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來信
字數:3931 加入書籤
陳新泉最關心的是衡州府衙門已經發布的七月征發民夫去桂陽縣修築關隘之事。
“何事!”
許三千問。
“聽說衡州府七月需要征發民夫提前服徭役,去往桂陽縣修關隘!不知是否真有此事?”
陳新泉問。
“嘶!”
“這事,我還未收到風聲!”
許三千聞言,眼神變得銳利起來。他還真沒聽到相關的風聲,不過若這事是的,那牽涉到的事情和人員可就多了。
“不過!桂陽縣那邊自五月十五日之後的確有不少大動作!我還琢磨這桂陽縣是不是又有什麽大事要發生!”
許三千像是想起什麽事情,他垂眉思索起來,臉上神情漸漸變得凝重起來。
看著臉色逐漸變得嚴肅的許三千,陳新泉問:“桂陽縣出了什麽事?”
“自五月十五日起,桂陽縣的物料流通便隻許往桂陽境內流入,不能運出桂陽縣,哪怕是一根線一支針都不行。”
許三千回道。
“啊!這是五月十五日便發布了這道通令嗎?那豈不是已經過去十五日了。”
陳新泉在心裏計算時間,隨後他重新將目光看向許三千。
“這麽說,自桂陽監駐防衛所入駐桂陽縣之後,衛所駐軍便開始對桂陽縣境內的物資進行軍事管控了!”
許三千點頭:“的確是如此。”
陳新泉低頭思索起來。
這麽說謝婉瑜說的那個消息是真的。
而且,此次征發民夫去桂陽縣服徭役的人數必然不會少。想到這裏他心頭一沉,大事不好!
“許叔,有一事請你一定幫忙!”
陳新泉忽然從椅子上站起來,然後對著許三千深深的鞠躬。
“賢侄,何故行如此大禮。有何事,你說便是。我必定全力配合。”
許三千趕緊站起來,雙手托住陳新泉,把陳新泉扶起。
桐江村謝氏四房。
“瑜兒,你父親來信了。讓我們盡快動身前去衡州府。”
林氏看著被日頭曬的黝黑的女兒,心裏憐惜的緊。這丫頭越大越野,現如今比村中一些男孩子還跳脫整日裏沒得著家,不是去田間地頭遊玩,便是帶著族中那幫不夠吃食的族人小孩做什麽抓盜賊的遊戲。
“什麽?娘親,你說爹爹讓我們一家都去衡州府?”
謝婉瑜以為自己聽錯了。
她五月十六日送父親出門時,父親還說,要她們在家中好好聽話。不要出去生事端,要管好家族中那些頑皮的小子們。
這過了半個月,爹爹竟然來信,讓她和娘親以及弟弟一塊去衡州府。這是怎麽回事?
聽女兒詢問,林氏轉身回房,拿了夫君寫回家的書信出來。
“諾,書信在這呢,你自己看吧!”
林氏把書信往桌子上一推。
謝婉瑜放下手裏的吃食,打開信件仔細看起來。
“你爹爹已經在衡州府買了一套房子,他讓我們一道去衡州府居住,以便他能安心讀書,為兩年之後的貢試做準備。”
林氏解釋謝江南的用心。
謝婉瑜看完父親的書信,眉頭鎖的緊緊的。其實她更喜歡現在的生活。
在村子裏成為孩子王,帶著這幫無所事事的農家小子滿地追打。
“娘親,爹爹在衡州府買房子的銀子,從哪裏得來的?”
謝婉瑜很好奇,父親是怎麽買的起衡州府的房子的。
以謝家四房目前的財力,想在衡州府買房子並定居於衡州府,很明顯並不現實。
其實,她的想法並沒有錯。問題出在謝江南真的憑借陳新泉給他出的賣竹筒射水槍送驅蛾蟲藥粉的策略中。
謝家四個宗族這一次真的掙了三萬多兩銀子。同時又得到了朝廷每月配給百斤鹽引的賞賜。
如今的謝家四房,已經不是一個月前的實力了。
這些情況,謝婉瑜暫時還不知道。
“這是男人們的事,你隻管做好你的女工便成。實在無聊了,你便讀一讀女訓和女戒,又或者讀一讀前唐的詩文。”
林氏對於女兒提出的問題絲毫回答興趣都沒有。
她對女兒越來越跳脫的性子越來越憂心。
看著她成天帶著一群半大的男孩子在田間地頭遊來走去,她心中更加不滿。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
謝婉瑜無趣的說:“娘親隻是希望女兒學這些東西嗎?這些東西能給普通人家帶來什麽好處?”
“可以提高莊稼地裏的收成,改善老百姓的生活嗎?”
林氏被女兒問的語塞。
“這……你……”
“還是,娘親要女兒讀,漢皇重色思傾國,禦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遊夜專夜。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翠華搖搖行複止,西出都門百餘裏。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花鈿委地無人收……這等隻會哀怨,卻與民生福祉毫無益處的詩文?”
“你,你何時會讀這長恨歌了!”
林氏沒想到女兒小小年紀已經會背誦那麽多前唐名篇。
這篇長恨歌她可是在十五歲嫁給夫君之前,都一直無法順利全文背誦的。
“這些東西我看幾遍就會背誦了。與其空讀這些虛空無用的東西,不如多看看田間地頭那些莊稼,想法子讓它們生長的好些,收成高些,族人們能多幾鬥穀子的收成,多吃幾餐飽飯豈不是更有意義?”
謝婉瑜第一次在母親麵前表達自己的誌向。
喜歡清泉明月請大家收藏:()清泉明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