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學屋五人

字數:3915   加入書籤

A+A-


    陳友河送兒子去小叔陳達廣家中。
    “友河,今日怎麽親自把人送來?你今日得閑了?”
    小叔婆劉氏好奇,自五月初十那日送兒子來拜師之後,陳友河便未再親自送新泉來讀書。
    “小嬸早!我送泉兒過來讀書,也是找小叔有事說。”
    陳友河道。
    小叔婆“哦!”了一聲,才道:“你叔在書房呢?你自己去找他吧!”
    陳友河“誒”了一聲,抬腿去了陳達廣的書房。
    兩刻鍾之後,陳新泉才在後院學堂中看到陳達廣。
    陳新橋與陳新傑見爺爺出現,急忙站起來行禮。學堂中還有兩位族長家的曾孫兒,他們同時站起來向陳達廣行禮。
    陳達廣注視著台下五人,他學堂中一般教到太公家教便不再往後講課了。
    若想繼續向學,便要學子自己去往桐江謝氏族學或者梅沙村梅氏族學求學。
    按照陳新泉前二十天的學習進度,最多年底之時,他便能學完了陳達廣能教的六本蒙學教材。
    “也許這個孩子要打破我的常例了,經史子集也不是不能教。無非是後邊的學識,所需開銷太大了。不過,以友河當下的經濟能力應該是能承受得住的!”
    陳達廣心中暗暗下定決心,要把自己所學知識全部教授給陳新泉。
    “好了!昨日休沐一日,你們可有溫習功課?”
    陳達廣讓五人坐下。
    五人紛紛點頭,異口同聲的回答:“昨日,學生溫習了前天的功課。”
    陳達廣點頭:“陳新棟,你背誦一遍蒙求第二十一句至二十五句的內容。”
    陳新棟是陳達川的第五個孫子,比陳新泉要年長幾個月。也是五個人中開蒙學習最久的孩子。
    “好的,先生!”
    陳新棟站起來負手於背朗聲道:“燕昭築台,鄭莊置驛。灌靖二妙,嶽湛連壁。郤詵一枝,戴馮重席。鄒陽長裙,王符逢掖。鳴鶴日下,士龍雲間。”
    陳新棟背的流利,毫無結巴停頓。陳達廣滿意的點點頭,又問:“前日你便能背誦蒙求中第二十一句。今日能背誦後麵的文章,可見你昨日確實有用心預習。這蒙求後麵幾句文章的意思,你可懂得?”
    陳新棟搖頭:“回先生,學生不知其意,還要請教先生!”
    陳達廣道:“好,你先坐下。”
    待陳新棟坐定,陳達廣看向陳新泉問道:“陳新泉你可有溫習功課?”
    陳新泉站起來道:“回先生,學生昨日有溫習功課,請先生考教!”
    陳達廣點頭道:“前日,你便能全文背誦百家姓全文。今日開始教你讀千字文。你拿了此書本去抄寫。待我考教完其他人,再看你能抄寫多少?今日便與你講解,你所抄錄的內容!”
    陳達廣一邊說著,一邊自講桌上拿出千字文書本遞給陳新泉。
    “學生謝謝先生!”
    陳新泉接過書本,口中稱謝之後方坐下。
    “陳新伍你昨日溫習到何處?”
    陳達廣轉而看向被叫陳新伍的壯碩小孩。
    陳新伍站起來甕聲甕氣的道:“回先生,學生溫習到千字文中榮業所基,籍甚無竟。學優登仕,攝職從政。”
    “哼,一日過去了,你隻多學了兩句文章。這是在為我讀書呢?”
    陳達廣冷哼一句。
    陳新伍低著頭,沒敢吱聲。
    這兩句內容,還是在陳達廣進學堂之前,他臨時抱佛腳強製背下來的。
    要是陳達廣沒有推遲兩刻鍾進學堂,他連這兩句新文章都背不出來。
    “坐吧,今日最少得把千字文第四十三句背出來。否則板子等著你!”
    陳達廣說完又看向陳新傑。
    陳新傑趕緊站起來說道:“回先生,學生學到千字文第五十六篇,丙舍旁啟,甲帳對楹。肆筵設席,鼓瑟吹笙。升階納陛,弁轉疑星。右通廣內,左達承明。”
    陳達廣仔細聽著陳新傑背誦,他點頭道:“坐吧!”
    “文章中意思可曾明白?”
    陳新傑坐下搖頭道:“學生不甚了解,還望先生教導。”
    “嗯,稍後講與你聽。”
    陳達廣說完,又看向二孫兒陳新橋。
    陳新橋站起來怯生生的道:“學生溫習到百家姓中晉楚閆法,汝鄢塗欽。”
    陳達廣點頭又問:“可會書寫了。”
    陳新橋道:“學生手法稍感生疏,不過字都會寫了。”
    陳達廣點頭道:“今日每字書寫二十遍,再熟讀後麵兩句。”
    陳新橋微微愣神。
    陳達廣嗯了一聲,他才答道:“學生謹記,一定完成。”
    “好了,坐下吧!”
    陳達廣讓陳新橋落座。
    他重新走到陳新棟書桌前說道:“蒙求第二十一篇至第二十五篇用通俗的話可以理解為,燕昭王修築招賢台,鄭當時設置驛站馬。衛灌和索靖書法妙,潘嶽與夏侯湛文采佳。為鶉鶴營造安身巢,給賢人安排重席位。鄒陽穿著長衫謁梁王,王符衣袖寬大長安遊。陸機如白鶴在日下鳴,陸雲似蛟龍於雲間躍。”
    “不過,具體典故咱們還得重新說起。”
    “首先燕昭駐台,說的是燕昭王收破燕後即位,卑身厚幣,欲將以報仇,故往見郭隗先生曰:"齊因孤國之亂,而襲破燕,孤極知燕小力少,不足以報。然得賢士與共國,以雪先生之恥,孤之願也。敢問以國報仇者奈何?’郭隗先生對曰:"帝者與師處,王者與友處,霸者與臣處,亡國與役處。……臣聞古之人君,有以千金求千裏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於君曰:“請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裏馬,馬已死,買其首五百金,反以報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馬,安事死馬而捐五百金?”涓人對曰:“死馬且買之五百金,況生馬乎?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馬今至矣。”於是不能期年,千裏馬至者三。今王誠欲致士,先從隗始;隗且見事,況賢於隗者乎?豈遠千裏哉?’於是昭王為隗築宮而師之。樂毅自魏往,鄒衍自齊往,劇辛自趙往,士爭湊燕。”
    陳達廣為陳新柱講解著蒙求的典故與寓意。
    陳新泉默默的抄寫著千字文。
    他的書寫還非常稚嫩,但在柳韻的指導下,他已經能熟練掌握運筆的正確方式。
    喜歡清泉明月請大家收藏:()清泉明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