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高產晚熟,有些另類

字數:4198   加入書籤

A+A-


    梅子窩,
    原本最另類的那塊稻田邊上,十餘個人正圍在陌上。
    若是仔細看去,那十餘人中至少有七八人正矮身蹲在田埂上,他們一個個的都神情專注且仔細無比的查看稻田中的禾苗。
    待看得仔細了,那三四位站著不矮身蹲地的人,卻正是沙洲村的陳達田,陳達隆和陳友河。
    且說,陳友河一大早動身去旱地裏收割剩下的一畝多黃豆苗,剛將半數都已經黃葉枯萎的豆苗挑下坡地,送來村前的曬穀場。
    都還未來得及將豆苗鋪開晾曬,遠遠的便聽到了有人叫自己的名字。
    待聽得仔細了,來人卻是已經月餘未見的桐江村謝家的秀才老爺。
    秀才老爺見他挑了黃豆苗回曬穀場,甚是喜歡,也不顧黃豆苗生澀多毛,彎腰拾起一把就查看起來。
    “嘶……友河賢侄,你這黃豆苗,每株苗圃上竟能結七八瓣豆莢。你,這是如何做到的呀?”
    謝文元也沒顧得上給陳友河做介紹,與他隨行的人可有五人。雖說,陳友河曾經見過全部六人,可是,除了謝文元與他的隨從路井路田之外,剩下三人他卻是一點也不認識。
    麵對謝文元的詢問,陳友河嗬嗬一笑,很不好意思的說道:“這個是稍微好一些的豆莢,其他地方的豆莢可沒這麽好。我這豆是輪換種的土地,且苗圃長成後還做過一些分株才有這般長勢。”
    “哦,你交換種植了何物?”
    謝文元追問。
    “還能有何物,就是高粱、黃豆兩大作物輪換著來,偶爾種一些花生,有些時候也種些白薯。總之不能單獨在一塊地裏連續兩年種植豆子。否則豆苗容易出問題。”
    陳友河說的這些謝文元也知道,這都是老一輩種地得出來的經驗,不論是種黃豆還是種高粱,一塊土地單獨種一項農作物時最好不要連續種植兩季。否則,農作物容易生病減產。
    “這麽說,你這塊地的豆莢,能比其他處的產量高,便隻有可能是你中途分植過豆苗所至?”
    謝文元心中無比好奇,這種操作還能提高植株的單產?他是聞所未聞,聽所未聽呀。
    聽謝文元這麽分析,他身旁身穿綢緞服飾的中年男子眼睛不由也亮了幾分。
    “確實有可能,不過我也還不是很確定。”
    陳友河點頭回道:“四月時犬子生了一場病,康複後便說想吃青豆。”
    “我尋思著,這青豆拿來做菜給吃了多可惜呀,可奈何小孩子嘴饞,我心一軟就答應了,當時我也覺得,有一塊地裏生長的豆苗有些太密實了,擔心透氣不佳,豆苗容易生病,便選了些許青豆苗割了回家剝了青豆,給孩子解了解饞。”
    “後來,那些被分了植株的苗圃長的便比其他地方的茁壯一些。然後,就是現在這些樣子。”
    聽陳友河說明,曬穀場這數擔高產黃豆苗的出處,那身穿綢緞的富貴中年也沒忍住心中的高興,說道:“這倒是成就了陳壯士的拳拳愛子之心呀。既尋的一個可能讓黃豆高產的途徑,又解了娃娃的饞蟲。哈哈,運氣總是偏向勤奮之人的呀!”
    “先生所言甚是在理,不過,這位陳友河,您可還記得,他就是五月之時,弄了那塊豆腐形狀稻田,養魚驅蛾蟲子的壯士。”
    謝文元也為陳友河能有此收獲感到高興,同時把陳友河恰到時機的介紹給身邊的富貴男子。
    “恩,我想起來了。這次專程來到梅沙圩,可不就是想看看當初鯉魚驅蛾的稻田,如今成效幾何了嗎?”
    富貴男子點頭說道:“陳壯士,我可是看過了謝夫子家,當初改苗養魚兒的稻田才來你們村的。你能帶我去看看你家當初改苗移株放魚驅蛾的稻田嗎?”
    “貴人想去看我家的稻田,自是無有不允的道理。”
    陳友河歡喜的說道。
    眼前之人,他雖然不知其身份但從謝文元這個秀才老爺,對其的尊重程度來看,此人必定不是普通富商。
    這兩個月來,陳友河有過與許三千,謝江庭等地方富商打交道的經曆,今時今日他陳友河的眼光已經,比兩個月前要開闊許多。
    說完,他便放下手中活計,帶著眾人來到了梅子窩水田邊。
    “友河壯士真乃奇人也,你這田裏的稻穗,每穂竟然能長出二十八枚穂粒,比旁邊未養魚的稻穗整整多出八,九枚穂粒。”
    程似道再三確認自己仔細清點過的三株禾苗上的穗粒,每一穗的穗粒都超過二十八粒。至此,他這才無比驚歎的說出心裏的感慨。
    “大人過譽了,實屬巧合,養在稻田裏的魚兒才是水稻增產最大的功臣,陳某當不得首功。”
    陳友河恭敬的回道。
    如今他才知道,眼前之人竟是縣令程似道程大人。
    因此,這個時候說話,便不敢如先前那般隨意了。
    “這話到是不假,可是,你發現與否,在你家這塊水田旁邊也有數塊這種樣式的禾苗,我看那些禾苗穗上的穗粒可不一定有你這塊稻田上的數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們不如一同查看查看,那幾塊後來改苗移株的田裏的禾苗穗粒數量再來與你仔細分說!”
    程似道似乎對這幾塊養了魚的稻田尤其上心。
    這倒是讓旁邊的陳達廣感到詫異,這樣的縣令大人和他心目中所想象的縣令大人,差異,那可不是一般的大呀。
    往年他見識過的縣令,無一不是用高高在上的姿態,俯瞰直轄百姓,哪裏有程似道這般對農事如此關心,遇到疑問便是會真心實意請教種地老農的。
    陳友河無奈,隻能隨著程大人與謝家秀才老爺一塊把旁邊老爹陳達隆,小叔陳達廣,大哥陳友江和小弟陳友海家的稻田都仔細查看一番。
    兩刻鍾後。
    程似道來到陳友河家水稻田旁。
    “陳壯士,你這塊田裏的水稻,包括旁邊數塊改苗移株後的稻田中的禾苗,可比遠處那些田裏的禾苗要青綠一些,按照這個情形來看,這五塊田的禾苗比其他地方的禾苗至少要晚六七天才能收成。”
    程似道說出心中疑問。
    聽縣令大人詢問,陳友河當即點頭說道:“若是要全熟,可能要晚個九至十天。”
    “恩,雖然晚了許多日子,可到也並未耽誤秋種。”
    程似道在心裏盤算了一下夏收的日子,倒數一下時間,心中便也認可了陳友河的說法。
    不過稍一停頓,他又問道:“陳壯士,你可有去數過旁邊那些稻田禾苗的穗粒?”
    陳友河搖頭。
    見,陳友河搖頭,程似道看向謝文元,卻見謝文元臉色依舊頗為驚訝,便開口說道:“謝夫子,不如說說,你家中那塊改苗移株的稻田,禾苗穂上的子粒有多少枚。”
    “慚愧,慚愧!”
    聽程縣令這麽問,謝文元無奈的直搖頭,口中直說慚愧,心裏也的確沒有想到,這沙洲村的陳友河種地這麽有手段,改了一季養魚驅蛾之後,這些原本貧瘠的土地,種植的水稻,穂粒竟比他那些肥沃土地種出來的水稻穂還多出四五枚。
    他心中如何能不震驚,如何能不詫異。
    喜歡清泉明月請大家收藏:()清泉明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