖著,他怕把原因告訴父親之後,父親會立馬打他一頓。
陳友河看著麵色不善的兒子,心裏有種很不舒服的感覺。
他隱約感到,兒子對他隱瞞了什麽。
但是,現在最重要的是先回家,先看看柳韻的情況。
這除蛾蟲的法子雖然要緊。家裏的事更要緊。於是,他快速上了田埂。
“爹爹這麽著急,找我有何事?”
陳新泉把布袋子,竹筒子全部放進木桶裏。看著父親洗淨腿腳上的淤泥才問道。
“你娘起床後發現韻兒渾身燙的緊,叫也叫不醒。她估摸著,韻兒是發燒了。”
陳友河把褲腳放下,說道:“我和你娘都不知道該怎麽辦!”
原本計劃,今天回謝秀兒娘家的,這會柳韻發高燒,陳友河有點擔心一旦他們離開,柳韻會發生什麽意外。
聽到父親說柳韻發高燒了,陳新泉也知道事情的嚴重性,他低頭思索起來。
“我們先回去看看。實在不行,趕緊去鄉裏請郎中。”
陳友河見兒子低頭沉思,便開口催促兒子先回家看看再說。
陳新泉點頭,跟在提著木桶的父親身後,往家裏走。
回到家,謝秀兒正在房中給柳韻換著額頭上的布巾。
見兒子進了臥房,謝秀兒道:“有沒有什麽法子,韻兒這身上滾燙滾燙的。在這麽下去,怕是韻兒要燒成傻子了。”
謝秀兒對這個苦命的幹女兒很心疼。
“娘,給韻姐姐腋下,大腿內側和額頭都用濕布降溫。我去煮開水,在煮些降火的夏枯草茶水拿來給她喝。”
陳新泉隻想到一點點物理降溫的辦法,又想起腦子裏那句話,生病多喝水,多喝溫開水。
也許,他隻能將希望寄托給柳韻自己的意誌力了。
謝昌明清早,趕第一趟上永興縣城的船。
其實,對於販賣雪鹽,謝昌明根本沒有多少門路。
有實力的人,他不敢去找,他害怕被人家窺探了雪鹽的秘密。
沒有實力的人,他找了也沒有用。
他唯一能想到的人,隻有他的弟弟,那個去過武昌府,到過長沙府的二弟。
他心裏很清楚,二弟謝昌平並不能幫他賣出雪鹽。
但是,二弟的東家。永興縣五大商幫之一的張德富,有實力可以幫到他。
富貴鏢局,作為永興縣第二家鏢局,它承接了永興縣至永興以下十六個鄉鎮絕大多數的貨物押運。
眼看就要到端午節,謝昌平前天交了一趟從江西道回郴縣的鏢貨。
他很慶幸一路順利,更慶幸自己回郴縣的路上被天氣耽誤了幾日。若不然,他到郴縣交鏢時,正趕上瑤人作亂。那後果難以想象。
臨近端午節,不出意外的話,這一兩日暫時不會有大隊鏢需要運送。
“怎麽樣了?”
二鏢頭張蓋看向臉色不愈的謝昌平。
謝昌平剛從大管家張旺生的公事房出來。
張蓋心裏大底猜到了,謝昌平請辭的事兒沒有談妥。
謝昌平搖了搖頭道:“沒什麽!”
他沒有多說什麽,張蓋便不好再多問。
謝昌平去年過年時娶了媳婦,年底姚氏便給他生了個小子,那孩子應該有半歲多大了。
張蓋知道謝昌平的難處,他想換個少離家,或者離家時間沒那麽長的活計,這樣才能照顧到姚氏和孩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謝昌平走回自己辦公的牙房,有人告訴他鏢局外頭有人找他。
他道了聲謝,轉身快步到鏢局門口。
“哥,你怎麽來了?”
看到謝昌明出現在鏢局門口,謝昌平心裏大感意外。
此時不過辰時四刻,大哥這般早出現在縣城。要麽是大哥昨天就進城了,要麽大哥趕了今日最早上縣城的船。
謝昌平心裏有些不好的預感。
“嗯,找你有事?找個安靜點的地方說話。”
謝昌明表情淡淡說道。
謝昌平點頭,帶著大哥到鏢局旁邊一家他時常光顧的茶館。
茶館隔壁有包子鋪,謝昌平在包子鋪裏買了些包子進了茶館。
讓小二安排一個安靜的小包間,謝昌明卻出聲製止,向店小二要了大堂裏一個不起眼的角落位置。
謝昌平皺眉,大哥這是什麽情況?
謝昌明是堂兄弟裏的老大,他爹謝大山名下還有兩個弟弟。
謝昌明的二叔十年前去逝了,留下一子一女,三叔家有兩個女兒,一個兒子。
由於人丁稀薄,因此,謝大山這一脈在二房也處處受到排擠,加上原本田地就少。
謝大山在二房安排的水田耕種才三畝多,他兩個弟弟耕種的水田就更少了。
謝昌平以為家裏出了什麽事?他前日捎了口信回家,告訴爹娘明天回家過端午節。
今天這麽早大哥便來尋自己,他心裏總感覺有大事要發生。
喜歡清泉明月請大家收藏:()清泉明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