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賣炭

字數:4568   加入書籤

A+A-


    陳友河與陳新泉趕到梅沙圩,父子倆直接來到許三千的許記雜貨鋪。
    許三千原本打算申時三刻,動身去沙洲村尋陳新泉拿黃花蒿湯藥。
    此刻見到陳新泉過來尋他,他心中甚是高興。
    陳新泉見到許三千,也不客氣他直接向許三千開口要了三斤食鹽。
    “賢侄,為何一次要這般多的食鹽?”
    許三千驚呼。
    陳新泉道:“家裏在燒響炭,需要一些鹽用來摻和進封堵土窯的門洞。”
    許三千好奇,燒響炭居然需要食鹽。他忽然想起,其峰鄉有一個燒炭人,也數次在他這裏采買過數量比較大的食鹽。
    “賢侄果然聰慧,居然懂得燒製響炭。”
    許三千又嗅到了商機,他道:“賢侄若有多餘的響炭,可送至我處售賣。我定給賢侄一個公道價格。”
    一旁安靜聽著兩人交談的陳友河心中感到奇怪,許三千居然不問石頭,為何在燒炭時需要用到食鹽。反而想都不想,直接開口向石頭討要轉賣響炭給他售賣。
    “許掌櫃,您不是認真的吧,此時五月,距離天氣變冷可還有四個月。您這時就開始存儲木炭?”
    陳友河打斷兩人的話,很認真的問。
    如今,他剛學會燒炭的手藝,若有地方發賣木炭,自是一件大好事。
    如此一來,他便多了一個營生。
    “友河老弟說的是,如今收炭是有些早。”
    許三千聽陳友河發問,略一思索答道:
    “不過,我知道馬山鄉有幾個燒製作坊,他們每月需要用三五百斤上好的木炭,用來引火助燃。上月他們還曾來我處詢問,有無品質極好的木炭發售。因此我才有此一說。”
    陳友河聞言,心中歡喜,他心中暗忖看來木炭並不是隻有天寒時才有需求。
    他側頭看向兒子陳新泉,見兒子亦側目看向他。
    陳新泉知道父親的意思,便對著許三千道:“許叔既然有既定的客戶,那自然是美事。不過,我爹爹燒製木炭的手藝還不太熟練。他日若有了好品質的木炭,到時候定會送來與許叔瞧一瞧。”
    許三千哈哈笑著道:“如此就多謝賢侄了。”
    他明白陳新泉算是答應,有好炭便送到他鋪裏來售賣。
    陳新泉心中也是大感意外,他燒製木炭原本是準備用來烘烤艾草,柳樹枝條等中藥材。後來,打算賣一些給謝秉禮製作蚊香。
    沒想到謝秉禮沒能馬上答應購買他的木炭。
    反而是許三千向他求購木炭。
    “許叔我讓您準備的東西,是否已準備妥當?”
    陳新泉趕緊把話題拉回到自己來許記雜貨鋪的目的上。
    許三千嗬嗬笑道:“都已經準備妥當,除了鐵器還放置在聶鐵房。其他的物什都在這裏了。”
    許三千指著櫃台旁邊一個麻布袋子。示意陳新泉去查看一下。
    陳新泉道:“如此就多謝許叔了。”
    陳新泉把父親後背的竹簍取下來,從裏麵拿出兩個封口的竹筒。
    “許叔,這是剛剛煮好的診治打擺子病症的湯藥。”
    陳新泉一邊說,一邊把竹筒交給許三千。
    許三千高興的雙手接過。
    “賢侄有心了,你讓我準備的零錢,我也準備好了,你稍等一會,我進去拿出來。”
    許三千拿著竹筒進了店鋪後堂,他家內宅住處。
    陳友河聽許三千說兒子還有零錢放在許三千家,便問道:“泉兒,啥零錢?你何時還有零錢放在許掌櫃處?”
    陳新泉道:“爹,是許掌櫃用我們煮得黃花蒿湯藥,給一位貴人治了打擺子病症,貴人給的賞賜。”
    陳友河點頭,又叮囑兒子道:“你萬不可亂收錢,不該收的錢咱們一個銅板也不能收!”
    黃花蒿湯藥能治打擺子病,雖然是一件好事,但黃花蒿湯藥本身是有毒的,他人若弄了此方子去治病還好,若弄了去害人可就要禍事了。
    “好,爹,我明白的!”
    陳新泉答應父親的要求。他也明白,自己並不是郎中,並不適合收取病人的費用。
    沒過多久,許三千提著一個粗布袋子出來。
    裏麵裝了一大袋子銅錢,至於碎銀子許三千另外拿了一個小棉布袋子裝好。
    “賢侄,清點一下數量看看是否對!”
    許三千把銅錢和碎銀子放到會客茶幾上,滿臉笑容的說。
    “這次我就不數了,我相信許叔能掌握賬目。”
    陳新泉覺得,許三千第一和自己交接銀錢,不可能從中作梗,便不打算清點麻布袋裏的銅錢數目。當然,真早一一清點必然耗時頗長,他對許三千是信任的,便覺得沒必要消耗這個時間了。
    “還有幾樣東西,不知道許叔店鋪裏是否有貨?”
    陳新泉把碎銀子交給父親,又問許三千道。
    “賢侄,除了食鹽還需要何物?但說無妨!”
    許三千道。
    陳新泉道:“我過幾日便要去我小叔公家讀書,需要置辦拜師用的六禮。”
    “外加筆墨紙硯若幹,許叔店內可有相關物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許三千嗬嗬笑道:“拜師所用的六禮,臘肉,我店內自是有的,不過芹菜卻沒有。”
    “蓮子,紅棗,桂圓與紅豆自是都有。我為賢侄備妥除芹菜之外的其他五禮。”
    “至於,筆墨紙硯,當然也有,隻是毛筆稍顯粗劣了些,賢侄若不嫌棄,我也一並為賢侄備妥便是。”
    聽許三千這麽說,陳新泉很高興,他沒想到居然能在許三千鋪子裏享受一站式購物,便道:“如此就有勞許叔了。還有一事,許叔務必答應。”
    許三千看陳新泉說的嚴肅,立馬正色應道:“賢侄請說!”
    陳新泉道:“若是有人打聽食鹽的事,還請許叔為我遮掩一二。”
    許三千好奇了,這又是為何,他道:“這是為何呢,賢侄購買食鹽既是有正當用途,便可正常購買。”
    “許叔,有所不知。我爹爹並不無意長期從事燒炭。若被官家知曉我爹爹會燒製響炭,我怕官家到時給我爹爹增加炭稅!”
    陳新泉並不願意父親,由一個種田農民變成燒炭翁。
    燒炭並不是什麽深奧的技術活,他的技術壁壘很低。
    沙洲村附近沒有多少山林,燒炭的原料便無法保障。因此,沙洲村並不具備成為一個燒炭基地的基礎。
    “原來如此,這個好辦,隻要陳兄弟,在十月天寒之前每月售炭不出五百斤,官家並不會任意加派炭稅。”
    許三千道:“炭稅是在天寒時才征收,平日裏允許少量交易的。”
    聞言,陳新泉這才鬆了一口氣道:“原來如此。這麽說,我家燒炭自用,也不用交炭稅?”
    許三千道:“自用木炭的話,確實未聽有課稅一說。但若數目巨大,好像是每月超出五百斤木炭,便可課征炭稅。”
    許三千對於大周稅法有很深入的研究。
    他店內的木炭,每年都要繳納至少三個月的炭稅。普通家庭用炭數額巨大是會被征稅的。
    喜歡清泉明月請大家收藏:()清泉明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